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设合理目标 激发成功动机

2009-04-14张家宇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策略

张家宇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通过采用体验成功、榜样带动、因果归因反馈、及时表扬、营造良好的氛围等方法,为学生预设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切实激发成功动机,从而调动其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关键词:激励理论;应用;策略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中。将“激励”一词用于学校管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一、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5岁~20岁,其个体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发展,他们日益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成熟,职中生的独立感和成人感迅速增长。他们越来越渴望别人对自己的理解与尊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如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接受信息量大与辨别能力不强的矛盾,情感的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期望过高与就业困难的矛盾等等。

一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人们所说的“学习差生或行为差生”。他们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周围人的不公平对待以及贬抑性评价,使他们普遍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带着这种挫折感进入职业学校后,总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被人鄙弃,因而往往表现得消极、自卑,思想上不积极,学习上无动力,生活上无目标,情况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以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得人们对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偏见和歧视,认为学生一旦进入职业学校就没什么前途,因而职校生常常被用来当做“反面教材”。职校生在这种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学习缺乏积极性,前进目标模糊,自信心锐减。因此,我们必须为他们预设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切实激发成功动机,从而调动其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二、 激励理论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是对工作任务产生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状态,它表现为个体或集体对组织目标明确,执行计划和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克服障碍的意志努力和积极的情感。积极性的心理结构包含着认识的飞跃、情感的兴奋、意志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积极性是人在积极状态下的心理行为表现。

激励的心理过程,有其一定的模式,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人的积极性的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可以变化与控制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引起机体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使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所以,在对职业学校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预设合理的、经过一定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并以此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学家休斯通过研究提出:成长、成就和责任感都要通过目标的达成而满足个人的一定需要,因此,激发动机必须重视目标和争取完成目标,这就是目标设置理论的重要内容。设置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的最直接的动机,也是提高激励水平的重要过程。

三、 激励理论的应用策略

我们运用激励理论在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辅之以体验成功、榜样带动、因果归因反馈、及时表扬、营造良好的氛围等方法为学生预设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切实激发广大学生的成功动机。

(1)体验成功。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有着失利的经历和体验,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表现不足。因此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摆脱以前的失败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并且对学生的进步适时予以表扬,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成功体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成功的体验能够使人增强信心,提高个人的自我成就感,而反复的失败则会使人心灰意冷,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一旦通过多次成功体验建立起了自信,它就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轻易放弃,相反,这种自信所体现出的积极特征还会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2)榜样带动。替代性经验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行为的结果而从中得到的启迪,这种启迪往往会刺激一个人神经,促使他的觉醒。当职业学校的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取得成功,就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让学生在讨论中看到自己的长处,还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还没有发掘的潜能。同时,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提问、总结还能增强他们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时,这个榜样须是与其能力相当者。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洞悉学生间能力的异同,并善于寻找与学生能力相当的积极示范者。通常的做法是在一种共时性范围内寻找榜样,也就是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寻找榜样。另外还可采用一种历时性范围提供积极示范者,比如可寻找已经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由于他们与在校生曾有过共同的经历,而今他们的成功经历更有激励作用,对在校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也会更有积极的意义。

(3)合理归因。归因是个体对自己、他人的活动或社会事件的原因的理解和解释,这一因素使得个体自信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变数。比如同样是一个失败的经验,如果个体倾向于外部归因,即把失败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机遇等,则不一定会削弱个体的自信,而如果个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即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则会降低个体的自信。相反的,对于成功的经验来说,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不一定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倾向于内部归因的,成功的经验则会对个体自信心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归因训练,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归因策略,并逐步使他们学会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和有效调节,使学生逐步恢复自信心,产生成就动机,从而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4)及时表扬。他人或社会的关注、关爱、建议及鼓励等也是影响个体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个体不断获得他人或社会的积极评价时,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尤其当个体获得的积极评价是来自于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时更是这样。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予以适时表扬,通过自己的及时表扬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让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提高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激起努力的信心,力求获得成功。实际上,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育对学生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在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5)营造氛围。激励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因为需要是人的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是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贯彻激励性原则,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充分发掘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

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这一社会责任,且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年龄阶段上的代际差异。实际上,教师在扮演教育者角色时所奉行的是不平等原则,是在不平等意识的支配下与学生进行着交往,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将会产生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的心情处于过分紧张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和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很多。学习效率和焦虑水平、抑郁情绪呈显著的负相关。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会使人更加镇定和自信,行为表现也会更加从容,从而会提高个体的接受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氛围,尽量使学生保持愉快健康的心情,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提高学习水平。

激励理论对于职业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学生的成长预设合理目标,运用激励的方法激发其成功的动机,这些都有利于职校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并且对他们以后的行为选择、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职业学校教师应自觉将激励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让学生觉醒,让他们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宋月丽.学校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3]波哥斯洛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宿迁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应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