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问询技巧
2009-04-14安晶卉
〔摘要〕在心理咨询中,谈话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 因此,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和机敏去引导青少年“开口说话”,并捕捉到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本文结合青少年心理辅导实践,从“如何让青少年打开话匣子”和“如何更快地搜集到有效信息”两方面论述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问询技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问询技巧;谈话法
谈话法是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心理学方法之一,在初诊接待时,咨询师要采用这种方法获得临床信息以及建立与求助者之间的“帮助关系”。所以,当一个青少年来访者初次和我们会面时,我们希望他能够乐于开口交流。如果当事人在咨询室里保持长时间的沉默,这种状态即使对最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只要青少年愿意开口说话,不管说什么,这对咨访关系的建立都是一件好事,哪怕他只是把你当作听众倾诉一番,因为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忠实倾听的过程本身也有其治疗意义。有些暂时的情绪问题(如被老师、同学冤枉,受到不公正待遇;一场竞选失利;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感到焦虑等)也许通过倾诉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青少年打开话匣子之后,我们也许觉得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这至少证明双方正在踏上咨询的征途。但是,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有时一个青少年来访者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其中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有效信息却少之又少。所以,仅仅打开话匣子还不够,我们更希望的是“青少年说出我们想要知道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就把谈话法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交谈”。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和机敏去捕捉和引导青少年说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如果把上述过程比做咨询两部曲,笔者认为可用下面这两句话来概括:
1.如何让青少年打开话匣子?
2.打开话匣子之后,咨询师如何更快地搜集有效信息?
完成这两个阶段需要咨询师掌握一些咨询技巧,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个案咨询经验进行阐述。
一、如何让青少年打开话匣子
沉默是会谈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下面列出的是来访青少年常见的沉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1.怀有敌意或拒绝咨询
“来访者自愿”是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几乎无法想象一个被迫求询的人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但在青少年咨询中这种情况却十分常见。一些青少年常会迫于父母、老师的压力来到咨询室,而内心却充满反感、敌意甚至恼怒。他们通常会说“是老师让我来的,我觉得自己没有问题”,然后拒绝说话。或者他们会说:“问题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然后抛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对这样的青少年,比较有效的应对方式是:表示出对他的心情的理解(共情技术),并集中于具体问题的讨论。
来:我没什么好说的,是老师让我来的。
咨:看起来你不太情愿。
来:是啊,我没有心理问题,可老师非得让我来。
咨:我想:老师不会无缘无故让你来这儿,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觉得你可能需要一些帮助吧。你能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来:(通常会开始叙述,有时需要咨询师反复引导和鼓励)
2.犹豫不决,担心自己的问题说出后遭到嘲笑、不理解甚至责备
一些来访青少年常常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是特别的,和常人不同,因而他们担心问题说出后不被理解或受到嘲笑,更多的时候,他们担心遭到道德评价和谴责。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是去除青少年心中的疑虑,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独。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咨询师在揣测来访者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自我暴露技术,减轻来访青少年心中的顾虑。
咨:你觉得男同学都讨厌你,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
来:(沉默,流露出迟疑)
咨:我上中学的时候也特别在意班里男生对我的评价。有一件事至今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紫红色的衣服,我特别高兴,但我在课间却无意中听到班里一个男生大声说:“她那件衣服可真够土的。”回到家我立刻把衣服脱掉,从此坚决不穿。家里人问我为什么,我死也不说。那个时候就是那样,希望自己能在异性眼里留下一个好印象,有时候也会因为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你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但也许说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
来:(通常会开始叙述)
3.思考,不知如何表述
也有一些时候,来访青少年的沉默是因为他们尚未想出合适的话表达自己的问题,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青少年更是如此,此时,咨询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识别沉默的性质并把它和上述两种沉默区别开来,以陪伴者的角色去适应这种沉默,给对方留出适当的时间整理思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的沉默会使人(特别是青少年)感到不安甚至窘迫。所以,咨询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无声的陪伴,更需要给青少年温和的鼓励和不着痕迹的引导,这里,可以将共情技术、自我暴露技术和鼓励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来:(沉默并表现出不安)
