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4-09

新媒体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德育家长学校

李 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10154-02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1.政治素质方面

不少学生在政治素质方面不过硬。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漠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冷淡,对当代社会重大热点和焦点问题难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对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表现在,对政治思想课不感兴趣,政治理论水平偏低,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能真正以“勤奋学习,为国成才”为学习目的的学生并不多。

2.思想素质方面

不少学生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时显现极为强烈的个人主义,许多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于有的同学不愿意担任干部,团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唯恐影响自己学业,对“大公无私”的观点难以接受,主张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容,索取与奉献并重。对待财物时,显示享乐主义倾向和拜金主义倾向,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重要目标的学生占相当一部分,价值观存在着向个人价值倾斜的倾向。另外,很多学生否认劳动最光荣,他们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贪图轻松、舒适生活,显示好逸恶劳的不良倾向。讲奉献少,讲索取多,关怀他人少,关心自己多;注重精神陶冶少,讲究物质享受多。盲目追求和祟拜港台歌星、偶像、热衷于谈情说爱的电影、电视和上网,精神萎靡不振,无心向学,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抛之脑后。

3.道德素质方面

缺乏足够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做学生的基本道德。少爷型、公主型的学生已不少见,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老人不尊重,对父母的劳动不珍惜。在社会公共场所,不爱护公共财物,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在学校表里不一,有老师、无老师在场不一样,文明卫生状况差,不尊重老师同学,视读书为苦差,视老师为敌人,只要自由,不要纪律。

4.心理品质方面

近年来,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很多学生还存在社会交际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有抑郁性症状等问题。他们追求新知,刻苦学习,渴望成才,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消沉;他们要求独立,不愿意成人干预,但在经济、生活诸方面对家庭依赖性很大;他们憧憬未来,充满自信,但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坚强意志。自我辨别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吸烟、喝酒、赌博较为普遍。

二、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成为学生不良行为的诱因

实事求是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大踏步地顺时代向前迈进。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国外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各种思潮和价值观泛滥,黄、赌、毒的死灰复燃,极大地污染了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各种媒体包括影视、网络、报刊、书籍,铺天盖地,其中确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但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与学生年龄段不相宜的色情、暴力充盈在各个角落。深受学生喜欢的好莱坞大片,一般都是宣扬一种个人主义,充满血腥和暴力;深受学生欢迎的港台言情小说,又刻意营造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的纯情世界;深受学生喜爱的港台武侠小说,则活灵活现地展示武功高低成为个人成败的场景。更不用说街头巷尾的“少儿不宜观看”字样的录相片,更是故意引起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影响最为深远的网络经营业,不少学生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肆意接受各种信息,当然不乏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但却容易激起其好奇心的不良信息。于是,经常有家长、教师叹息:我的几年培养,比不上外面世界一个小时的影响。

2.学校管理上的错误价值取向,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乏力的原因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各类学校不同程度地渗透了素质教育,这为教育改革注入一股新的气息。但是毋庸讳言,在今天学校管理中,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应试教育的痕迹。在群众的心目中(尤其是农村)也有一根有明确度量的标尺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这个明确的标尺就是升学率。因此没有哪所学校不是把升学率当作学校的生命线。学校一切工作围绕升学率转也就见怪不怪了。管理操作起来也有一整套成熟有效的方案。依据各式各样的分数排名次、定奖金,并据此给老师画像,给学校排名次或评定优秀、称职、不合格等等。名目繁多的分数是精确到小数点后若干位的,给老师画像,给学校排座次也因此是权威的。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保障,本来是摆在服务后勤的位置,但由于楼房、绿化、多媒体等硬件设施是立竿见影的业绩,是评估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一般地也成为学校管理者热衷的工作,这也是不争的实事。至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各种文件上、媒体上都列为学校的先导性工作,但由于其难于精确到小数点后若干位,不能成为群众、主管部门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尺,也难于成为学校管理人员功勋卓然的政绩,因而在实际管理中是乏力的。不少学校的政教处、团委会等德育队伍褪变成为安全处、爱卫会了。学校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平面管理方面对得住来访贵宾,德育工作就会错不了。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法纪观念、理想、前途等,领导看不见,群众摸不着,可以放一放再说。最后导致出现这种情形,学校三驾马车的教学、德育、后勤,在实际工作中,教学成为热点备考如备战,十分火热;后勤成为焦点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聚焦于此;德育成为冷点难于量化,难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政绩而受到冷落。

