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里卡计划: 危机下的强强联手

2009-04-14俞悦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欧洲计划

俞悦

编者按:上周介绍了美国面对自身科学技术优势不断被侵蚀的现状,借力美国竞争力计划,打响地位保卫战。本周将继续展现被美国和日本甩在身后的西欧是如何借助高科技奋起直追的。在涉及十多个国家的尤里卡计划实施中,项目的确定原则、进度协调、结束形式和知识产权分配,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启发。

欧洲曾经是科学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孕育之地,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世界经济。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西欧的科技发展脚步开始渐渐放缓,相反,美国的高科技实力却扶摇直上。

20世纪中后期几大高科技发明,如手机、互联网、电脑以及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全在美国“呱呱落地”。在美国高科技领域取得傲人战绩的同时,德州仪器、高通、IBM、苹果、思科、微软、英特尔等如今叱咤风云的跨国公司也在美国纷纷崛起,开始自己的高科技征程。

在美国逼人的攻势下,西欧各国则显得相形见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强烈地感受到在这场由高科技所主宰的竞赛中,必须加强西欧各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为此,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4日首先提出尤里卡计划。之后,西欧各国激烈讨论、反复磋商。同年7月18日,尤里卡计划正式诞生。

团结共进 效益优先

尤里卡计划的问世是危机下强强联手的产物。为了强调合作精神,尤里卡计划规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项目的申请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尤里卡成员国的企业、研究所联合提出。这一特殊的要求将西欧各国的利益无形地系在了一起,换句话说,尤里卡计划是一项完全基于跨国合作的计划。

为实现跨国项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西欧各国共同设立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布鲁塞尔设一个秘书处,同时,各成员国也设立了相应的尤里卡计划协调办公室,并各选派一名高级代表组成尤里卡高级小组。

作为管理的神经中枢,秘书处统一管理计划的项目审批、立项、资助、评估、信息传播并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部长会议等。不仅如此,秘书处还借助现代化的尤里卡数据库,掌握所有项目及合作伙伴的全部情况,随时提供各类项目的具体特征(如立项、执行及完成等不同阶段的项目情况)和各领域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

而参与国的企业、机构之间的接触以及项目的跟踪则主要由各国派驻的高级代表负责。这些代表向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跟踪、落实项目执行情况。此外,高级代表间互相配合,探讨有意愿合作的技术、产品或服务项目。

这看似简易的管理方式在不同国家的企业间搭建了无形的联系与交流平台,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与项目的实施。当然,除了实施这样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西欧各国还将目标锁定在了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上,看不到市场的技术、产品将被打入冷宫。

尤里卡计划规定:申请的项目必须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性质;项目的最终目标必须是获得一个新产品、一种新工艺或一种商业化的新服务。不仅如此,这一计划还有“三包”策略:包研、包产、包出厂,即只有当产品真正出厂才算完成项目。这让参与的企业必须把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自然也促进了西欧整个经济的发展。

另外,尤里卡的资金管理方式也让西欧人经济效益优先的目的显露无疑。

尤里卡本身并没有资金,参与项目的企业必须迈出自筹资金这坚实且最重要的一步。企业除了利用自身的科研开发经费或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外还可以申请国家资助。

自筹资金看似有些冷酷无情,但正是这种严厉的“军规”强制立项本身就必须与市场挂钩,提高了立项的质量。也正因为如此,最终产品、技术或服务的产权归承担项目的企业所有。

尤里卡计划将合作与效益成功地融合,拉开了西欧直追美国的序幕。

信息技术:强力的助手

尤里卡计划最初的合作内容包括5个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就占据了其中的3个方面,包括:建立欧洲软件工程中心,发展高级微型信息处理机;研制民用安全自动装置和全部自动化工厂;发展为科研服务的信息网,研制大型数据交换机等。

在计划之初,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位“贵公子”就被套上光环,受人瞩目。如今,尤里卡计划的主攻目标领域从5个上升到9个,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始终是合作与投资的重点。

1987年9月7日,在尤里卡计划的助燃下,来自13个欧洲国家的15家电信业者在丹麦哥本哈根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推动了应用广泛的移动电话通信系统——GSM标准的开发。

在备忘录建立后,标准制订者、主管机关以及半导体与基础设备制造商便开始合作研发。随后,一个数字蜂巢式网络系统便率先出现在欧洲,使欧洲在通信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

之后,尤里卡计划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投入进一步提高,该领域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近一半。

1997年,尤里卡计划专门启动了微电子发展的欧洲应用执行阶段(Microelectronics Development For European Application Execution Phase)项目,计划投入20亿欧元,由8个国家共14个机构在4年内完成。

该项目的应用重点集中在多媒体用户终端的芯片装置,包括芯片卡(智能卡)、通信芯片装置、汽车控制装置和车载交通信息系统。

高速列车(TGV)的控制系统、用于安全系统的微型电子晶片以及未来能给所有欧洲汽车提供卫星定位的共用软件系统等,就在尤里卡计划搭建的合作平台上“修成正果”,推动了欧洲汽车运载行业的发展。

而在微电子发展的欧洲应用执行阶段项目实施的第二年,一项名为“信息技术促进欧洲进步”(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uropean Advancement)的项目紧接着被提上议程。这一项目计划投入32亿欧元,花费8年时间,由16个国家的23个单位协作执行。西欧力图借此提高其在软件系统中的地位。

COPS(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版权保护系统)便是信息技术促进欧洲进步项目中成功一例。它实现了对电子内容的端对端保护,有效防止黑客对消费者级别安全系统的侵扰。而另一个子项目EAST-EEA定义一个分层的软件架构,用来提供支持嵌入式软件模块在不同平台之间移植的接口和服务。这一产品一推出就被包括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超过25家企业所使用。

如今,尤里卡的另一大IT项目——100GET(100Gb/s的以太网传输技术)项目正在高速运作。该项目持续3年时间,到2010年结束,旨在提高宽带网络速度。通信技术领域著名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如ADVA Optical Networking(德国光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电信、爱立信、U2T(国际著名的超高速器件供应商)、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了该项目各个子项目的合作。

2008年,U2T公司宣布计划在今后几年投入超过250万欧元,用于对先进传输码型传输的复杂光接收机的集成和认证工作,并将此项新技术转化为商用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3月17日,爱立信和德国电信共同合作完成了100GET的一部分——实现了更高带宽光网络传输的现场测试。对于这一技术成功的意义,德国电信总部首席技术官组织成员Hans·Dieter Haag(汉斯·迪特尔哈格)表示:“这充分利用了我们现有的光网络资产,帮助我们解决了带宽和收入之间的冲突。此外,它还是一项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的关键技术。”

芬兰的一份尤里卡项目评估报告也指出:“尤里卡计划提供了特殊领域的网络构架,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如今,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单个组织完成一个具备市场前景的项目已显得力不从心,合作是推动科技快速进步的有效形式。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正是建立在协作的基础上,主攻IT,直追美国与日本。

猜你喜欢

欧洲计划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米多多的暑假计划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