咨:看上去你有好多话要说,可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我也有过这种体验,那是我刚开始成为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感觉想对学生说的话太多,可是一时反而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心里特别着急。你先静一下,想好了再说,如果还是想不清楚,那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来:(继续思考)
二、如何更快地搜集到有效信息
处理好沉默只是咨询顺利进行的其中一环,当青少年打开话匣子之后,我们还需要解决引导青少年“说些什么”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青少年和成人存在显著不同。首先,成人来访者具有更强烈的求助动机,付费式咨询使成人的来访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他们事先已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过梳理,能够较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症状表现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困扰,在咨询师收集信息阶段能够给予积极的配合从而使双方尽快切入核心主题。而学校心理辅导多为免费,青少年并不会特别珍惜谈话时间。有的青少年会带着试探的心理而来,有时会试图通过咨询来推卸责任,有时他们会无意中提供“错误”信息而误导咨询师。所以,当青少年“开口说话”之后,咨询师需要提醒自己注意辨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以免被对方“引入歧途”。
1.跳出试探的“陷阱”
有时,一些来访的青少年会说:“我来替同学咨询一下。”这种试探背后的动机可能是:对心理咨询好奇,想通过这种途径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同学的问题其实就是来访者本人的问题,对方冠以同学的名义给自己披上安全的外衣,免去了直面个人问题的窘迫和尴尬;来访者本人的问题与同学的问题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试探一下咨询师的能力,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抛出自己的问题。
无论是哪种情况,咨询师首先要做的,是跳出对方设置的“陷阱”,把当前情景与来访者联系起来。
来:我们班某某的父母离婚了,她现在情绪非常不好,我很担心她。
咨:身边的朋友发生这样的事,确实是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看上去你很关心她的处境。
来:是啊,我担心她出什么事。
咨:你觉得可能出什么事呢?
来:她现在每天都没有心思学习,她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呢?
咨:你认为这种状况会持续多久呢?
来:我不知道。
咨:人和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的事情,每个人调节能力不同,所需要的恢复期也就不一样,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总有一天她会从这件事中走出来。
来:噢。(并未释然,仍然表现出忧虑)
咨:看上去,同学父母离婚这件事让你特别担心,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来:(略迟疑)我怕这种事发生在我的身上。
咨:担心总是有根据的,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产生这样的想法?
来:(开始叙述自己父母的关系现状)
2.把“责任”的球踢还给青少年
一些青少年不愿付出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也不愿处在困境中不能自拔,他们试图为自己的现状找出借口。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有主动求助行为的来访者,但其实,他们的问题比那些不愿来咨询的青少年更难处理,因为他们并不打算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些青少年通常会说出自己问题的现状,然后把责任归咎于环境和他人,从而免除自己的责任。对这类青少年,咨询师应特别注意强化“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理念,并始终把“该谁负责”这个球踢还给青少年。
案例:来访者是一名高中男生,因不愿上学前来求询。
来:这个班级里的同学和我以前的同学太不一样了,我以前的同学都特别讲义气,但他们不是。
咨:朋友虽然不让你满意,但也不至于因为他们而葬送自己的学业吧。
来:我其实不想上高中,我想上职业高中学高级技工,掌握一技之长,但是我爸妈非要让我上高中,说要不然没前途。我觉得特别痛苦。
咨:这些感受你和父母沟通过吗?
来:他们根本不听我的,我又不愿意让他们伤心,所以就顺从了他们。
咨:你不想让他们失望,但现实又让你失望,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困境?
来:我不知道,我想让你告诉我。
咨:两害相择取其轻,在让父母失望或者让你自己失望之间,你可能不得不作出选择。
来:……
3.拨云见日——跳过干扰性问题
一些青少年来访者有时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咨询师提供错误的信息,即他们已经认定了自己的问题,直截了当地要求咨询师协助解决,但通过交流咨询师却可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并非如此。这时候,咨询师就需要跳过干扰性问题,使用一些开放式的提问技术促使来访者反思,层层拨开问题的迷雾,找到症结所在。
4.主动出击,采取引导性提问
当突破上述三种“障碍”之后,咨询师还需要主动出击,通过引导性提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诸如价值观、性、金钱、自我意识、家庭关系等深层次的问题,青少年往往不会直抒胸臆,咨询师如果直接询问也会显得唐突,而这些问题却往往是来访者情绪困扰的根源。此时,咨询师可以通过和来访者讨论职业选择、理想伴侣和同伴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话题来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因为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三个问题是他们感兴趣并且乐于讨论的。当咨询中的沉默迟迟不能打破,或是青少年始终在跟咨询师兜圈子而不肯谈论实质性问题时,和青少年讨论这几个问题是打破僵局的良方。
案例:询问青少年的理想职业
来访者为一名初中男生,因学习动机不足前来求助。但来访者并无焦虑情绪,似乎也无迫切改变的愿望。
咨:你刚才说如果一直这样不努力学习的话,将来找工作恐怕会遇到困难,想过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职业吗?
