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元:台湾创投教父
2009-04-13方达
方 达
图/本刊资料库
从怀揣科学家的梦想走进IBM,再从美国走向中国台湾,从最初募集资金1000万美元到管理几亿美元的基金,王伯元的每一次转身无不充满冒险。只有充满胆略的冒险,才能带来通常难以企及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被称为“台湾创投之父”。
王伯元,台湾创投业的教父级人物。他创办的怡和创投是台湾前三大创投公司,他本人连续7年出任台湾创业投资公会的理事长,对台湾创投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推动台湾创投界与大陆的交流,曾协助成立苏州中新创投(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前身);2008年,他又开始协助软银中印(SBCI)管理团队,与日本软银集团合作在大陆募集人民币基金。VC小天地,人生大文章,融合成王伯元独有的创投理念。
大鳄蛰伏
从事投资,是王伯元在IBM就有的企图心。在IBM资深经理学校的课程训练结业时,IBM的董事长问起王伯元预期的生涯规划,原本以为会听到“想从事更高阶、更重要的工作”。但是王伯元却说:“我想管理IBM的退休基金。”IBM董事长很诧异,不敢相信他听到的答案,犹如当年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惊于曹操的“狂言”。当时王伯元只是一名科技主管。
“我真的是对那几百亿美元的退休基金的管理工作兴趣盎然。这也是奠定我未来从事创业投资事业的起点。”王伯元回忆说。此乃“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王伯元1989年正式进入创投业,之前他一直在IBM工作,共计21年,负责过半导体、封装测试、通讯、外围设备、硬盘机、打印机、系统等部门的业务,最终做到负责IBM的全球策略规划。在此期间,他有机会观察到更广阔的空间,那时他经常往返中国台湾,帮台湾地区“政府”做些顾问的事。当时王伯元预见到时代转变和趋势,以及投资行业未来的可能动向。他说:“当时我感觉远东、亚洲一带会变成一个全球科技的重要地方。”因此他跟IBM董事长和董事会提出IBM应该多投资在亚洲,尤其是台湾地区,然而IBM董事会成员大部分都重视欧洲和美洲,对于亚洲并不太了解也并不关心,因此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创投之旅的首要是找到基金。当时王伯元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先募集一个1000万美元的小基金,将它分为10份,一份是100万美元,这样找10个朋友每入出100万美元就足够了。他第一个找的就是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好朋友骆锦明(台湾工业银行董事长),听王讲完他的想法后,骆锦明说:“1000万美元,我一个人出就好了。”这是王从事创投的第一支基金,这支基金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台积电。台积电在当时已发展得不错了,正好一家上市公司“中美合”打算处理其持有的台积电股票,很多人都争相去购买,王找到中美合总经理时,总经理告诉他:“你是跟我谈的第八个人了,等决定了再告诉你吧。”他心想:我都是第八个人了,机会根本不大。然而,没想到的是一场足球赛成就了—桩生意。因为那时正是世界杯足球赛,这位总经理是比利时人,很喜欢看足球。刚好前一天是荷兰与比利时对决,比利时赢了。于是两个球迷大谈足球,最终达成投资协议,结果回报10倍。
前瞻性判断
再从中新创投的成立说起。当时苏州有两个园区,—个是苏州新区,一个是新加坡工业园区,两个园区之间极度竞争。“国家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要有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是产业结构(包括人才、经营团队、营运计划、技术等);第二是要有—个很好的科技产业环境,如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第三是资金。由于一些新创企业很难向金融机构融得资金,此时创投就适度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第四是活跃的资本市场。要发展高科技,除了园区以外,一定要有一个创业投资基金,就如同红花要有绿叶来配,这是硅谷的模式,也是台湾的模式,硅谷、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都离不开创投基金。”
因为是苏州人,王伯元经常回苏州省亲寻古旅游,从而结识了当地的一些领导,彼此交换意见和心得。这样的看法也深获时任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苏州市长杨卫泽,以及园区主任王金华的认同及支持,因此设立了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新创投的前身)。怡和创投随之和中新创投成立了策略联盟,并成立并行基金,协助中新创投寻找投资案及培育人才。中新创投从最初的2.5亿元注册资本,发展到现在的30亿元注册资本、管理着100亿元的资金,只用了6年时间,目前已是本土VC中的大腕。王伯元也由此在大陆结交到了很好的朋友,为他在大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如果说投资大师只有—个与众不同之处,那么这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思考的效果。“当时我觉得中国大陆会是一个非常有投资机会的区域,果然我的判断对了。”因为当时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所以中国大陆未来一定会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于是怡和创投于1998年率先投资中国大陆。现在中国果然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全世界的创投及私募基金都到大陆来设立据点,中国也成了创投最热门的地点。
投资本土化
王兴趣非常广泛,尤其是旅游。他的旅游除了增广见闻,更多的是拓展他的思考与判断。在他塑大陆投资之前,他曾多次到大陆游山玩水。表面看似和投资业务无关,但实际上透过到处游览,他是在对中国市场作深入的调研。“因为投资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对公司、产业了解,更重要的是对大环境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人文、宗教、风土、民情,均有所知悉,才能成为一个投资的通才。投资不可能只做专才,如果以专才来做投资,可能一两个项目可以成功,但是长远来看就会有问题,我特别强调一定要深入、一定要本土化。”王说,“比如来北京,我的路都很熟,并不输给那些开计程车的司机,上海、苏州我也都十分熟悉,甚至比当地人还熟。”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伯元认为,回到人民币基金一定是个潮流。他强调,国际基金管理团队一定要到中国来,用中国的资源。有很多外国GP(一般合伙人)即使搬到中国来,还是过着和原先在国外一样的生活方式,吃汉堡,参加外国人的聚会,和当地群众隔隔不入,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深入民间,与环境文化接轨,融入在地的生活,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本土化。
王伯元举了个例子。一个人住在旅馆里和住在家里是不—样的,住在旅馆里白天出去晚上回来,那里单单就是个睡觉的地方,没有其它的价值。住到家里就不一样了,你要知道哪里买菜,小孩哪里上学,哪里看电影,哪里可以解决一些居家的问题等等。如果要做投资,对于这些生活周遭的琐事你都要下功夫去了解,这就是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