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剧的形态特征和文化语境分析
2009-04-14石清张如成
石 清 张如成
[摘要]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节日类型——电视栏目剧,在我国各地方电视台火热播出。2006年更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栏目剧年”。栏目剧以其写实性的风格、亲民化的剧情和业余演员的真实性很快在受众市场取得了理想的收视率。本文分析了栏目剧的形态特征和其兴起的文化语境,同时对栏目剧发展的瓶颈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视栏目剧;形态特征;文化语境
一、电视栏目剧的形态特征
电视栏目剧是以电视栏目的形式存在,其内容一般是由新闻事件或真实发生的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故事改编而来,由普通群众演绎的有故事情节的电视节目形态。
真实性是栏目剧最大的审美原则。栏目剧中的故事往往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感人事件。是真实故事的艺术性再现与经验总结,是与当地的文化语境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虽然经过了艺术加工、变形和提炼,但却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规则,与生活现实具有很强的接近性,因此观众很容易产生认同和共鸣。
草根性是栏目剧的另一特色。栏目剧中的演员均从普通百姓中选出,这一方式使观众从单纯的节目接收者变成创作者。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渡曾说“栏目剧解决了老百姓对于资讯或自身话语权的一种需求,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一个主角的位置,发现环境,抒发感情。”…另外栏目剧大多采用方言对白,不仅强化了生活贴近性,也是对地方文化魅力的展示。著名导演黄二_鹤认为,这种老百姓以自己熟悉的方言讲自己身边鲜活的生活故事,会去掉许多程序化的东西,很容易让观众找到心理上的沟通点。
栏目剧与电视剧不同,电视剧是一个纯叙事的作品,剧中人物对话并没有面向观众。而栏目剧则让主持人直接与观众沟通。主持人风格定位直接体现着栏目风格的定位。换句话来说,主持人就是该栏目的形象代言人。此外,栏目剧具有低投入多产出的特点。栏目剧的制作成本远远低于单集电视剧的购买成本,群众演员招之即来,即拍即做即播,制作周期短,效率高。与电视剧相比,栏目剧更容易塑造电视台自己的品牌栏目。制作上又减少了许多繁琐的步骤,绕开了审查的门槛,无须报批立项。正因此,诸多电视台对栏目剧制作趋之若鹜。
二、电视栏目剧兴起的文化语境
1电视栏目剧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1998年出版的《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随着技术和传媒审美化,瞬间变化的表层审美化中操演着深层的审美化。呈现于视觉在现实中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显然是指审美不限于艺术,审美还可以存在于生活中。
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及其需求的满足。在审美层面上催生了一种价值追求;满足大众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成为社会审美风尚的一个突出特征。世俗化幸福的特征就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取消了精神的崇高性,人们所产生的是一种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性表达和表达的快乐,是一种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和自我感动。
电视栏目剧来源于现实生活、草根阶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艺术的崇高性及审美的垄断性,它将审美的选择和体验最大限度地归还给生活、归还给大众。栏目剧将鲜活的市井生活故事转化为艺术作品。纪实的作品风格和真实的感官体验,使观众觉得其中剧情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演绎。它把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尽可能地向实际生活靠近,从而也就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百姓用自己的审美方式进行体验,并得到启迪和愉悦。
2视觉本体的回归与视像的流行
现今流行的大众文化正逐渐转向视觉文化。在这样一种视觉文化的语境中,日常生活里的视觉满足和满足欲望直接相关的视像的生产和消费,便成为当今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中心。视觉魅力所传达的主要是一种基于消费活动和消费能力之上的视觉快感,即通过“看”和“被看”来获得身心的充分享受。
说理的抽象性一直是电视努力解决的难题,而直观、形象、生动则是电视的视觉本体特征。在观众的多样化要求下,诸多电视栏目摈弃了深度报道的播报形式,通过展现最直观的画面模拟事件的过程,突出事件的细节,来强化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用大卫·弗里德伯格(DavidFreedberg)的话来说,那些紧张而又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时刻激起人们的“钦佩、敬畏、恐怖和欲望。”例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就曾经在“马加爵事件”发生后不久,拍摄了一期名为“马加爵落网记”的电视栏目剧。该剧由一位长相酷似马加爵的大学生扮演,一经播出立刻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这种视觉化的情景再现方式。演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避免了以往的生硬说教,使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节目的意蕴。
3镜像世界与审美接受的融和
电影观众深层心理分析认为:“幼儿面对镜子的情境与电影观众面对银幕的情境有双重的类似性。婴儿出于自恋借助于想象与自我的镜像认同,观众也可能出于自愿而借助于镜像设想自己就是银幕上的人物。”在审美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审美对象。他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认识和想象对象的情感,与对象同呼吸共命运,同喜同悲,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电视栏目剧的一大特点就是草根性。这种草根性来源于生活最底层,其剧情是每个普通观众的真实体验。正如《雾都夜话》的定位一样:“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演自己的故事。”在观众与荧幕之间所建立的镜像关系中,有着类似人生百态、生活阅历的草根形象及故事内容,更容易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使观众进入“人片状态”,从而给电视台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不菲的广告收益,也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人本传播的回归
