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孤独心理学》解析《火影忍者》

2009-04-14刘津辰

电影文学 2009年24期
关键词:动画心理发展

[摘要]在物质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动画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动画是一个心灵的旅程,是人们精神和心理需要的一个重要艺术层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一部动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画创作和观众心理,对其文化教育意义的发展也大有帮助。

[关键词]动画;心理;教育;发展

一、动画的发展同人的需要

1动画的发展历史很长。从两万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洞穴画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图,到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甚至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都表明了人类对动画发展的热爱。

2当人满足了生活、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后,对求知和审美的需要也就会越来越强烈。在人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逃避现实追求幻想的冲动,而这些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无法得到满足。动画来源于生活,却又和生活截然不同,它以无限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心深处的追求与渴望。“空想是动画的灵魂。”它使人们的心灵旅程得以实现,是解放自己、排解释放自己情绪的有效方式。

人经过自己思考感悟得来的认知往往要比直接传授的来得深刻得多。“观众深层心理中的心理欲望,需要通过影视作品的虚构情境得到替代性宣泄或替代性满足,从而决定着观众对各种类型影片的选择和认同。总而言之,影视观众的‘期待视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先在结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观众在对影片本文的理解过程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这在动画的表现上尤其突出。动画的超现实表现手法和幻想的本质使得动画比其他的影视作品更具有一种追求梦幻的效果。史蒂文密尔浩舍在《小国王》中说:“一个死气沉沉的稳固的图画世界被赋予运动的神秘,这是送给这个死寂世界的生命礼物。卡通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为它追求的不可能的真实而欢欣,将这种建立在不可能基础之上的真实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否定实际的真实,这就是动画的深远的意义。”如果一部动画片犹如老师上课传授知识一般地用简平的语言去描述一件事或一个道理,那效果肯定还不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同学们讲来得好。动画是现实的幻想和幻想的现实的结合,它用生动的故事和画面向人们讲述,而让受众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样对受众的教育意义和影响力才是积极的。如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和宫崎俊,他们的作品里包含了许多人性化的因素,让人如同身受一样感觉到动画中的真谛。达到自身价值的变相实现,很自然地与观众达到共鸣,观众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影片了。“每一梦的主题旋律以及所隐含的价值取向追求唯美,它能与观众潜意识中美的欲望与知识经验相融合。有效地帮助人们暂时忘记现实意识中的烦恼与不快,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因受到某种伤害造成的情绪压抑性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得以化解,甚至转化为积极的因索。”动画之所以长久以来得到观众的热爱和推崇,就是因为它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一部好的动画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使观众从中得到启迪,更能使观众的思想随情节的发展而感悟,从而得到升华。

3日本动画之所以能在各个国家广受欢迎,除了同民族文化、传统、动漫制作机构和政府扶持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日本动画侧重于对受众的心理的研究和掌握。知道受众需要什么样的动画,喜欢什么样的动画。每个受众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倾向,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格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当发现动画中的人物与自己具有同样的属性时,会产生“他同我真像”或“想变得和他一样”的想法和感觉,从而在心里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无意识地完成由现实生活中的“我”向观众角色的“我”转移。将动画中人物经历的事和感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对受众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则是提取动画创作中的各种渗透,并有机整合为自己的各种诠释版本,继而做出认同、追崇、反对、拒绝等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如果一部动画能够很好地将受众提升到剧中人物的高度,随着剧中人物经历痛苦磨炼而成长,从而使自己也得到升华,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的动画无疑是受人欢迎的。

二、用《孤独心理学》分析动画片《火影忍者》

日本动画片《火影忍者》从2002年10月3日由东京电视台放映开始,一路创下收视奇迹,形成了一股火影风。之所以会如此成功,除了必要的商业制作与宣传外,其情节及意义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当代商业的动画片的市场冲击力来源于故事与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其故事情节的重要性尤见突出。

在我看来,与其把《火影忍者》当作一部激烈的格斗动画来看,不如把它当做一部《孤独心理学》来读。火影第一季主题是描述人在怎样的环境下会产生孤独感以及如何逃离孤独的境地。那些激烈的打斗场面及奇特帅气的忍术只是在其情节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真正打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人在面对孤独时应该有的态度。在《孤独心理学》中,作者箱崎总一提出“没有人终其一生而未经历过孤独。”孤独并不同于孤立,形单影只的一个人、事业不顺、考试落榜、失业、失恋,甚至成功之后都会产生孤独的感觉。由于现代社会给予个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就变得越来越需要关注自身,习惯于克制自己,掩饰自己,服从于群体,这样的社会使得人心深处的孤独感愈加强烈。“孤独存在于人人心中。”任何人都希望受人注意,被人赏识。所以,当火影的主人公漩涡鸣人——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的人——一出场的时候,就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那些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孤独的人很容易被这个从小生活在孤独之中而又不甘于此的少年吸引,很自然地去跟随主人公的遭遇去经历挫折与痛苦,并一起跟随情节去逃离孤独,从而使自己有所改变。

