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花灯的表演特征
2009-04-14姚岚
姚 岚
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地处澧水上游,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古往今来,勤劳的土家族、苗族、白族及汉族人民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桑植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演绎出许许多多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生动的民间艺术,用以宣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桑植花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桑植花灯是桑植地区极具特色,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不仅有传统的花灯歌舞形式,还在歌舞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融歌舞及情节简单的小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它宛如一部地方民俗风情志,引导人们去领略属于这片土地的独有的文化特色,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
一、桑植花灯的历史渊源
花灯在古时并不是今天我们所见的歌舞表演,从春秋时期的元宵灯会到明末清初时期的元宵灯会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花灯主要作为一种供人们观赏的实物而存在,少有人拿它进行表演。至明朝末年,花灯歌舞才慢慢的形成,并逐步掀起了歌舞热潮。直至清乾隆时期,花灯的歌舞表演才真正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史料中就有描绘乾隆皇帝御驾观灯时的记载:“自东便门一带到崇文门,宣武门至西便门外,成了一片灯海。两队狮子灯,四条龙灯,还有几十条旱船,八台大戏,台上名班演剧,台下百戏杂陈,笙歌之声金鼓之声不绝于耳”。此时,花灯的重心已从大规模的张灯结彩向歌舞百戏,鼓乐满街发展开来。清末,由于太平军起义和列强入侵,大规模的花灯才逐渐萎缩,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双人歌舞,花灯歌舞这种表演形式到这时才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发展。
有关于桑植花灯起源,众说纷纭,有的就其花灯的柔媚婉转之特色,说它来源于汉乐府民歌中的“吴声”;有的根据杨贵妃好歌舞的传说认为来自于唐代的花舞等等。但综合所有的说法,其中关于桑植花灯起源于巴渝歌舞,从四川传入的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同属张家界地域的永定史料《小南京词》有写道“登台也喜唱南词,一阕桃花感旧时,可惜巴渝杂歌舞……”巴渝杂歌舞已含花灯之内,永定花灯既属巴渝歌舞,那么从四川传来的说法就比较确切了。据1842年同治版《桑植县志》记载:“雍正五年…建歌舞楼,白叟黄童尽舞”“元宵剪纸为花灯,或织龙灯,扮演楼台故事…”由此可见,在雍正年间花灯歌舞形式已在桑植地区出现, 特别是在清雍正改土归流后,清王朝废除了土司的一些权利,减轻了土司对汉人的勒索和限制,很多汉人定居湘西,并带来了汉族的文化艺术,对当地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桑植与永定同属张家界地域,桑植花灯与永定花灯一脉相承,自然也是来源于四川花灯。作为汉文化歌舞艺术典范的花灯与桑植当地的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其次:四川花灯早在清乾隆时就已存在,《成都·竹枝词》中“过罢元宵尚唱灯,胡琴拉的是淫声”这胡琴伴的唱灯显然就是花灯,因为当时对花灯的评价就是“歌词俚鄙,音节淫糜……”湘西地区的花灯也是植根于乡野,有“俚鄙”“淫糜”的特色,究其雅俗之别,四川灯戏是真正的对子戏花灯,才与桑植花灯是一脉相承的。
二、桑植花灯的表演形式及内容
桑植花灯是桑植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后,现在桑植花灯的演出形式多为“对子花灯”,表演人数一般是两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子一般画三花脸,头戴丝帕,穿着短靴,他的语言动作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像矮步功,鼻动功这样一些滑稽可笑的体态,为的就是刻画一副活泼、狡猾、诙谐、很不正经的模样。女子一般身穿凌罗绸缎,唇红齿白,美目流转,以轻盈的身段舞步和巧妙的粉扇遮拦塑造出一个优雅,秀丽,端庄的女子形象。舞蹈以两人相互旋转为主,围着一小块方地起舞。后期的花灯出场人物不再限于两个演员表演,经过艺人们的发展创造,在对子花灯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有多人演出的“群花灯”、两旦一丑的“姐妹花灯”、还有一旦表演的花灯等多种形式。不过现在主要存在的还是一男一女的对子花灯形式。桑植花灯最初为“文花灯”,即男女演员动作温文尔雅,场面安静,极少摸爬滚打的激烈场面。到后来它逐渐与民间武术相结合,不断的吸收武术中一些技能动作为桑植花灯的舞蹈特殊技巧,因此形成了“武花灯”这种形式。花灯的音乐可以分为曲调和打击乐两种:唱腔以花灯调为主,夹以民歌小调;伴奏的乐器为鼓、锣等民间打击乐器,通常有一个为中心人物的掌鼓者,根据规模大小和情节需要而变化鼓点,其它的乐器在旁帮腔。
