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策略探析

2009-04-14翟小军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
关键词:色彩绘画同学

翟小军

一、 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寻找各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示自我。

(1)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学习《绘画的色彩》时,我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制作成许多色样,让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颜色来代表自己,并向其他同学介绍喜欢它的理由。随之,再让学生去主动寻找自己的不同的色彩伙伴,讨论这两种色彩在一起的关系,发现配色规律,得出结论。在积极、愉快的配对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色彩的丰富性,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并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等一系列色彩问题,而且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

(2)以情激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便可想而知,从而达到以情造像,图情并茂。例如,在欣赏油画《父亲》时,由于班里的学生多是农村的,我就问:“看到这幅画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很多同学说,画中的老农形象让他们想起了辛勤劳作的父母,激起了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看到同学们都沉浸在对画面的无限遐想中,我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他们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与作品的现实意义,他们就会在很容易地理解了作者的情感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想象。

(3)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应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二、 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与

(1)课堂绘画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我经常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画,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在黑板上,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并在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对此都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在此基础上,我再给他们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在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优点,然后根据情况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了。

(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讲台与课桌近在咫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却遥遥千里,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会产生厌课、厌学的现象。心理研究成果早已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畅所欲言,尽情释放自我。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学得愿意,学得开心,我也教得轻松,教得愉快。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科学选择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巧用多用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成长。

总之,只有教师把知识与自己生活、情操、个性融为一体,用全身心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以教师的个性影响学生个性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姜堰市美术学校)

猜你喜欢

色彩绘画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