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文本多元拓展例谈

2009-04-08黄群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滕子京岳阳楼记岳阳楼

黄群芳

所谓文本拓展,指的就是围绕具体的课文文本,给予相应的补充材料,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和深化对于文本的理解。它的出现常常是课堂教学的必需和延伸,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容量。因此课堂上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是很有必要的。

文本拓展涉及的内容是无限广阔的,拓展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算是同一文本所能拓展的方向也是多元的,既可以从内容与情感这一向度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可以从文本的语言、文本的写作特点、文本的体裁、文本的材料、文本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等方面进行拓展,甚至还可以是为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比如口语交际、课文理解能力。即便是内容与情感这一向度。不同的教师所能提供的拓展文本可能也不会完全一致。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千古美文,字字珠矶。拓展的角度和形式非常多。现在就以《岳阳楼记》为例谈谈同一文本如何多元拓展,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导人)师:人们常说: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其实,楼也可以以人传、以文传。比如说江南的三大名楼就是这样。同学们知道是哪三座楼吗?

生: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生: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生:湖南岳州的岳阳楼。

师:这几座名楼是因为哪些诗文而著名,有同学知道吗?

生:武昌的黄鹤楼是因崔灏的《黄鹤楼》一诗而著名的,尤其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让人浮想联翩。

生:南昌的滕王阁是因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名的。我记得其中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岳阳楼是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出名的。

师:对,洞庭湖上的岳阳楼就是因为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传颂古今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岳阳楼记》。

师:刚才同学们激情洋溢的朗读,尤其是三、四段的对比朗读,把迁客骚人们因物喜以己悲的揽物之情表现得丝丝入扣、栩栩如生。是不是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景物都会和迁客骚人们一样产生这样的情感呢?

生:不是。

师:还有哪些人不是?

生:古仁人。

师:古仁人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从全文来看,只有古仁人才有这样的内心情感吗?

生:不是,还有滕子京,范仲淹。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滕子京、范仲淹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生:文中第一段交代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说明他不以己悲。范仲淹这样写他,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认为他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生:不是的,滕子京不是这样的人。他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滕子京在庆州做官时被人诬告贬谪到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加上他为人耿直,这种愤慨常常在他的文章和神态中有所表现,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滕子京请他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学习古仁人不计较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牢骚归牢骚,不服归不服,滕子京在巴陵郡的政绩倒是名留青史的。除了重修岳阳楼,他还迁建了文庙,维修了南湖紫荆堤,修筑了岳阳楼下的偃虹堤。尤其是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不靠财政拨款,不搞集资摊派,而是靠催收州民捐献出来的烂债聚财,在当时是传为佳话的。

师:滕子京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当个人际遇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之时,他还是能以人民利益为先,所以范仲淹的确还是把他引为同道中人的。那么范仲淹自己是不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同学们有事实佐证自己的观点吗?

生:是的。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范仲淹30岁时,还是一个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就上书劝谏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

生:我认为也是的。范仲淹曾经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

生:我再补充一点。庆历三年,范仲淹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他又由参知政事被贬到邓州。

生: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

师:为民请命。忧民忧主,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范仲淹不仅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志向,而且时时用这种志向劝勉朋友、鞭策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用自己璀璨的一生实践了这一宏愿!

师:由此看来,第五自然段就应该是全文的核心,也应该是作者情感的最高潮了。那么,应该通过怎样的朗读才能表现出作者如此强烈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著名表演艺术家童自荣老师的朗诵,看看他是如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的。(多媒体播放童自荣朗诵片断,学生欣赏)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他对哪些句子的处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学生评点童自荣先生的朗读并仿读。

师: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深情地回应着范仲淹“吾谁与归”的呼唤,实践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愿,以天下为己任,在中华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历史的回响!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一起读后一句。(多媒体投影诗句)

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宪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于谦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鲁迅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周恩来说: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毛泽东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师:我们说——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还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说吧!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短短的45分钟里,对同一个文本,教师进行了三个不同向度的拓展。

第一,围绕文题进行的拓展。在导入环节,教师由文题中的“楼”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了江南的三大名楼以及和这三大名楼有关的诗文。这些内容既有关于名楼的文化知识,又有和名楼有关的地理知识,还有相关的诗文及作者等文学知识的积累,中间还关涉了学生对诗文的记忆、理解、感悟等多方面的能力和体验。这是文本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教师安排这样的环节不仅仅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人新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拓展了文本的宽度和广度。