桑植花灯的表现内容丰富、广泛,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歌舞融抒情性和叙事性为一体,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花灯灯词的内容上来看,有表现老百姓对福、禄、寿、喜、升官发财美好愿望的吉庆祝福。如《八大颂》所唱:“一本万利,禄位高高升,家和万事兴…”将新年伊始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祝福通过花灯歌舞表现的淋漓尽致;有讲述历史典故,歌颂古人的《女十绣》《十二双古人》。歌颂千百年来为人敬佩的忠诚良将,英雄烈女,甚至仙道神佛等;有去恶扬善起着规劝教育的作用的《打烟馆》等,它反映的是清末鸦片肆虐给社会和老百姓所带来的毒害之深,有着强烈的历史社会色彩;还有反映底层女人的苦难,控诉封建主义和神权对妇女的压迫和毒害;当然也有表现生活情趣的如放风筝这类风格清新明快,曲子优美动人的题材;花灯表现最为广泛的主题还是歌颂爱情,如代表性的《四季相思》将四季变化之景与刻骨相思之情融为一体,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追求美好爱情,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愿望。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唱词来体现,然后根据唱词相应地以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来进行歌舞表演,用优美的舞蹈来抒发特定的情感。这个时候的花灯歌舞没有特有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它主要是以简单活泼的形式美给观众以感染和享受。
伴随着傩愿戏和阳戏在桑植的盛行,花灯歌舞开始受到它们的影响,吸收了其曲调和表演技巧,并在原有歌舞中加入故事情节,形成了融歌、舞、剧为一体,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地方小戏。花灯歌舞的表现内容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开始呈现出很强的叙事性,且多为表现民间生活和男女爱情。比如《王三卖货》、《放风筝》等。道白通常通俗易懂,俚语较多,内容多淫靡,庸俗。此外,在传统的花灯戏剧目进行表演时,还时常会根据需要穿插花灯舞蹈片段,有的不一定是根据剧情发展的趋势,只是为了迎合观众喜好,烘托演出气氛而进行的歌舞插演,在花灯艺人的眼中,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桑植花灯的表演特征
(一)演出场地简便,内容短小精悍,动作灵活轻快
桑植花灯长期活跃在农村,因而具有短小精悍,灵活轻快的特点。传统的花灯多为自发组织的小成本班子,少有专业的剧团。演员少,服装、道具、乐器等装备简易,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资金,因此流动性很强,常常一个村一个村的流动演出,“唱完东家唱西家”,所以它的演出场地也极为简陋,一个土坯子,一张方桌子,就可以成为一个演出场地。“一套锣鼓一把琴,背起包袱就出门;去时甩脚甩手走,回来担子压上身(指主人家送的糯米粑粑)”这便是对桑植花灯简便的演出形式生动的写照。它不仅演出形式简便,其内容也是短小的,故事情节简单,通常是一条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没有过多的伏笔和铺张,通俗易懂,因此,容易被观众朋友们所接受和喜欢。
(二)表演形式丰富,载歌载舞,风趣活泼
花灯表演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歌舞花灯、说唱花灯和花灯小戏。歌舞花灯即是又唱又跳,旋律活泼跳跃;说唱花灯则是用优美的唱腔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花灯小戏就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加入情节,进行表演。三种表演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歌舞花灯最广为流传,不单单是在花灯戏里出现,它也常常作为单独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出。演员们载歌载舞,音乐来自于本地自产的民歌小调,优美欢快且深入人心,配上轻快活泼的舞蹈动作,热闹非凡。花灯的舞台步法,步位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仅舞台调度,就有“踩四门”“走8字”“走圆圈”“半边月”“大三绕”“三步半”等等,这些地位变化路线图称之为圈子,圈子越多,演员在舞台上显得越灵活多变。而那些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如“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等等,又称为套子。套子走圈子,圈子绕套子,圈套合理的运用,使得整个舞台表演都丰富生动起来。
(三)舞蹈形象鲜明生动,幽默风趣
桑植花灯本来就是一种轻松、活泼的表演艺术,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女演员多为美貌多情、温文尔雅、娇羞欲滴的模样,“灯姑俊俏技要逐,唱做念打川味浓。肩柔手摆风摆柳,情眼如同夜火虫,眼灵眉干口微合,举步轻盈动婀娜,上下摆动柔风禾,形化喜怒与哀乐”。这几句话不仅道出小旦演员要有好的身材形象,精通舞蹈技能,并在表演上要善于变化,面部表情要丰富,特别是眼神的运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身体要柔和,给人一种风吹杨柳的感觉,显示出少女特有的风韵。男演员则完全是一副狡猾、幽默、诙谐的形象,“小丑跳灯心灵巧,抓打逗趣三摆摇,头砸嘴歪眼眉笑,稳扎桩势立不摇”,“喜笑逗耍,神貌谐合,头手身脚,动含幽默”,这是对小丑演员的要求,表演要做到形神统一。在跳的动律中,通过特有的形体动作和表演技巧来表现小丑机灵、风趣的性格特征,在幽默的情趣中使人发出笑声。
