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山西血煤 王君坐在火山口
2009-04-08王维哲
王维哲
面对险象环生的安全困局,王君能否改变山西官场的政治生态,摆平实力强大的地方官商势力,不重蹈他的前任孟学农的覆辙,人们不禁为他捏把汗。
产煤大省、被称为“一煤独大”的山西近年来矿难不断,辞职、被革职的省长、副省长如走马灯,换个不停。近日,屯兰矿难,令上任刚半年的省长王君黯然泪下,也令人对上任不到一年的前任省长孟学农辞职时所哀叹的“晋官难当”感受更深。
2月22日凌晨2时23分,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436人,截至目前已有77人遇难,1人下落不明。
这是中国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发生后,山西省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省委书记张宝顺和省长王君赶赴现场指挥搜救。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亦立即作出批示,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保障救援人员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更亲赴屯兰煤矿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并宣布成立国务院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
2月24日,在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调查组副组长、山西省省长王君哽咽着向死难矿工及矿工家属致歉。王君情绪激动,哽咽将近一分钟,语速才恢复正常。他说:“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影响极其坏,我们对不起⋯⋯死难矿工,也⋯⋯对不起⋯⋯他们的家属⋯⋯”。
就在屯兰煤矿爆炸发生的3天前,山西刚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上王君两次谈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并解释其中含义:“谁愿意被别人骂?我们已经哭不起了!在这个位置上就没有退路,就算挨骂,也必须履行职责。”他对到会的11名市长和119名县长说,今年是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安全发展必须“干出个名堂来”。
王君话音未落,屯兰煤矿即发生爆炸,令他脸上颇为难看。
坐镇“火山口”王君战战兢兢
有关资料显示:山西省亿元GDP死亡率为0.5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七成。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8.59,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两倍。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九成。今年1月份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宗数上升25.3%、2月份道路交通事故剧增。去年国家公布的10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山西省有6项指标较对上一年上升。
从2005年7月省长张宝顺升任省委书记后,山西3年换了4任省长,一再推动煤矿改革,尤其是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更有于幼军、孟学农、王君3人轮番上阵,但似乎都无法奏效。
事实上,于幼军在任时就曾感叹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是一个“火山口”。错综复杂的官煤利益纠结使得山西的“水很深”,“雷区”很多。
于幼军的继任者孟学农尽管上任之初就发誓“不要带血的煤”,但还没等他来得及施展拳脚便黯然离场。
2008年9月,刚刚履新国家安监总局半年的王君,因突如其来的“9•8”溃坝事故被火速调往山西,接替孟学农,担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2009年1月11日,王君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行政效率偏低;有些地方、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侈浪费、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据中国媒体报道,当天作报告时,王君第一次作为代省长站在山西省十一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主席台上,虽然他早已经历过大风大浪,但依然紧张得满头大汗,以至于做完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他用了两块毛巾才把额头上的汗擦干。
1月15日,王君正式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面对险象环生的安全困局,王君能否改变山西官场的政治生态,摆平实力强大的地方官商势力,不重蹈他的前任孟学农的覆辙,人们不禁为他捏把汗。
治理血煤:4任省长前赴后继
2005年7月,于幼军从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任上调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省长,接替已升任省委书记的张宝顺。
上任之初,于幼军就提出,在山西当省长必须做好煤的文章。煤炭对山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资源财富,又是经济支柱,但长期无序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隐患。
一般的新省长到任后都会先去发改委和财政厅。而于幼军调研第一站去的却是煤炭工业局、安检局和国土资源厅。那时,还只是代省长的于幼军不顾很多人的担心与反对,提出“山西不能再要流血的、黑色的GDP了”,并且做出了到山西后的第一个动作:关闭山西全部4000多个非法煤矿。
非法煤矿是山西的痼疾,然而,于幼军这个空降兵,这个当时头上还带着“代”字头衔的省长,却提出3个月必须把非法煤矿全部关闭。而且不是简单贴上一个封条,必须把所有设备没收、把矿井炸毁、把洞口用水泥封死。
为达到打击非法小煤窑的目标,他甚至下令派直升机去拍照,并要用卫星定位来紧锁黑窑。为了从根子上整治矿难与小煤窑,他把正在试点的对煤矿的有偿开采方案在全省推开。