来:想过很多,有特警、国学大师、新闻从业者、跆拳道教练、革命党人等,但一直定不下来,因为各种职业都有利有弊。
咨:能详细说说吗?
来:(依次叙述上述职业的利弊)
(咨询师注意到来访者在谈及职业的负性因素时,多次提到“不安全”这个词)
咨:你多次提到了“不安全”,看起来,你对安全性非常在意,这让我有点儿奇怪,因为男孩子一般胆子都比较大,好像不会太在意这些。是不是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生活中充满了风险?
来: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叙述自己在国内旅游被当地小镇上的青年戏辱的事件)
(双方围绕当前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过去经历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咨:怎么想到要做革命党人呢?
来:我经常看一些内幕消息,觉得社会上有很多腐败现象,我想做“革命党人”,去根除这些问题。我现在觉得社会很乱,不知道前途在哪儿,所以不想学习,觉得学了也没什么用。
(至此,来访者说出了自己学习缺乏动力的思想根源)
案例:询问青少年对朋友的选择
来访者为一名初中女生,因情绪起伏大、易激惹前来求询,自述是因为考试临近学习压力过大,但经过交流咨询师认为其并未谈及核心问题,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咨:你在班里有要好的朋友吗?
来: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我不太喜欢和别人走得太近。
咨:一般来说,你们这个年龄的女孩挺喜欢有几个能够说说心里话的朋友的。有好朋友对很多人来说是件开心的事,你的想法怎么恰恰相反呢?
来:我妈妈说人只能自己靠自己,和别人关系太亲密了,对方就有可能会伤害你。
咨:她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来:(迟疑了一下)我爸爸就是被我妈妈的一个好朋友抢走的。“那个人”以前总到我们家里来,我们都对她很好,她刚到北京做生意都是我妈妈帮她联系,可是她过河拆桥,在我爸面前说我妈的坏话,然后我爸就不理我妈了。从这件事我看出,往往你最亲近的人可能就是伤害你最深的人。
(谈到此处,来访者当前情绪状态的根源已初见端倪,后面的谈话双方围绕来访者家庭关系的现状展开)
在上述问题的交流中,来访者个人兴趣、自我认识、家庭关系状况、家庭教育理念、对婚姻和性的态度、安全感等深层次的东西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体现,并能从中引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应注意提问中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孩子更适合讨论职业理想等内容,而未来伴侣选择、朋友关系的话题更易引起女孩子的兴趣。交谈中咨询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小结
对咨询师来说,我们需要在咨询初始阶段了解大量的信息,从而对青少年来访者的境遇作一个全面的判断。青少年的个人经历、家庭结构、环境事件、同伴关系等,都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果我们把青少年的整个世界比做海上的冰山,其呈现在水平面以上的只是冰山一角,下面的东西,越至底层我们越难以知晓,而青少年也越不会把它轻易暴露给我们。任何一个问题的形成总有其各种背景的支持,如果我们从整个“冰山”的形成过程去看待青少年的现状,就能对其心理上所受的困扰有更全面的理解,从而把青少年当前的问题放入一个系统中而不是孤立地来看待。青少年个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构成了其生态系统,系统中任何一处的紊乱都可能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暂时的困难,幸运的是,对系统中任何一处的加强也都可能令青少年更有能量去克服其他部位的不适。咨询师通过有技巧的问询,可以令“冰山”的下部快速浮现,从而对“冰山”的全貌有所掌握,从系统平衡的角度帮助青少年实现其终极目标——成长。此时,咨询的着眼点、落脚点不仅仅是帮助青少年消除眼前暂时的痛苦、烦恼,而是致力于通过促进青少年观念转变、人格成熟的形式,使其今后少发生或不发生类似的问题,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咨询的最高境界是授之以“渔”,而非局限于授之以“鱼”。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应相信每个青少年身上都有自我恢复和自我成长的动力,咨询的重点在于发掘和点燃青少年自身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7.
[2]许又新,吕秋云.现代心理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22.
[2]安晶卉. 她真的是缺乏交往技巧吗[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26~27.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电邮:anjinghui2007@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