桑植花灯不仅塑造了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还通过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相连创造出很多形态各异的舞蹈形象,如前面所举的“雪花盖顶”“白鹤独立”“白鹤觅食”“老鹰盘旋”“观音坐莲”“兔儿望月”等等。所有这些形象生动的舞蹈动作,都是艺人们在长期观察和思考中提炼出来的,为的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四)扎根于乡野,题材广泛,贴近群众
桑植花灯的选材来自于民间生活,但凡跟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都可以拿来加工创造,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其表现内容往往来自于一些乡间流传的,大家所喜闻乐见或者是代表了大家美好意愿的产生共鸣的生活经历的故事;演员们的表演也往往贴近群众,他们所扮演的形象通常是人们身边形形色色的各种小人物,有算命的瞎子,有织布纺纱的农家少女等等,表演清新自然,不做作,不需要特殊的表演技巧,举手投足间就像是平日生活中一样自然。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一样丰富,尤其是小丑演员,挤眉弄眼、头歪眼斜,非常符合生活中油腔滑调、幽默诙谐又不失正经的男子形象,常常可以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演员们的对白通俗易懂,俚语很多,就好像闲话家常,容易引起观众们的共鸣。正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紧紧依附在这块土地上,表演又是那么的自然,所以才很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桑植花灯贴近群众,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它的艺术品位和当地农民的文化层次相吻合。桑植花灯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上来说当然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人们积极美好的愿望。但在具体台本上,它的唱词道白通俗,没有华丽的辞藻,话语之中无不透露着乡土气息,甚至于在不少表现爱情的灯戏里,灯词多为“俚鄙”“淫糜”的男女调情语言。但正是这种“趣味低级,不够高雅”的花灯词,却倍受观众们的追捧和欢迎。究其原因,是由于它诞生在文化生活贫瘠的土壤里,其审美层交也相对低下的结果。不管是艺人们还是观众们,都是“下里巴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文人雅士,加之长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的禁锢,所以在思想解放后压抑许久的情感急需找到宣泄口,这类花灯词正好表达出一些观众“纵情”的要求,因而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曲调丰富,衬腔突出,乡土气息浓厚
桑植花灯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专业艺术工作者的青睐,不仅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和舞蹈动作姿态万千,还在于它的音乐和唱腔均来自于民歌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生活气息。首先,桑植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基本没有;其次,它的调式多样,五声民族调式都有,除了单一调式,也有交替调式存在,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宫商交替等等;再次,因为要与舞蹈紧密配合的缘故,继而花灯旋律多变,且多为明快流畅的旋律,在音乐时值方面,也多使用时值较短的音符,以表现欢快跳跃,风趣活泼的情绪。
桑植花灯唱腔最主要的特点是衬词衬字多,如“咿得儿呀得儿喂”,“呀得喂”,“呀衣呀”,“咿呀呀得儿喂”等,单个的“呀”“哪”“哇”用得更为普遍。这些衬字衬词都是日常生活对话中常用的语气词,乡土味很浓,没有实际意义,只起一种舒缓语气、调侃感情、突出下文的衬托作用。衬腔的大量运用,既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了地方风味。
桑植花灯这朵艺术奇葩是桑植各族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它与风雨飘摇的社会,历经沧桑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它不仅是桑植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要认识它、保护它,重视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让它在浩瀚的文化苍穹中自由的翱翔!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责任编辑:蒋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