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立校 创新为本
2009-04-14周知军
周知军
编者按: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是主要依托。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在教师培训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许多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绩。本刊“示范平台”栏目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将连续刊载全国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办学的优秀经验,以供各位读者共享。
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是全国首批通过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验收的单位,该校在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上抓科研、抓创新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内外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具有比较强的推广价值。
一、创新,开创师训工作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近几年来学校确立了“务好主业,发展产业,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师资培训工作为主业,以创新培训模式为核心,开辟有效途径,使教师培训工作常抓常新,开创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
1.重心下移,服务基层
针对教师参加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经费紧张矛盾和工学矛盾,1998年开始,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先后在35个乡镇设立岗培教学点35个,每到双休日,学校骨干教师下乡授课。从1998年至2003年10月,进修学校教师下乡授课254天,培训教师8000多人。一方面把培训班办到教师家门口,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工学矛盾;另一方面为广大教师节约了培训费用。第一线的教师们非常欢迎这种培训形式,称在自己的家门口可以听到专家们的讲座,既省钱又省时。
2.校本培训,硕果累累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的院校式培训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003年9月,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率先在全县启动校本培训,经过近五年多的探索,基本上形成了“推一把、送一程、树一批、带一片“的校本培训工作格局。
“推一把”就是建立校本培训机制。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努力建立校本培训的“指导”平台,重点指导县直学校、乡镇中心校搞好培训工作,重点抓好辅导员队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示范学校建设等工作。同时,积极为教育局当好参谋,健全管理制度,从2003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宁乡县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宁乡县教师假日学校培训实施方案》《宁乡县中小带动战略实施方案》以及《宁乡县关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宁乡县校本培训评价方案》《宁乡县校本培训示范性学校评选方案》等各种制度,使基层学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基层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了保证。
“送一程”主要是送资源。一是送人力资源。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牵头,组建县校本培训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特级教师、学科教研员、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三年多来,共组建了“新课程通识培训讲师团”“师德教育讲师团”“新课程学科培训讲师团”“生命化教育讲师团”等5个讲师团。2005年以来,讲师们先后到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专题讲座80多堂,并聘请国家、省级教育专家到乡镇举办校本培训报告会20多场次。同时,花大力气建设校本培训辅导员队伍。三年多来,共举办各级各类辅导员培训班20多个,培训校本培训辅导员1500人,为全县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二是送培训课程资源。针对中小学校本培训课程资源贫乏的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为中小学送培训课程资源。首先是组织专家、骨干教师编写校本培训的专题。三年多来,共编写了《反思性教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校本培训管理资料》《生命化教育读本(一)(二)》《自我教育与教师成长》等近50个专题材料,下发到全县中小学校。其次是整合培训职能部门的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建立校本培训资料库。再次是统一开出书目,指导中小学有计划地购买实用性强的培训教材,统一购置和配备校本培训音像资料。
另外,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先后组织送课下乡、优课进城等互助式培训。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始终围绕课堂转。三年来,共组织了8次送课下乡活动,共送优课70多堂到农村中小学,共组织了20次乡镇优课进城活动。这种示范课的互动,成为了全县校本培训的一大常规项目。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片区带动、假日学校、课堂教学定级达标、中小带动、送课下乡、课堂开放日、校长论坛、专题研讨、课题带动、同堂高考、万题工程、教师业务考试、初中解剖、集体备课等十多种校本培训方法,使全县校本培训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树一批”就是培植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对中小学校本培训“推”和“送”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培植一批基地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培植了16所“宁乡县校本培训示范性基地学校”,并正式挂牌。宁乡县实验中学着力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形成规律,研究出了问题解决、专题研讨、循环授课等十多种校本培训方式,创立了“读、写、听、练、评”等六种方法,提升了教师的内功,把学校建成了校长的交流基地、骨干的研究基地、教师的示范基地、宁乡教育对外开放的基地,学校成为了“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中心实验学校”。
“带一片”就是在示范学校的引领下,全县400多所中小学校参与校本培训,全县8000多中小学教师参与,形成了“人人学习、人人参与、人人教研、人人提升”的新局面。并且,培训形式上达到了“四结合”,即上级指令性培训与学校自主送培相结合;学校集中培训与各部门(或组)分散培训结合;相互研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促进了教师不断成熟、不断提升。
校本培训的开展,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2006年上半年,全国校本教研现场会在长沙召开,宁乡县实验中学、南田坪实验小学成为了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唯一现场,受到来自山东、深圳、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好评,使宁乡校本培训经验亮相全国。
3.远程培训,风生水起
