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主体间话语:教育民主的本质

2009-04-14王安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话语主体学校

王安全

摘要:话语是人类信息生成、储存与传递的载体,它存在主体性学校话语和主体间学校话语两种时态、两个发展阶段。主体性话语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是以诸主体间社会交往的分离为特征的,体现的是一种专制性话语关系。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学校内部多元话语主体理念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师、学生与其言语对象平等对话交流,自我建构并生成知识、经验、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学校主体间话语反映了民主性学校话语关系。教育民主是学校成员平等建构、生成生活经验的过程,反映在教育体制、教育权利和教育交流几个方面。教育民主的核心表现在话语关系上,教育民主的本质就是主体间话语。

关键词:学校;主体;主体间;话语;教育民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2-0086-03

将话语与民主联系起来,进行专题性研究的文章、论著不是很多,将教育民主与学校话语联系起来进行专门研究的课题更少。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话语与民主、学校话语与教育民主之间的关系将会愈来愈成为现代人经常要议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学校话语的民主化程度也会因此越来越高。

一、学校话语的民主化进程

“话语”即人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字,它是人类信息生成、储存与传递的载体。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表达的内容,即“说什么”;二是表达形式,即“用什么方式说”…。它具有一种使人们“以言行事”的力量,具有语用学的“施行性”特性。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语言哲学家福柯的话语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话语不是单纯的语言和文本。而是一种具有历史、社会和制度独特性的陈述、术语、范畴和信仰结构。话语系统涉及一系列边界,它规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它是塑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学校是其内部成员进行教育、教学信息交流的话语场,因此,学校成员的话语也是在学校活动中生成的。学校话语是指其内部成员在教育教学交往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建议、意见、个人想法及其表达形式,它存在主体性学校话语和主体间学校话语两种时态、两个发展阶段。

主体性是近代理性启蒙的产物,是以诸主体间社会交往的分离为特征,在主体一客体交互关系中获得的自我规定性,表现为主体的自主性、自为性和自我意识性。在主体性交往关系中,主体总是以自己的交往对象为手段,希望在对象性交往中实现个人的目的。由于是在对象性活动中建构人的主体性,主体将自身之外的一切都视为客体,对它们进行占有、支配和改造,为自己利用,发展了主体的一种占有性人格。这种占有性人格的存在与发展,导致了人与人关系上的自我中心论。

主体性学校话语是基于传统学校领导主体一教师客体、教师主体—学生客体,以及现代“儿童中心论”所谓儿童主体一教师客体这一教育观念基础上的话语关系。主体性学校话语是以单方面改变言语对象的认知、行为方式为目的,学校在场人员在单向度教育交往中形成的言语利益,是基于学校交往主体双方不对等的社会条件、社会地位基础上形成的话语机会和话语影响力。包括教师(学生)话语的独霸与被占两种言语存在状况。

主体性话语是一种非此即彼的言语行为,是一种声音对另一种声音的掩盖,一种话语对另一种话语的剥夺,也是话语本质的异化和对话语本真内涵的扭曲。主体性学校话语建立在师生言谈一方先天无知的理念基础上,旨在使话语一方屈从于话语另一方的认识行为,体现了传统教育理念主导下单向的占有性学校话语关系,是传统灌输性教育思想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它从本质上否定了学校内多极话语主体的存在,否定了主体间师生对话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存在。表明了学校话语一方要利用另一方行事,话语一方要以另一方作为自我实现的手段,话语一方要利用话语的另一方实现自己的利益。它反映了教育活动中诸主体间的压迫与被压迫性关系,导致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走过程、走形式,浪费资源却维系着低质量运转的结局。因此,否定主体性学校话语,实现学校话语关系的主体间走向,是教育发展的自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主体间话语就是用心交流,用心为对方说话,用心说自己的话。希望对方理解、认同自己的话,但并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话语:希望对方回应自己的话语,但并不强求对方附和自己的话语。它表现为以请求、讨论、协商、商量、询问为主要形式的对话关系。体现了话语的本体性要求。它是学校教育民主的本质和主要表现形式。

