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2009-04-14方满生
方满生
18世纪,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就对生产的专业化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并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一个制针手工场由于实行了生产专业化分工,生产率提高四千八百倍。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漫长过程,它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职业分化的自然和必然结果。它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就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要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专业不可替代性。然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教师在数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所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法强调,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意识也不强,专业化效能无法显现。因而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中小学教师所教的知识较浅,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做中小学教师。直到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才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明确界定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呢?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人们对教师专业化认识还不够,教师专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势在必行。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而目前岳阳县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探索出的“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岳阳县“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三统四合”,“三统”即:人事统一调配,教学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收支;“四合”即:整体上合家,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管理上合拍。其核心是教学统一管理:校本部与教学点,按教学计划、新课程改革要求,统一编制学校教学计划,统一编排课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质量考查和评估。教学点上的计算机、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统一调配走教教师,并坚持按课表走教,保证送教到点、执教到班、辅导到人。
这种教学管理模式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是解决了教师教学不专科的问题。以前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教学点上的教师,由于学校生源少,班额不足,教师包班是普遍现象,一位教师往往要教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等几门甚至十几门课程。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他的名篇《师说》中也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位教师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边远学校和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很难按国家教学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更谈不上教育质量方面的要求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时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策略在这些地方无法全面落实。而“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要求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对教学科目进行了适度的集中,大大减少了大部分教师所教课程的数量,使大部分教师开始较稳定地从事专门一科的教学工作,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二是解决了教师专业素养难于提高的问题。以前由于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小学教师几乎没有专业,因而难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业余自学时不知自己要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培训部门更不知哪些教师需要培训,需要培训一些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于是在小学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出现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甚至还出现一些小学教师不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学而继续学习,而是为了评优、晋级而学习的现象。“名师出高徒”,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也就不可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这是人们一条不言而喻的共识。“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教师教学专科化,教师发展专业化,也为培训部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专业进修、培训提供条件,从而使有限的师训经费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是解决了教师教学效益无法达到最大化的问题。按市场经济的理论,生产不能达到最大化,就一定存在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同样,教师在教学方面不能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也就一定存在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教学效益的损失。以前,由于教师要教几门课,教师在某一专业方面的特长无法充分发挥,比如说有一位教师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有较高水平,由于他只教一个班的几个学生,因而也就只有几个学生能享受这位教师高水平的计算机教学。现在由于这位教师进行走教,因而能够享受这位教师高水平的计算机教学的就可能是几十位学生、几百位学生,甚至是全镇学生。这样这位教师的教学潜能就得到充分的发掘,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学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是解决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认为生产专业化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由于生产专业化提高了工人熟练程度,减少了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可以使工人比较容易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以前,由于教师所教科目多,教师备课疲于应付,花费在这些科目上的备课时间太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某一科目上作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也就谈不上在教学上进行创新。而实行“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教师教学专科化后,只教一、两门课程,很容易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熟悉某一科目的教学后,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才有可能对这一科目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教学都不熟悉的教师,能够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性工作。
总之,岳阳县的“片完初联校”管理模式的实施,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一建立推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会自然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还得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本人共同努力,加强培训,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思考新问题,日积月累,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才会得到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胡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