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台湾政局及两岸关系评析
2009-04-09刘颖
刘 颖
2009年是马英九上台执政的第二年,与前些年相比,台湾政局比较稳定,但因受岛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马当局执政压力持续增大。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但步伐有所减缓。总体而言,台湾政局“稳中有乱”,两岸关系“喜中有忧”。
一、台湾政局
今年以来,台湾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马英九已掌控党政军大权,但其执政之路并不顺畅。
2009年,马英九在岛内经济停滞、民怨升高的严峻形势下,陆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岛内政局,巩固执政基础。一是大张旗鼓抓廉政建设。修改廉政法规、打击官商勾结、支持检调部门彻底清查陈水扁家族贪腐弊案、严查军中买官卖官案,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国民党清廉形象。面对国民党中常委贿选风波,马英九“快刀斩乱麻”,动员全体中常委辞职并进行“全额补选”,创下了国民党历史上新纪录,在一定程度上纯净了选举风气,提升了选举品质。二是大刀阔斧整顿地方派系。长期以来,国民党高层与地方派系裂痕一直难以弥合。在备战县市长选举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居然出现6个县市8人脱党参选及大量违纪辅选情形。面对这种分裂危机,马英九使出重拳,开除了9名违纪党员的党籍,摆脱了派系、黑道和贿选的阴影。三是有条不紊进行权力核心改组。今年9月马英九借抗灾之机对“内阁”进行了全面改组,撤换了争议较大的“刘内阁”,由吴敦义、朱立伦接掌“行政院”;对党内高层人事做了调整安排;10月17日马英九正式接任党主席,成为集“总统”、“三军统帅”及党主席于一身的臺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在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下,马英九全面掌握党政军大权,有助于强化“府院党”协调沟通,有助于维持岛内政局的稳定。
但已经执政一年半的马英九仍未摆脱执政危机。一方面施政绩效不佳。“拼经济”未能取得成效,失业率剧增至5.96%,使原本寄望于国民党的选民感到失望。马英九的支持度由就职初期66%下降至年底33%,一年多来一直徘徊在30%上下,最低时只有23%。另一方面政策失误不断。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水灾、疫灾、政灾等各种灾情,马英九当局在综合施策方面暴露出明显的短板。岛内已经出现“换人做做看”的民意趋向,一些台湾民众认为“陈水扁无赖,马英九无能,无能比无赖更可怕”。目前马英九面临三大矛盾的困扰。一是与民进党的矛盾。马英九执政后一直力求营造蓝绿和解的氛围,多次提出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话以改善朝野关系。而民进党却以种种理由予以拒绝,致使“双英会”至今未能实现。二是与地方派系的矛盾。马英九凭着他“政治不沾锅”的性格,一直想与地方派系划清界线,并提出“正蓝军”的设想。这些做法使中央与地方派系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国民党发展的“绊脚石”。三是国民党内部矛盾。马英九在这次县市长选举中采取了高清廉的提名标准,打击面大,致使党内整合问题迅速激化,严重冲击了内部士气和党中央权威,直接拖累了选情。尤其是脱党参选的傅昆萁以高票当选,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削弱党中央对基层的掌控力,并对马英九的清廉改革政策带来更加严重的挑战。
(二)民进党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迹象,但其发展空间仍然有限。
民进党在失去政权与扁家弊案双重打击之下,党内士气低落,政治声势低迷。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权力核心较弱。蔡英文出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因没有任何派系支持,一直无法在党内确立核心地位。结果不是蔡英文改变了民进党,而是民进党改变了蔡英文。沉溺于“抗马”、“反中”对抗性思维和政治斗争中的蔡英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理性、专业的学者风格,被外界称作为“暴力小英”。二是政治实力萎缩。下台之后,民进党的基本实力与发展势头遭受重创。失去了从行政到“立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部分权力,政治资源严重萎缩;出现了20年来规模最大的退党潮,一些落选“立委”的地方实力派人士率支持者出走,导致基层桩脚松动;提出了“街头运动”斗争策略,使民进党低劣的政党文化更加显露,引起部分浅绿支持者的失望与反感。三是内部斗争激化。蔡英文、陈菊及“四大天王”围绕2012年“大选”参选资格各有算计,导致民进党内难以整合。在两岸问题上分歧更大,在民进党开除了来大陆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创党元老”范振宗和许荣淑党籍不久,多位重量级民进党籍公职人士不断前往大陆,与党内基本教义派形成强烈反差,党内要求辩论大陆政策的声音再次升高。
但民进党仍是国民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今年以来,民进党抓紧一切机会,以各种方式向马英九当局施压。主要做法:一是以马当局救灾不力为把柄发动“倒马”运动。“八八水灾”给深陷路线之争、扁家弊案的民进党提供了政治反扑机会。民进党借助救灾问题大肆炒作,不断加大“打马”力度,煽风点火扩大民怨,并与岛内“台独”团体一道在台北举办了“9·19呛马大游行”。二是以邀请达赖、热比娅访台为幌子陷马于困境。8月底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邀请达赖访台,9月又安排“疆独”分子热比娅的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在高雄放映,将由此引发的两岸关系问题丢给马当局,让马英九陷入两面为难、内外受困的境地。三是以“扁案审判不公”为借口发起抗争活动。陈水扁弊案一审被判无期徒刑,二审被判继续羁押。为此民进党及“挺扁”势力不服,认为是“政治迫害、司法不公”,并以此为名发起了新一轮抗争,借机挑起省籍矛盾,将单纯司法案件引向蓝绿政治斗争。四是以选举为契机展开蓝绿对决。年内的四次“立委”补选,民进党越战越勇,在蓝营票仓台北市大安区仅是小输,虽败犹荣;在苗栗县暗助国民党脱党候选人胜选,坐收渔利;在云林县则是以绝对优势大赢,提振了人气和信心。年底县市长选举,民进党再次获胜,不但守住了原先执政的三个县市,而且还夺回了宜兰,实现了执政版图的拓展。将得票率冲高到46%,与国民党只相差2个百分点,创下民进党20年地方选举得票率的新高纪录。同时,蔡英文凭借打赢县市长选战巩固了自身地位,民进党“集小胜为大胜”,政治行情开始触底回升。
但此次选举结果并未解决制约民进党的内部结构性问题,小胜虽能暂时凝聚内部团结,却无法扩大支持群体,上升势头与发展空间有限。到目前为止,岛内蓝大绿小、蓝强绿弱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明显移动。可以预料,今后两三年,蓝绿两大阵营围绕2010年底的5个“直辖市长”选举、2012年初的“立委”选举及“总统”选举必将展开殊死搏斗。
二、两岸关系
2009年两岸关系继续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迈进,但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特征。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但向纵深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难题。