漩涡鸣人,一个生活在木叶忍者村的12岁少年,因为从小身体里封印着邪恶的九尾妖狐,所以一直被村里的人当怪物对待,没有人同他做朋友,在这种情况下鸣人无时无刻都感到孤独。生活中有许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来到一个薪的环境,当朋友离你而去没有人同你说话,没有人同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的时刻,这种孤独感让人痛苦万分。那么,如何才能从孤独中挣扎出来呢?“大致上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自己积极地打破这种孤独状况。”这是鸣人最自然地采用的一种方式,鸣人的理想是当上村里的火影忍者,火影是一个忍者村里的最高领导,有着强大的能力和无上的权威。当时的鸣人并不知道这个称谓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做了火影就可以得到全村人的认可和关注。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简单来说,他只是把作为火影这个目标当成一种逃脱孤独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采用了一个不大高明的手法——比如在历代火影头像上画油漆,创造一些无聊的忍术来整老师等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而这一切不仅让大家更讨厌他,还被人利用险遭杀身之祸。就在绝望的时候,他的老师伊鲁卡出面相救并初次认可了他:“……那家伙是我认可的优秀学生……他是木叶村的漩

涡鸣人!……”这句话对于鸣人来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他标榜了我们对待周边正在遭受孤独的人应有的态度——伸出友谊的手,克服孤独,这对孤独者来说提供了莫大的勇气,还说明了赏识的作用。在周弘所作的《赏识你的孩子》中,强调了赏识的巨大意义,“成长的潜力有多大,怎样发现这些潜力,怎样把这些潜力释放出来?他以他的实践从一个角度做了回答:从赏识人手。”这是鸣人第一次听到赏识自己的话,这句话对他的意义是非凡的——他不再是孤单一人,他是被人认可的!这句话让他爆发了巨大的力量,也让他有了勇气去开始他新的忍者生涯。

挣脱孤独的第二种方法“等待周围环境向你接近。所谓等待周围事物的接近,并不是要你守株待兔和从前一般生活下去。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自己易于接受到四周对你的接近。”在经历了一场风险后,鸣人顺利地从忍校毕业并结识了三名队友——指导老师旗木卡卡西、同伴宇智波佐助和春野樱。走出了孤独的第一步,鸣人更加努力地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因此结识了许多忍者朋友,这些人大多数也因不同的原因而被孤独感所困扰。在努力想改变自己的同时。鸣人也深深地影响了那些生活在孤独中的少年忍者们。在保护修桥人的过程中,鸣人认识了天生能力超强但不被人需要、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人——白。两人立场对立但相互敬重,白被鸣人那份执著和毅力所感染,而他自己则用生命向鸣人诠释了一个哲理——“人在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人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强大。”这句话是贯彻整个火影的主题,初次由白讲出,只针对一个人,而在后来的木叶保卫战中,三代火影为保护全村人同样牺牲性命来阐明了这个道理,让鸣人明白了“火影忍者”的真正含义。火影是带领大家走出孤独的真谛,并不是身边簇拥着一堆人就不会有孤独感,而是要融入一个团体,把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为保护它而存在。正如火影忍者第80集所说:“一个人死去,他的未来就随同他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一起消失……死去的人们也有梦想和目标……谁都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父母、兄弟、恋人、朋友,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与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感觉重要的人们的联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牢固。”现实生活不也是如此吗?闭上眼睛能对自己说:“即使自己的生命明天就会结束,在世上至少还有一个人会永远记住我,记住我未完成的梦想和目标去帮我实现。”这才能算是真正的不孤独。孤独无处不在,遭人背叛、丧失信心、缺乏知己、迷失目标时,在家庭中,在团体中,在学校里等等。比如火影中与鸣人同病相怜的妖怪宿主我爱罗、背负家族仇恨的日向宁次、胆小的雏田、忍术天分为零的洛克李、找不到人生目标的木叶丸,这些孤独的忍者们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缩影,他们都因为同鸣人有不同的接触而发生了改变。当观众看着动画中的这些有自己影子的人在一步一步地走出孤独的境地,自己也得到了宣泄和解脱,,帮助自己走出孤独。

三、结语

教育性和娱乐性一直作为各类影视作品的审美观点而受到大家的关注,教育性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一部动画的教育意义不仅体现于其中包含多大的哲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结合时间、社会环境来掌握受众的心理。如2000年轰动全国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其故事情节简单之极,却受到无数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全国正处在“减负”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为繁重的学习包袱所累的学生们自然对这个胸无点墨却又敢于在皇宫里游荡的小女孩分外喜欢。动画更应该如此,要了解观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动画创作应理解和满足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很好地“因材施教”,才能够得到繁荣和发展。

[作者简介]刘津辰(1986—),女,四川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编导。

猜你喜欢

动画心理发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心理感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是动画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