于幼军在执政一年后回忆说:“很多人劝我说,你刚刚来当省长,马上要面对几万人的反对、阻力,你要打烂他们的饭碗,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说,不行,我别无选择,因为几乎每周都在发生矿难。后来说你要干也行,等明年省人大开会,把代字去掉了再干,否则人代会你一定丢选票。我说准备丢他一百几十张票,我也要干。”
但结果出人意料,在2006年1月的山西省人代会上,于幼军全票当选山西省省长。
2007年9月,因瞒报非典人数被免去北京市市长职务,之后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位置上赋闲了4年的孟学农,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接替到文化部担任党组书记、副部长的于幼军。
上任两天后,孟学农便到山西焦煤集团调研了解煤炭生产情况,检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察看矿山棚户区和部分改造工程。据媒体报道,视察中孟学农要求企业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强矿工安全培训,尽快推广使用瓦斯监控和自动处理、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煤炭产量监控三大系统,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007年9月21日,孟学农在山西左云县胡泉沟煤矿火灾指挥抢救现场明确表态:“不能要带血的煤,不能盲目追求GDP。”
就在孟学农东山再起准备大展宏图之际,2007年12月5日,山西洪洞县发生了导致105名矿工遇难的特大煤矿爆炸事故。4天后举行的洪洞“12•5”事故国务院调查组成立大会上,孟学农代表山西省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讨。而此时,孟学农上任刚满3个月。尽管中央后来并未追究孟学农的“领导责任”,但此事故为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
果不其然,2008年9月8日,山西省襄汾县塔山矿区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5人受伤。孟学农为此再度丢官。9月14日,中央紧急任命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接替孟学农。
王君新政:连开十剂猛药
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央调任王君到山西,目的很明确,“专家治省”路线就是要扭转山西严峻的安全形势,所以安全将成为王君主政后的头等大事。
“清醒、清醒、再清醒,过细、过细、再过细,扎实、扎实、再扎实,落实、落实、再落实”,王君的这番话足以表明其整治安全的心迹。
2008年9月15日,王君被任命为山西省代省长的第二天,山西安全生产座谈会连夜召开。此后的半个月里,山西省政府连续召开了5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当月28日,王君还亲自到娄烦尖山铁矿“8•1”滑坡事故现场实地察看、检查指导事故搜救。
总结2008年经验教训,山西省政府连开十剂“猛药”——推出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十项制度”。这十项制度又衍生出上百条具体的“分制度”,重点解决了领导机制、事前预防、联合执法、督查落实、问责反腐等深层次问题,直指长期制约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的“软肋”。
与此同时,山西省政府决定2009年在全省各行业和各领域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是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化工、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及其他容易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而王君竭力推行的强化安全生产与安全监管“两个主体责任”制度,则把企业法人与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绑到了同一辆“战车”上。
2009年山西省政府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安全,《山西省人民政府2009年安全生产的意见》的印发充分体现了主政者把安全生产作为山西省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就在此前,针对山西一些煤炭主产市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力量薄弱的现状,王君提出了为煤炭主产市县行政首长派设“煤炭助理”,逐步形成专家“治煤”和行家抓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的想法。“煤炭助理”主要从本区域内的大型国有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的技术干部中选拔,目前,选配的98名“专家型”县市长助理即将到任。此外,作为老通风区长的王君还要求各煤矿通风区长必须兼任矿长助理一职。
山西煤矿为何难治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当时,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国家制定了“大中小一起搞”的产业政策,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乡镇的小型煤矿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乡镇煤矿也带来了突出的问题,多数矿井井型过小,开采技术落后,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资源回收率低,百万吨死亡率高。
虽然经过1998年以来的整顿关闭,从全国范围来看,小煤矿从高峰期的8万多个降到目前的2.5万个,但数量仍占中国煤矿总数的90%以上。
而来自山西省的消息显示,随着煤炭需求加大,煤价飙升,一度绝迹的“黑口子”现象在山西一些煤炭主产区正愈演愈烈。
一群煤炭富豪也由此产生。山西省高平市的一份资料显示,占该市人口万分之三的煤老板人均年收入在500万元左右,其存款总额占全市总额的30%,而当地低收入人群的人均年收入仅区区500元。而近来媒体上也频频披露山西煤老板的新闻:“在北京楼市,如建国门外SOHU现代城、世纪城、清水湾等中高档房地产小区,有很多靠开小煤窑发了财的山西人开着豪华车前来购房,出手阔绰,动辄百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山西人在北京购房的规模已仅次于温州购房团”。由于采煤引起的当地环境恶化,“大量发了煤炭财的本地人都不打算在本地置业发展”,而是斥巨资在外地置业,“举家迁往京津沪”。