2006年暑期,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一举成功的东风,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首批199位学员编排成5个学习团队,在班主任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教育部与“新思考”网联合组织的为期15天的培训。5个团队之间实行三项评比,即点击数、评论数、发表文章数三项指标的评比。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及时掌握自己团队的学员学习情况,督促学员上网学习,完成作业。团队之间互相竞争,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使整个远程培训按照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部署一步步有序推进,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暑期15天培训中,参加培训的199名学员共发表文章11639篇,人平59篇,发表评论27200多条,人平136条;网络点击数达262260次,人平1311次,极大地开阔了学员视野,丰富了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59位学员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员,学校被评为2006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优秀研修集体”。
远程培训资源丰富,形式灵活,教师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出现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2006年12月24日平安夜,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组织第二批189名中小学教师参加题为《在合作学习中怎样进行小组建设》的网上研讨,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夜一点。点击数高达931次,收集资料18页,参与交流的文章达352篇。学员接受培训后在网上发帖,感慨参加国家远程培训“累并快乐着”,称是“一次震撼心灵,改变生命状态和职业生活”的培训。
目前,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共组织教师远程培训6批,培训学员2188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宁乡教师培训的成功之路。2006年,该校《形成一个核心,抓住两个关键,注重三个环节,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专题经验在全省教师培训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宣读,产生了很好的影响。2007年《中国教师报》以《远程教育不放羊》一文,推介该校远程培训的成功经验。
二、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通过发展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的发展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是伴随着教师理念的提升、实践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
近年来,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努力营造一种科研氛围,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著书立说等有效的途径培养打造骨干教师。学校一班人认为, 教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育,二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这两种教育构成了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2006年3月,学校申报了国家十五规划课题“自我教育与教师成长”。课题的选择正是有利于解决教师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为了真正让教师参与研究,并在研究中得到提高,学校大力倡导教师重视“道”的修炼,开展读书活动、专家讲座、骨干论坛、异地培训活动,收到了以研促改进、以研促发展的实效。
1.全员读书,培基固本
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年年初,针对教师的现状,有计划地推荐书目,供教师选读。学校领导倡导教师重视“道”的修炼,引导教师广泛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杜威、赞可夫、陶行知、加德纳等名师大家的著作,掌握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教育信息等。学校领导率先垂范,积极阅读。广大教师在阅读的同时,写出读书心得与反思,大部分教师每年的读书心得都在10000字以上。学校通过培训者的读书,引领全县近万名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在宁乡,教师读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高涨,形成了一股教师读书热。为了强化教师读书意识,交流读书心得,推介读书方法,树立读书典型,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分别在2007年、2008年组织了全县教师的读书演讲比赛和读书知识竞赛。这样,读书将全县教师“逼”上了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平台,整体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专家讲学,引领发展
为了让教师与大师的对话,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魏书生、付缨东、李镇西、张文质、孙双金、陈萍等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来宁乡讲学6次。教师们感悟大师的成功经验,领略大师博学睿智的风采,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激发了投身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内驱力,从而形成了翻越“人品之山、学品之山、教品之山”的重大精神动力。
3.著书立说,享受成功
在十五课题“自我教育与教师成长”研究过程中,全体教师广泛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课题方案、实验论文,设计典型课例,博采教学案例,教育科研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2007年,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撰写并出版了《自我教育与教师成长》,该书填补了我国教师自我教育研究的空白,在省内外获得一致好评,被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组评为课题成果一等奖。
在课题研究中,有两位教师出版了专著,15位教师在全国各地刊物上发表了论文34篇,3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文评奖中获奖。教师享受了教育科研成功的喜悦,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集体。创新科研,为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引领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整体优化了全校教师队伍素质。现在学校拥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讲师11人、市骨干教师10人,特别是一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科研的驱动下得到锻炼和提升,逐渐成长为课程骨干教师。
“行得春风有夏雨。” 2005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估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跻身全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50强,连续三年在全省教师培训机构年会上介绍成功的办学经验,引起轰动。国家总督学柳斌在听取学校建设和办学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学校的办学思路,并欣然题词“春霖沃桃李,育人兴中华。”
宁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走创新发展之路和科研发展之路,开创了师训工作新局面,促进了全县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全县教师队伍得到了整体优化,教学质量也实现了新的跨越。2008年,宁乡县小学、初中、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4%、92.3%、92%;高考再获丰收,以二本上线3850人的绝对优势雄居全市榜首,名震三湘;艺体教育全面开花,在市五运会上夺得的金牌数稳居全市第一;科技创新教育同步发展,饮誉三湘,树立了宁乡教育的品牌,开创了宁乡教育的崭新局面。
(责任编辑:陶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