3.家长不能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德育难以形成合力

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从主观方面看,是家长缺乏正确认识。不少家长对待孩子读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认为读书就是考大学,然后找到一个好工作。至于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品质的养成并不十分重视。也有不少家长视其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过于溺爱,眼里只有宝贝的优点,根本发现不了问题。还有更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只要上了学,一切都交给了学校,由学校全权负责。当然在改革开放大气候下,也有不少家长是“问题家长”,当然更容易诱导出“问题学生”。例如,家长赌博孩子易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客观方面分析,主要是部分家长不具备对孩子有效教育的条件,或本人忙碌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思想状况的变化;或缺乏相关的知识,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而难有收效。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经济生活中,不少农民、下岗工人等为了养家糊口已忙碌得精疲力竭,无力对孩子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在农村众多家长双双在外打工,孩子寄宿在亲朋好友家,或由爷爷奶奶照料,出现了一大批“留守生”,在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上就会出现真空。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死亡、离异或重新组合,出现了一批“单亲孩子”,在子女教育上也存在隐患,使孩子难于形成健康心态。也有许多家长有认识也有时间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没有遵循教育的规律,结果效果很差,甚至适得其反。例如“棍棒型”、“训斥型”、“溺爱型”、“放任型”、“物质诱导型”等教育方式,都难以使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减少青少年成长的不良诱因

首先要净化社会大环境,政法部门要加大对黄赌毒现象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营造一个文明的、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其次要净化校园的周边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政法部门一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尤其是要让学生远离各种录像厅、网吧、舞厅等场所。再次,要净化文化市场,文化主管部门要协同工商、出版部门,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加强对网络经营业的管理,力所能及地减少垃圾文化对纯洁青少年的污染。

2.学校要克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要树立正确的办学质量观。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办学水平并不主要体现在学校硬件建设上面,也不仅表现在升学率上面,这要看该校的校风、班风,要看该校毕业生的素质高低。升学率再高,如果该校学生走向社会后,违法犯罪率高,该校的教育是失败的,办学水平也应该是低层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改变当前对学校的评价办法,要把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评价中真正贯彻。

(2)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教育学生做人放到第一位。开展“一帮一”、“众帮一”的爱心活动,形成人人都是德育教师,人人抓德育的工作局面。尤其是对单亲孩子、留守孩子、学困生、贫困生应倍加关注。

(3)认真开展道德系列化专题教育活动,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健康卫生教育、禁毒防艾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和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4)注重生学生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尤其对“弱势群体”要加强磨难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扎实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强化体验教育。例如,道德培训基地活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课外文体,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陶冶、发展。

(6)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大力提高家长的育人素质。

(7)建立适合社区特点,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学生积极进取,形成健康的育人氛围。

(8)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3.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为孩子教育尽到最大的家庭责任

(1)家长要把孩子的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抓。不管经济压力有多大,个人工作有多忙碌,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这就要求家长自己要率先垂范,严守法纪,不能做问题家长,进而养出问题孩子;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要严格要求,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校正;要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不能留真空。

(2)家长要学习教育理论,帮助自己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育是一门学问,不是每位家长都擅长对子女教育。可以订一些教育书刊,接受一些教育信息;可以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听取教师的意见;也可以主动要求参加一些家长学校,进行相关学习。只有既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又注意提高教育的水平,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在家庭这个环节落到实处。

总之,当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利因素,不少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学生达到八千万,如果社会、学校、家庭不高度重视青少年包括这八千万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上必须克服功利主义倾向,调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以战略眼光重新审视,重新调整。

猜你喜欢

德育家长学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