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标点符号

2009-04-10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黄埔标点符号长春

据说,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把他写的《悲惨世界》寄给出版社后一直没有消息,他写了一封信询问处理结果,信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三天后,责任编辑回信,信上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不久,《悲惨世界》出版,成为不朽名著。

1948年秋天,经过几次大的攻势,东北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被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座孤城之中。

驻在长春的守军,只能靠空投过日子。为了给士兵们“打气”,蒋军绝望地高喊“黄埔精神不死”的口号。

当时,香港《文汇报》(主笔为徐铸成先生)对此发表了一篇短评,一字不变地把蒋军的口号抄下来做题目,只是加了两个标点:

黄埔精神,不死?

10月19日,短评见报;也就是这一天,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看了以上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标点符号的奇妙之处呢?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居然能像丰富的语言文字一样传情达意,这恐怕是同学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吧!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作文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一些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我们的作文声情并茂,甚至会有情景再现的奇效。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妈妈责问自己做错事的情景,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使用标点符号的吧!

妈妈的脸气得通红,声音提高了八度:“说,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我……我……我……”

“我什么我,今天不说实话,有你的好戏看!快点说!”

在这段文字里,你看妈妈那逼人的气势、斩钉截铁的腔调不正是通过小小的逗号和一连串的感叹号表现出来的吗?再看看文中心虚的“我”说话时的结结巴巴不也是通过省略号再现出来的吗?所以,在我们的作文里,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也能让我们的作文鲜活起来!

妈 妈 (妈妈笑着对可可说道)宝贝,感觉怎么样啊?

可 可 真是太让人吃惊了。南瓜居然能承受那么大的外力,而蜘蛛的网居然是那样织成的。和它们相比,我太软弱了,我一定要学习它们的精神。

妈 妈 是啊,动植物身上蕴藏着我们人类想也想不到的巨大能量。面对困难,它们不会退缩,会用自己的方式予以解决,而这正是像你这样的孩子需要用心去学的。明白了吗?可可。

可 可 我懂了,我会牢记您说的话,以后遇到困难决不轻易退缩。

猜你喜欢

黄埔标点符号长春
初夏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印语长春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何顿《黄埔四期》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