电视栏目剧顺应了电视媒体的大众化趋势,是电视传播以传播者为中心向观众为中心转变的文化表征。这种栏目形态以人本思想为出发点,用平民化视角关注和表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等内容。这是对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本位思想的反叛,也是媒体“人本精神”的进一步强化。这种“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的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为终极目标,这相对于传统新闻播报的形式来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百姓聊斋》《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诸多栏目剧让普通人做主角,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周围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这些市井平民的关心、关注和尊重。这种将老百姓作为栏目剧主角,他们自己表演、讲述自己的故事。具有人本精神的节目形式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加之剧中故事具有类似观众自己感同身受的现实生活体验,更能走进观众心里,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三、矛盾中的电视栏目剧发展前瞻
1草根特性与精品化的提升
栏目剧号称“以低成本取胜”,但低成本直接影响到了节目制作的质量,比如人员和设备的配置、道具的制作等。大量的剧本需求压力是栏目剧创作的制约因素之一。对于
一个日播的栏目剧来说,不仅需要足够数量的剧本,还要剧本质量有保证,这使得栏目剧创作左右为难。笔者认为,在保证草根性、生活质感和原创性的同时,一定要做到专业化的创作。不能因为成本低就降低栏目剧的质量;也不能因为草根性和追求所谓真实效果而使栏目剧变得极为粗糙。草根性和真实效果并不是栏目剧制作质量粗糙的借口。因而不能对拍摄中出现的取景构图、镜头运用以及画面编辑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对演员的表演放任自流,否则会导致栏目剧粗制滥造,而与它最初的栏且审美特性相背离。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此“精品”非彼“精品”,电视栏目剧不可一味地追求像电视剧那样大制作的豪华复杂。草根性与精品化并不矛盾,栏目剧应该在秉持自我风采、确保栏目剧质量的同时向有利于自我提高的方向前进。
2同质化与节目创新
栏目剧同质化的现象相当严重,直接影响它的进一步发展。同质化现象首先就表现在题材选择上。栏目剧的题材多是市井内容、家长里短,如果不寻求突破很容易产生雷同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其实栏目剧题材的选择范围可以很大,许多感人的真人真事都可以是栏目剧的题材。关键是如何去挖掘。其次是栏目剧表现形式的雷同。现代社会,无论什么,更新换代的速度都非常快。栏目剧要想保持观众的忠实度,不管是栏目的包装、演员的面孔、还是故事的叙述手法都应该经常推陈出新,时刻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再有,栏目剧应该将节目播出平台的特色、观众的定位与节目内容密切联系在一起。《雾都夜话》与重庆台“故事频道”的百姓文化定位;《本塘第一剧》与浙江台“文化钱塘”的聊新闻定位,都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节目形式要素,创作符合播出平台特色的节目。
3地区差异与全国推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人物习性,地方电视媒体采取差异性的市场定位,做到既有特色又有针对性,但却不能兼顾百家口味。方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地方观众的喜爱,一面却是面向全国的艰难。栏目剧的地域性生存与全国化推广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体。
其实,从深层意义上说,这些地域文化并不会成为全国推广的绊脚石。栏目剧应该将地域化和全国性相结合、方言和普通话相结合,在保持栏目剧特色的基础上走一条“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的发展道路。栏目剧不应将眼光局限在地面频道,而应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应该发挥自身特点,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制作系列剧。例如,《经济麻辣烫》与中国移动合作了《手机》系列、与农行合作了《三农》系列,既拓宽了经营空间,取得了观众认同,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资金投资,可谓双赢。另一方面,栏目剧时长较短,结构紧凑,因而也适合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上播出。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餐文化的倡导下,栏目剧在新媒体领域中又可开辟一条新的盈利途径。
四、结语
栏目剧是中国电视孕育出的一个新的独特的电视节目式样,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外的全面克隆发展到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的新的历史阶段。它以故事性、草根性、参与性、灵活性,成为众多地方电视台塑造品牌栏目、提升竞争力的上佳选择。走平民化路径为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然而在我们为栏目剧繁荣而欢呼之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它在发展中的问题。过度开发对栏目剧来说有害无益,一窝蜂、同质化、粗制滥造无疑只会使它“速荣速死”。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栏目剧创作者应当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认真策划、精心制作具有本地域或本土化特征的高质量高水准的栏目剧,并注重它的推广和衍生产品的开发,才是其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石清(1983—),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大众文化;张如成(1963—),男,江苏淮阴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广播与新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