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04-14徐晨蕾
徐晨蕾
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活动贯穿着人的思维活动。所以思维能力是写作的基础,思维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其作品必然缺乏深度和广度。许多中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让老师批得头痛。这是思维程式化,缺乏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个性思维的结果。而这些思维形态——特别是发散性思维——正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一种要求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它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程式化的思维模式,用新颖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和适应潮流的观点多角度、多方面地探讨问题,从而得出异于常规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用新视野、新观念去分析问题,作文的面目将为之一新。
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笔者认为首先要求新,然后才能求异。求新应当推去陈见,走出机械的狭隘的思维圈子。求异应当另辟蹊径,打破思维的樊笼。例如这样一篇作文:“伯乐相马”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难得的人才比作“千里马”,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称作“伯乐”。但近年来有人认为“相马”的方法,只凭一人举荐人才,弊端颇多,而改用“赛马”的方法,引用“赛马”的机制,有利于发现大批优秀的人才。以《“相马”与“赛马”》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按一般的思维习惯认为,选拔人才“赛马”比“相马”好,写作时列举一些“相马”的种种弊端:“任人唯亲”“贿选”“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等等。如果我们细细地推敲下去,思维再发散些,为难看出“赛马”也有缺点。倘若“千里马”今天生病了呢,自然出不了成绩。因故未参赛呢?没有出成绩的机会。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千里马”吗?高分低能大有人在。能力较强、品行低下者是“千里马”吗?所以,千里马不是一场比赛能分辨出来的。
不妨再看一个例子:有人曾问三个砌墙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说:“我在挣钱。”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的建筑。”据说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后来成了有名的建筑设计师。请就三人的答问进行评论。
倘若从传统的思维定式出发,学生必然会走进一个误区:第三个工人回答得好,他有头脑,我们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不能像前两位头脑简单,只知道砌墙、挣钱,一事无成。可是当我们的头脑进入另一条思维轨迹,却发现第一、二两个工人的回答也有可取之处:世上需要建筑师,更需要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没有后者的艰苦劳动,高楼大厦只能在图纸上;正如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些政治家、科学家、作家……也需要数以万计的普通建设者。而后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而且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孕育着伟大。因而,“班门弄斧”“飞蛾扑火”也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的。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一种是围着对象转,一种是进入对象的内部。显然,围着对象转,只看事物表面;而进入对象内部就看到事物本质的东西,发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新事物、新问题的能力。因循他人的思路,没有独特的见解,这样的作文是拿不到高分的。
在培养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他们的个性思维特征,使他们的作文成为具有个性的作品。凡是有着个性思维特征的人,都有着冒险精神,求知欲、独立性强,有幽默感,且意志坚强。而与之相对的从众者,“由于惧怕与众不同,模仿、追随、抄袭、唱和、求安等造成从众者的行为素描”。
艺术创作重要的是独具个性,中学生作文虽然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独具个性,但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文章的确味同嚼蜡。有个性意味着不雷同,中学生的作文要得以提升,必须在个性思维上下工夫。同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风格各异,读之决无雷同之感。杨家福教授曾说,刚刚进去的时候,最好不要把学生领到一个小胡同里面,而是应该让他在一个大观园里自由浏览一下子,然后逐步地看自己应该在哪里有所发现、有所贡献。所以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寻找的过程。这种“自我寻找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就是独立思考、张扬个性的过程,而不能让学生过分地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走,依赖教师的指导,否则,作文教学将走进死胡同。比如写春天,大家都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看一本作文尚可,看第二本便索然寡味,再向后看就头晕目眩。《学记》中说:“强而勿抑,开而勿过,导而勿牵。”正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度”,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
由此可见,培养思维能力,发展个性思维,对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唯其如此,作文教学才有希望。
(靖江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