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剧的姐妹艺术——散曲

2009-04-1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套数文学知识断肠人

散曲与杂剧同时兴起在元代,两者各有分工。杂剧以叙述故事为主,散曲以抒发情怀为主;杂剧作品供舞台演出之用,散曲作品让人清唱吟咏。因此,有人把它们看成是姐妹艺术。

散曲由词发展而来。词在金元时期,由于吸收了“俗谣俚曲”及少数民族乐曲的养分而形成散曲这种新的文体。散曲虽然同词一样,必须按曲牌、韵律填写,但在规定的字数以外可以加衬字,更适合配乐演唱。散曲的语言比词更加活泼自由,更加口语化。

散曲在形式上有“小令”与“套数”之分。“小令”又称“叶儿”,只用一个曲牌,一韵到底,大多用来抒情写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用《天净沙》这支曲子,写秋日郊野黄昏的景色,抒发旅人的愁思。“套数”又名“套曲”,是联接同一宫调的许多曲牌而成。套数的长短没有限制,根据需要随意而定。长的套数可以连缀几十个曲牌,但无论多长,都要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套数一般都有尾声。如雎景臣的《般涉哨遍》(高祖还乡)套数,由七支曲牌和一个尾声组成,写出了乡民对汉高祖刘邦的讽刺。

互动时刻

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过年风俗呢?你积累过哪些有趣的文学知识呢?快点告诉我们吧!

猜你喜欢

套数文学知识断肠人
《天净沙·秋思》
悼玲秀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只好离开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何处再寻“断肠人”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