破解中职招生“瓶颈”的尝试与思考
2009-04-14万占虎刘海军
万占虎 刘海军
〔关键词〕 中职;招生;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B)—0014—02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引导下,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职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初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但由于社会鄙薄职教的思想未能得到根本的扭转,中职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招生困难的尴尬,不少职业学校招生几乎是“零报考”。如何打破中职招生的“瓶颈”,促进学校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成为中职学校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创新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是扩大中职招生的前提
1.以服务就业为目的修定教育教学计划。职业学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目的,按照“文化课够用、专业课求精、实训课求实”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修定教学计划,删减与专业教学内容无关紧要的文化课,降低理论课教学内容难度,压缩文化课和理论课教学时间,加大实训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2.适应形势,破解矛盾,狠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教师向“一专多能”和“双师型”方向发展,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二是重视教育科研,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校本教研力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三是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四是创设条件,积极开展校内培训,引导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五是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比武和优质课评选活动,将评优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结果挂钩,激励教师苦练内功,提高教学技能。六是选聘企业优秀技师担任学校实训课指导教师,缓解专业课教师紧缺带来的压力。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物质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职业学校必须积极争取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专业课实训教学,确保学生通过实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4.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应向他们灌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今天学校的一切努力就是为明天的就业服务”的观念。同时学校还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列为各专业必修课,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创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定位。要指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让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分阶段逐步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学校办学质量是做好招生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职业教育中就业是天,招生是地,质量是命,管理是根。职业学校只有把握天、地、命、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高台县职业中专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走以质量立校之路,将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档次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以企业标准要求学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努力造就让家长放心、用工单位欢心的有用之才,架起校企供需之间的桥梁,就会带来招生、就业两个市场的兴旺。事实证明,良好的教育质量,扎实的技能训练,成功的就业安置使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学生入学就读。
三、采用有效招生策略,是保证中职招生的关键
一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做好县内初二后职业教育分流工作,巩固本县生源,扩大影响,吸引外县籍学生慕名就读。二是依靠教师办学,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教师不但在县内走乡串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而且还利用探亲访友的机会宣传学校,吸引了部分外县籍学生入校就读。三是根据目前职业学校招生特点,采取初二后分流学生与新生提前开学,集中教育的方法,防止生源外流。
四、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形象工程”是扩大中职招生的根本
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视管理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通过严格管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加强值周工作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细化考核内容,加大班级考核力度。全面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二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将学生的空闲时间管理起来。三是加强学生德育考核,细化考核标准,每周由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德育考核,根据学生一周内行为表现,量化评分,做到周公布、月汇总,学期末评定出德育成绩并做出定性评价,记入学生档案,作为推荐学生实习就业和评选先进的依据。德育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实习资格,推迟就业,留校进行补课,待考核合格后,再推荐就业,绝不将问题学生推向企业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