山西师范大学一位副教授在剖析山西煤老板现象时指出,山西煤老板在经营煤炭的同时也在经营政治,而且经营政治的水平超过经营煤炭的水平。副教授所谓的“经营政治”是指煤炭富豪们与官场亦明亦暗的“鱼水关系”。当他们迈出由农民转向煤矿主的第一步时,命运已经注定他们必须在经营煤炭的同时经营政治,不善于经营政治的煤矿主成不了煤炭富豪。
山西蒲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地矿局局长刘玉安曾说,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但就是管不了私挖滥采现象,既有经济利益问题,也有社会关系问题,总之很复杂。在山西的产煤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往往是当地的煤老板,他们与政府官员称兄道弟,轻而易举地逃避甚至对抗从中央到地方对非法开采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打击。山西私挖滥采屡禁不止的现象可以归咎为煤老板们经营政治的成就。
“只有上面有关系,尤其是和政府官员的大头头有利益关系,才能开矿,也才能挣钱,有钱大家赚,太独是根本办不成事的。”在煤炭大县蒲县的产煤乡镇,当地人与外地人合伙开煤矿时,当地人不用投资,只“负责搞社会(疏通社会关系)”,这可以说是经营政治最常见的形式。
2002年,临汾市阳泉沟煤矿“12•2”事故瞒报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派出了调查组进行查处,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指令临汾市检察院介入此案。然而参与矿难瞒报的尧都区副区长王青丽等13人竟没有一人被追究法律责任,13人的全部立案材料也已不知下落。这应该是经营政治的高级水平了。
煤老板们经营政治的手段无奇不有,而争夺基层政权的控制权是他们最热衷的做法,如通过大量收买选票当选为村主任,或通过贿赂上级取得村委会主任的位置。
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将子女们安插在政府部门和政法机关。这些以司机、勤杂工等名义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公检法等部门的富豪子弟,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拥有“高学历”、高职位的权力人物。有媒体记者曾亲眼目睹了以司机名义进入某县法院的一位煤老板子弟,经过上党校、入党等包装后,五六年时间就担任了这个县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副庭长。而另一位拥有人大代表身份的煤老板之子为县里主要领导开车,在酒桌上很随意地扇了一个乡镇法庭庭长的耳光,成为当地一大新闻。
“当官的怕开窑的”,这是当地普遍流传的一种说法。蒲县一位乡干部解释,财政收入主要靠“开窑的”纳税提供,当然要“怕”他们了。汾西县的一位煤矿主解释,“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怎么能不怕呢?洪洞县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则说,煤老板背后关系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就会栽跟头。
王君比孟学农幸运
对于上述官煤勾结状况,长期在煤炭系统工作的王君自然知之甚深。
1月11日,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地表示,山西绝不要带血的GDP,有信心和决心清除小煤矿。中国政情观察人士指出,王君的这番豪言壮语,孟学农上任之时亦曾发表过,但经济形势却是今非昔比,王君整顿血煤,显然比孟学农更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观察人士指出,山西矿难多,并非孟学农无能,而是因为山西官场的黑暗以及市场刺激下的疯狂等多重因素所致。山西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党政领导相互对立内斗并不罕见,而且那些退下来的高官,其子女亲属多在山西插手煤矿,使情况更加复杂。在地市这一层,跑官卖官更是成风,每个掌握权柄的官员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多个煤老板,形成一种“你出钱替我买官、我给你作保护伞”的官场潜规则。
杂乱无章措施简陋再加上过去几年经济繁荣,刺激煤价不断攀升,开采煤矿成为暴利行业,一夜暴富者在山西比比皆是,在高利润的驱动下,无数资金涌入,使煤矿开采杂乱无章,不仅无证开采,而且安全保护措施也极其简陋,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所以矿难频发。
正是因为官场腐败和市场驱动,使山西当局清洗带血GDP的设想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所以,孟学农黯然下台时,有评论指出,以山西当时的态势,即使让总理温家宝兼任山西省省长一职,也未必能治理好血煤,毕竟这中间的利益之水太浑了,而市场驱动力又太强了。
王君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位置空降山西,当时外界亦不看好,认为多则两年、少则一年,王君又将重蹈孟学农的命运。但未料到一年之间,煤炭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炭价格每吨从高峰时的700多元跌到如今的100多元,从当初供不应求到现在供过于求,暴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山西不少煤老板被迫关停煤矿,这就为王君整顿血煤提供了有利的天时。
王君本人就是山西人,大学时学的专业就是采煤,又长期在山西煤炭系统工作,曾任大同矿务局局长,在当地生活工作了40多年,经营起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因此王君具有远非作为“外来和尚”的于幼军和孟学农能比的地利优势。
此外,近年来,山西不少官员因为在煤炭领域搞官商勾结被绳之以法,再加上中央和媒体的强烈关注,使山西官场的腐败习气稍稍收敛,这也就为王君清理带血的GDP提供了人和条件。
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官场,做官也要有运气,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孟学农的官运显然不济,当北京市长碰到非典,当山西省长又碰到矿难频频。王君则明显幸运得很,当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不到半年,就到山西,到山西后又碰到市场不景气,很容易就树立政绩,为今后的升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