目前的两岸关系是60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内外环境。李登辉影响力日渐式微;陈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党纲”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未来几年,岛内“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接下来,两岸关系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难点在于:
一是政治对话问题。10月16日,马英九的重要智库、“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提出的两岸政治对话的“三项准备”,即完成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与MOU(“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签署、在岛内达成政治谈判的共识及获得国际社会接受。这实际上是为两岸政治对话设立了三个前提。从中看出,马英九当局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所谓台湾内部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内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的严重不足。
二是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马英九近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和国会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须维护“中华民国主权”和台湾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同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分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密切;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
三是两岸军事互信问题。马英九在国民党18次全代会上表示,“因为两岸现在并没有剑拔弩张,所以没有进行政治性谈判甚至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急迫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方面要价越来越高。马英九已多次提出,要求大陆公开宣示对台湾内部事务保持中立,停止在福建地区的军事部署,逐步减轻对台导弹威胁等等。但与此同时,台湾却仍在计划向美国采购更多武器。在“军购”与“军事互信机制”之间,马当局肯定会选择前者。
四是臺湾“国际空间”问题。今年以来,马当局继续推行“外交休兵”政策,暂时放弃推动了16年的“加入联合国”活动,转而与大陆协商弹性参与国际组织,反映出“以和求存”的新思维。但在台当局5月首次以“中华台北”名义、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之后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希望能成为WHA正式成员,并且还将设法加入“国际民航组织”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马当局的不断索取将使这一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二)国共两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但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
经过近两年实践,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渐趋清晰。总体方向是“对话、交流、合作”,走和平发展路线。核心是“不统、不独、不武”,长期维持两岸和平共存现状。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互不否认”,“既不是国内关系,也不是国际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地区与地区的关系”。对于统一的问题,主张“化独渐统”,但最终要“由台湾人民公投决定”。从马英九两岸政策的基本框架中可以看出,国民党长期坚持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的大陆政策始终未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下,国共两党的合作虽然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建立,但从长远看,却未必就是有利于两岸统一。我们与国民党的关系仍然处于合作与斗争的关系,是一种博弈。一年多实践已经暴露出国民党新当局新的劣根性。
一是功利性。马英九当局一味希望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得到好处,其执政思维就是“岛内重于两岸”,基本原则就是“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马英九多次说过,在他任内不会和大陆谈统一问题。基于岛内经济发展利益,马当局仍会坚定奉行两岸开放性政策,但是如果政治上出现危机,就有可能随时牺牲两岸关系利益。
二是摇摆性。国民党在这次县市长选举中不理想的选举结果将会使更多泛蓝选民对马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提出质疑,绿营受此次县市长选举胜选的激励也会扩大对两岸关系干扰力度,从而加大对马当局大陆政策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马英九为舒缓民意可能会适当收缩大陆政策,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出现退缩。
三是局限性。马英九一向对所谓的“民主台湾”津津乐道,他认为“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全球华人史无前例的奇迹”,是“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把台湾塑造成“民主的范本”,成为大陆学习的榜样,是他追求的重要目标。他这种“民主”意识使其两岸政策的格局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四是顽固性。马英九身边人认为,马英九凡事很有定见,“认准的事不会轻易改变”。在两岸定位问题上,就是希望大陆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马英九提出“互不否认”及“非两国论”,虽排除了“两岸两国”,但实质上仍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对两岸关系现状的描述。马对“中华民国”的顽固坚持,预示着未来两岸政治谈判的进程仍将十分复杂和曲折。
总之,无论是台湾政局还是两岸关系,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为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被岛内政权更替所左右,不能被两岸暂时的缓和所迷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现实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