二、教育民主与学校话语

民主的概念十分复杂,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其中主要的界定大致有三类。一种文本中把它界定为“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将它作为“政体”上的一种民主来看待,这也是最初的界定。第二种文本中将其界定为一种“程序”,是公民在公共政策领域中表达个人意愿,行使自身权利的一套程序和方法,这是政策、制度范畴内的民主。或将其界定为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或“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第三种界定是前两种民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民主化的基本形态。教育民主反映在教育权力、教育体制和具体的教育生活方式三重范畴之中。教育权力民主是指对受教育对象的全纳性,受教育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途径的自为性、自主性。表现为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有自由、自主选择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和策略的权利,受教育者有平等占有和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教育体制民主是在制订教育游戏规则的时候要吸纳所有“游戏人”共同参与到教育游戏规则的制订活动中去,教育游戏规则的制订要充分考虑所有教育权益人的共同利益和要求,教育规则的实施在相关社会成员面前一视同仁,教育规则的实施要民主化。教育生活的民主化是指各学校成员在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公正、公平、自由、协商与平等交流。其中,教育权力、教育体制民主最终体现于教育生活方式、教育教学经验民主交流的方式之中。教育权利的核心是各学校成员的话语权利,教育权力民主的关键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利,是各学校成员及师生话语量的自由流动、话语内容的就事论事和话语结果的可接受性,教育体制民主的关键是学校成员以言语交流为方式,以相互接纳为目的,自愿达成一致性规章制度。因此,教育交流和教育话语民主是最基本和最实质性的教育民主。

民主是话语的言谈对象与言谈内容之一,是话语关怀的一个重要话题。民主的观念、意识是在商榷、争辩和讨论中深入人心的,民主型生活也是在话语过程中实现的;话语是民主的表达形式和方式,也是表达民主的方式、方法。话语的自由、开放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化水平。

民主是对强者话语的限制,对弱者话语的保护。只有在民主社会制度下,弱者才有充分表达个体话语的权利,也只有一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以“民意”为基础的民主社会、民主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一个社会民主化程度与个体话语解放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专制制度下。无论管理者、被管理者都不能自由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专制社会制度下,只允许单一的主体性话语的存在,对异己话语采取排斥和打击的方式。专制制度下,人们在公共领域中所能见到的除了谎言、欺骗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真实的东西。民主社会制度下,允许话语的多样性,鼓励多种话语声音的存在。民主社会要求人们真诚、坦率,敢说敢为,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平等与他人交流。民主制度下,一个人不会因为说了错的或不得体的话而感到恐惧,也不会因为表达了个人的利益诉求而受到指责。

广义的教育民主反映在各学校成员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关系上,表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民主几个方面,狭义的教育民主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民主,具体反映在学校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学校成员与专家学者等各类学校关系之中,最直接体现在学校领导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关系之中。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学校领导与被领导者、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诚心相待、对话交流时,他们之间是民主关系;当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专家学者与学校成员之间以语言相威胁,互相指责、呵斥对方时,他们之间将是一种专制关系。如果学校话语的成分是协商、探讨和交流时,学校教育体现的将是民主关系;如果学校话语中充斥了埋怨、憎恨基调,一方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声音越来越小以致消失时,学校关系将难以显现民主身影,学校关系将突显专制色彩。学校话语是教育民主的具体表征和直接体现。

