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效果

2009-04-14肖翠娥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
关键词:启发性思路课堂

肖翠娥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认识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巧妙地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迫使学生阅读、思考、推论的过程。课堂提问既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优化课堂提问应注重两方面:

一、 课堂提问应符合以下要求

(1)问题明确。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问的问题要立意鲜明、措辞简洁、要求具体、答案确定。问题不简明、言辞欠简洁,学生回答往往找不到头绪,导致答非所问:要求不具体、答案不确定,学生也无所适从,难以回答。

(2)具有启发性。课堂提问的效果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这种启发主要指问题本身对掌握知识富有启发性。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也能互相启发。因此,教师必须以全体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基点,从新知识的结构出发,在新旧知识的“连接部”提出一定难度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难易程度适宜。就是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能够正确回答的问题,即“跳一跳,摘桃子”。过于简单的问题,既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有效地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失去信息反馈的作用;难度太大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4)注重差异,因材设问。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到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个性的差异,为程度好的学生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回答,为程度差的学生设计一些较易的问题,启发他们细读细想,寻求答案。使每个被提问的学生都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 课堂提问应注意四个问题

(1)课前精心设计。首先,设计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性就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由浅入深,层层设问,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回答,变“有疑”为“无疑”,化“无知”为“有知”,从而正确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课堂巧于发问。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还有待于课堂上通过巧问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巧问,就是善于选择发问的时机和讲究发问的方式。发问的时机一般是:①在形成悬念时发问,目的是通过创设问题的情趣,唤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去积极思考。②在教学关键时机发问,以便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开辟思路。③在抽象概括时发问,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发问的方式对课堂提问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可以面向全体发问,指明个别学生回答;也可以并行发问,分别轮流回答;还可以采用直问、曲问、正问、反问、明问、暗问等方式。

(3)答中善于引导。对于不敢发言的学生,要加以耐心具体指导,给予热情鼓励;对于发言不得要领和一时回答不出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辅助性的问题,引其思考,并尽可能让其作出正确的回答;对成绩好的学生,要向他们提出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其回答除肯定优点外,还要指出不足之处,防止产生自满自足情绪。同时,注意分析学生的理解深度和接受程度,随时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整问题的内容和提问方法。

(4)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不要轻易阻断学生思路,不能用固定的答案框住学生,切忌操之过急地作出结论,甚至越俎代庖。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从内容、语言、姿态等方面加以评价、指导,要肯定正确的回答,补充不完整的回答,纠正错误的回答,表扬出色的回答,鼓励差生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推理、踊跃发言的优良学风和互相研究、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能,必须潜心研究。愿每一位教师能勤问善导,在学校这个思考王国里多培养开拓、创新、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大城县臧屯二中)

猜你喜欢

启发性思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美在课堂花开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