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实证调查统计与分析
2009-04-13贾敏嵇娟娟
贾 敏 嵇娟娟
摘要: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着学生党员思想意识薄弱、发展前后表现不一致、主动性欠缺、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本研究者自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调查表》,面向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阐述了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与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实证调查
大学生党员应当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楷模,是高校党组织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践行者。目前,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一些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自身和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过程中予以高度关注。
1.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情况的实证调查
目前,高校学生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在学生党员的认识、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先进性建设形式化趋向、入党动机多元化、考核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党员人数的快速增长、部分党员的律己不严等。
本次调查共向本科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5.2%。调查对象组成结构见表1。
就“你认为你身边的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如何”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1.2%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同学很优秀、先进性作用发挥得很强;更多的学生(63.9%)认为学生党员表现一般,先进性欠缺。甚至有14.9%的学生指出身边学生党员不符合党员标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关于大学生党员威信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同学很有威信;更多的学生(66.2%)认为学生党员表现一般,威信缺乏;还有12.8%的学生指出身边学生党员不符合党员标准,没有威信,等同于普通群众。大学生党员威信调查结果见表3。
表2、表3尽管不能完全细致地说明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和威信,但该数据分析统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后续研究将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
2.原因探索与分析
表2和表3的调查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不容乐观。笔者结合实践经历和观察分析进行探索。得到以下原因。
2.1大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
笔者对所调查高校1510名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了入党动机的调查,其中71.4%的学生具备较为纯正的入党动机,即表示真心实意地信仰共产主义,愿意为之奋斗,愿意为人民服务,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其余28.6%的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纯洁,存在较大功利性。这28.6%的学生中,有15.4%的学生入党是为了好就业,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倾向;6.8%的学生表示追求入党是为了提升政治资本;除此之外,还存在受环境影响,随大流入党和为满足父母要求等因素而入党。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尽管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活力,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与国际化趋势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培养和教育,把大学生不正确的入党动机扭转并端正到为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党的宗旨上来,即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列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分别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作用,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因此,党员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理论与实践水平,才能正确实践党员标准,这样才能永葆党员先进性。笔者对访谈的209名学生党员对“成为党员后,你还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吗(包括自学和参加培训)”问题调查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理论学习”的比例与“几乎没有再参加理论学习”的比例相当,而“偶尔学习一下”的比例很少。这一结果值得关注与进一步深思。
2.3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不够好
笔者同时对参与表5访谈的209名党员进行了专业学习情况凋查,结果见表6。
高校学生党员首先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增强专业素养,培养扎实的技能,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评价学生党员先进与否,首要的一点就是看他的成绩是否优秀。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调查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成绩不够好,达到或接近优秀成绩的只占47.2%;而8.5%的党员学习成绩平均水平还低于70分。值得重视。
2.4部分学生党支部的考察、发展、教育工作缺乏规范性
目前,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目前,被考察的对象人数远远超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人数,考察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学生党支部又把发展学生党员的人数作为衡量支部工作开展成效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
2.5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抓得不够
当前,普遍存在党组织重发展而轻教育的现象,使培养发展与继续教育相脱节。对党员,特别是新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较少,致使部分党员疏于教育、疏于学习和管理,在思想上、行动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形象,使得党员队伍的质量和纯洁性大打折扣,这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3.结语
党员队伍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觉悟,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笔者立足于高校集中式先进性教育的时机和实际,以高校党员中的特色群体——大学生党员为切入点,重点对当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笔者探索研究力求推进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实现集中式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链,最终实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机制体系的良性运转和长期有效。
参考文献:
[1]任智勇,李辉,侯艳茹.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与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调查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4):29236.
[2]余琼.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6,(2):1602162.
[3]叶柏森.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71273.
[4]陈至立.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209211.
[5]楼锡锦,周树红.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及其发挥机制的构建[J]2006,05:315100.
(作者嵇娟娟系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