第二,围绕情感进行的拓展。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揽物之情是强烈的,范仲淹的心忧天下之情更是如江河激荡,汹涌澎湃。而当这种情感不被人理解甚至因此数遭贬黜之后,范仲淹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找不到志同道合者的孤独痛苦,也有不改初衷、矢志不移的毅然决然。迁客骚人的揽物之情因为有大量富有感染力的景物的烘托学生是容易理解的,而范仲淹的内心情感主要体现在第五自然段的议论中,比较含蓄,学生难于深切体会。教师适时地引入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童自荣先生的朗诵片断。在这段朗诵中,童先生把自己化作了范仲淹,他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手势、富有魅力的声音效果让人仿佛看到衣衫飘飘、慷慨悲壮的在茫茫宇宙中孤独寻找同道者的痛苦的范仲淹。童先生的朗诵极大地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一下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世界。这种拓展产生的效果的确是一般的文本解读达不到的。

第三,围绕主旨进行的拓展。理解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解决这一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链接,内容涉及范围相当广阔:既有滕子京被贬的缘由,也有他在岳州任职期间的政绩,还有他和范仲淹之间的友谊;既有范仲淹青年时的求学故事,也有他在宦海中数十年沉浮的经历,还有他在生活中极度节俭却用自己的俸禄资助族人的事迹,还有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这样的拓展让范仲淹的形象丰富饱满、立体化,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地成为了一种让人景仰的精神,而不是一句苍白、空洞的口号。尤其是最后多达十五句的名人名言,列举了从战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长达五千多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心忧天下的仁人志士,犹如一幅壮美的历史画卷,撼人心魄!这样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文章的主旨纵深化,让情感的渗透无痕化。

在这节课中,虽然只看到了师生活动的片断,但可以想象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充实,让人感受到以《岳阳楼记》为代表的一类古典文学作品的凝重和厚度,而这种厚重感就来源于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和解读文本之后对文本进行的多向度的拓展。

当然,就内容而言,对《岳阳楼记》的拓展远不止以上三个向度。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拓展:

围绕文本的语言进行拓展。《岳阳楼记》是篇散文,语言十分优美,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而俯拾即是的对偶句则使文章既富有文采又韵律和谐,读之余香满口,令人久久不忘。可以引入其他写岳阳楼的诗作进行比较,体会文本语言的丰富性与形象性。

围绕文本的情景进行拓展。文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洞庭湖壮阔浩淼的景象、风雨天气中萧条凄凉的景象以及天气晴朗时明媚欢畅的景象,这些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景物描写,都是为创设意境抒发情感作铺垫的。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入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作比较,让学生明确抒发情感的不同与描写的景物特征之间的关系。

围绕文本中的形象拓展。《岳阳楼记》虽然是一篇散文,但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让他的形象熠熠生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现实中的、和范仲淹相同精神境界的仁人志士,帮助学生认识这类形象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意义。

围绕文本的文体进行拓展。“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依据这种文体,我们可以作作样的拓展:同样是“记”,《小石潭记》、《右溪记》和《岳阳楼记》在写景、记事、抒情方面有何异同?

还可以借助文本的材料进行拓展。同是贬谪作品,可以引入其它的贬谪作品比较作者情趣的差异、抱负的不同,比如《醉翁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抓住编者的意图进行拓展。《岳阳楼》被编人九年级上册以“抱负与志趣”为主题的第六单元,可以结合这一单元的要求,评价古人的忧乐观,指出古人忧乐观的局限性和对今天的现实意义。也可以链接古今中外先忧后乐的诸多事例,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志趣和伟大的抱负。

以上是就内容而言,从拓展的形式来说,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案例中就运用了比较法、讲解法、朗读法、复习法以及向银幕空间拓展法,还可以运用讨论法、综合法、资料汇报法、成果交流法、联想法、延伸法、积累法、质疑法、情景法等等来丰富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拓展环节。

不过,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文本的拓展向度是多元的,但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从这些不同的向度进行拓展,选择何种功能拓展与文本自身、教学目标、学生对象密切相关,只有正确把握文本特点从而确定与文本特点契合的拓展才是高效的、适度的。

猜你喜欢

滕子京岳阳楼记岳阳楼
登岳阳楼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孙高华
拥有一种“超能力”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凝固的艺术之岳阳楼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