三、学校主体间话语:教育民主的本质

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以学校内部多元话语主体理念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师、学生与其言语对象平等对话交流,自我建构,生成知识、经验、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它既是对专家、领导话语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尊重,又是对他们话语意志的摆脱与超越,是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交往中的不受限制、不被控制、自主表达个人思想观点,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它既是教师与其“教育对象”探讨教育问题时,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对话主体,充分关注、认真倾听、尊重理解,给予其言语对象充分的语言表述的时间和机会,也是其言语对象——学生自愿主动承受教师施加的言语影响。因此,主体间学校话语就是教师与其交往对象话语的共生、共存和共享的权利,是教师与其交往对象共同心声的相互附和呼应,又是双方对异己话语的理解、意见、建议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学校主体间话语存在的前提是主体间相互承认对方话语存在的合理性,相互理解和接纳对方的话语,认为对方话语的存在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学校主体间话语具有交互性,这就要求对话双方的共同在场,互相吸引,共同参与。对话不应是一方成为权威者,另一方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对话过程缺乏批判性,成为另一方的附和。

学校主体间话语是学校成员为了其各自话语利益,积极谋求对话,主动进行合作,交流其经验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教育民主则是学校成员平等建构、生成生活经验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过程。在解释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师生间需要学会合作相处,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学会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偏知、偏见,形成对科学和生活世界的正确看法。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校活动的开展是在合作交流中进行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合作性对话与交流。在学校生活场域中,随着师生员工对对方利益关注和维护程度的增强及其对个体非理性要求的自觉放弃,学校教育民主化程度会变得越来越高,但教育民主化永远是个过程,永远不会有最终和最后的教育民主。由于教育者个体文化涵养的欠缺,教育过程中,极易出现话语独霸和不民主现象。

教育民主就是学校成员,不论其身份、地位和等级,在学校交往活动中,充分尊重、理解对方的话语内容与话语方式,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和交流,以协商一致的方式维护学校成员的共同目的与利益,实现学校成员利益及其弱者权益的最大化发展。反映在学校话语领域中,就是实现学校主体间的话语关系。

教育民主反映在教育体制、教育权利和教育交流几个方面,但教育体制的核心是依据各种教育规则措施,限制学校内强者的话语,保护弱者的声音,规范学校内的各种话语关系;教育权利最直接地表现在话语权利上,即个体有权对任何教育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有权说自己的话。教师有权发表自己的私人知识,学生有权表述自己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在真理面前,学校成员不应因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出现话语霸权或话语缺失现象。因此,教育民主的核心表现在话语关系上,教育民主的本质就是主体间话语。

四、主体间学校话语权的实现

学校话语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一个历史性过程。在古代社会,由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的作祟,教育领域中的话语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主体性学校话语关系。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社会关系的日渐平等化,到了近现代教育内部则越来越多地强调主体间的学校话语关系。主体间学校话语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学校教育话语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是学校话语的必然走向。

话语主体的主体间走向也是当前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趋向。由于国际间共同利益和需求的加大,当前国际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向是对抗走向对话,竞争走向合作。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实现教育话语权的主体间走向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在话语内部,学校主体间话语权的实现则是知识形态自然演绎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学校不再是知识的惟一传播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拥有者,知识由教师独占走向存在形态的公众化成为一种趋势。学生不再不如教师,他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各方面知识的权威,也不是他所胜任学科方面的必然权威。教育话语权由教师的独占、独享走向主体间的学校话语成为一种趋势。

主体间话语权的实现是以言语的有效性为基础的。没有言语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有教育行为的发生。言语的有效性是以言语的真诚性、真实性、情感性、正确性和可理解性为基础的。它意味着对话双方的彼此承认,既默守共同规则,也承认对方与自己有相同的地位、权利。因此,实现主体间的师生话语权利,一要提高和加强主体双方对对话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主体间的言语与对话能力,提高主体双方对权力、权威内涵的领悟程度,实现话语权力的单向外在性向双向自在性的转变。二要积极培养学校在场人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学校主体双方对话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话语权不仅是相互给予的,更是个体自主争取的。没有话语任何一方的主动参与,都将无法实现平等的对话关系和对话权力。三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对话机制和对话气氛,要在教育领域内建立健全话语制度,规范各类人员的话语行为,打破话语活动中的霸权主义行为,促进学校话语活动中的专断走向民主共享。

猜你喜欢

话语主体学校
画与理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