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献礼影片《回民支队》拍摄前后
2009-04-08崔斌箴
崔斌箴
《回民支队》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优秀影片之一。它以鲜明的艺术形式和民族风格赢得了掌声,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影片之一。
扎进“回民支队”原型三十八军获灵感
1957年,为了筹拍国庆十周年献礼片,八一电影制片厂上上下下充满了创作热情。日后因拍摄《闪闪的红星》、《农奴》、《归心似箭》和《大决战》而出名的导演李俊,也在寻找突破口,尝试拍摄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有一天,他收到八一厂通讯部马融写的一个关于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民族英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马本斋的剧本大纲。剧本大纲思想包容量很大,由于取材抗日战争,既包含中日民族矛盾,也涉及共产党和国民党、农民和地主、回族和汉族等之间的矛盾。李俊看后,感觉故事取材不错,可塑性强,人物形象典型,有值得挖掘的潜力。李俊产生了一股创作欲望,准备着手创作关于马本斋的剧本。
李俊把自己的想法向厂长陈播汇报后,得到支持。陈播说:“李俊啊,你就好好写吧,争取进入国庆十周年献礼片计划。为了加强力量,我推荐冯一夫导演也进入编剧组吧。”冯一夫是陈播的战友,又名冯毅夫,后来任八一厂故事片室主任,此前拍摄过多部纪录片。李俊觉得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加入,自己心里也会踏实一些,就愉快地答应下来。
1957年夏秋之际,李俊、马融、冯一夫三人开始重新收集材料,他们采访过马本斋的警卫员金雅如和回民支队的政治部主任等人,也去过马本斋的老家河北献县东辛庄村,还扎进“回民支队”的原型三十八军生活了很长时间,获得很多创作灵感。他们了解到马本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幼年家境贫苦,只上了两年私塾,便辍学务农。后来,他流浪到东北,但仍然没有出路,就到旧东北军中当了兵,到东北讲武学堂学习。结业后被派到张宗昌部队任排长,不久升任团长。张宗昌死后,马本斋因军队改编被革职回家,继续务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马本斋领着几十名群众,为了保卫家乡,抗击敌寇,组织了回民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38年7月,马本斋在吕正操支持下,成立了回民干部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初,华北城镇相继沦陷,马本斋仍在河北河间、青县、沧县一带坚持抗日斗争。1939年秋,回民教导总队改名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由于马本斋指挥有功,战果显著,八路军冀中军区授予回民支队“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挎,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1941年秋天,敌人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敌人威逼马母,让她说服儿子放下武器,但受到了马母的痛斥。马母拒不进食,最后光荣牺牲。1944年初,回民支队奉命调往延安。但是多年来的战争生活,使马本斋积劳成疾。那时,他患有急性肝炎,不能随部队一起行动。其间,毛泽东非常关心马本斋的病情,曾从延安发电慰问。但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医疗条件有限,马本斋病情日渐加重。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逝世,终年43岁。马本斋逝世后,延安各界300多人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马本斋同志不死”的挽联,朱德的挽联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从此“母子两代英雄”的故事开始流传。
采访结束了,一个活生生的民族英雄形象也在李俊等创作者心中树立起来。
《回民支队》剧本的新突破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作剧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李俊大胆地保留了历史真实,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就用了历史人物的真名,又大胆地超越了历史真实。回民支队中其实有不少汉民,但是为了达到更真实的艺术效果,李俊剧本中的回民支队中没有任何汉族士兵,这就成了地道的“回民支队”。因为如果有汉民也有回民,就会很难处理,会失去艺术效果。还有一件事李俊也进行了艺术处理。本来马本斋有个政治部主任叫丁铁石,他办事比较生硬,和马本斋关系不是太融洽,马本斋送给他一个外号叫“丁三硬”。后来丁铁石调走了,郭陆顺政委调进来。李俊为了集中笔墨描写中日民族大矛盾,就果断地把这件事情虚化了,采取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正是李俊在剧本中敢于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起来,才使得影片有了独特的魅力。
李俊在剧本语言上也下了一番工夫。有时候为了写好一句台词,他来来回回推敲修改多次。马本斋的表弟哈少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见民族抗日烽火燃起,就打起抗日旗帜投机。他看到马母带着一只玉镯,就说:“大姑你放心,以后有了钱叫赌也不赌,叫抽也不抽啦,我先给您老人家打对赤金镯子,把这几十年的老古董也换一换。”当队伍遇到困难时,他嘴里嘟囔:“人手臭了,就和不了。”他听说马本斋要投奔八路军,则说:“这条路,我看趁早拿封条封住。”这些语言非常符合哈少福的性格。几句话,一个赌徒、投机钻营的小人就显得活灵活现了。白守仁是一个土匪,也想趁抗日大发一把,当马本斋成立回民支队的时候,他也掏出一把驳壳枪,往马本斋跟前一放:“这是你当团长兄弟当营长时候一点儿赚头,五六年啦,还没有沾过一点腥味呢!今天交给你,谁要不听你的话,就当点心喂给它。”一句话就把白守仁的匪气带出来了。著名编剧家陆柱国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高度评价《回民支队》的语言魅力。
当时,李俊家庭居住环境非常窘迫,一家四口人挤在两间房子里。李俊只好坐在沙发里把本子放在腿上写作。创作的时候,两个六七岁的孩子还来回走动,彼此打闹。李俊似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一旦投入到剧本写作中,就把周围的现实忘记了。1958年6月10日,剧本创作工作持续了近一年后,完成了初稿。
《回民支队》剧本完成以后,专家好评如潮。陈播在《中国电影》杂志上写了一篇《电影剧本的新突破》,称赞《回民支队》给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吹来了一股新鲜之风。
摄制组实现速度和质量双保险
1958年夏初,《回民支队》摄制组宣告成立,冯一夫、李俊任导演,曹进云任摄影,蔡继谓为副摄影。
演员是影片成功的一半。李俊和冯一夫都非常重视主要演员的选拔,他们认为,选择演员的主要标准是神似与气质。摄制组联系了几家电影厂和话剧团,考察了很多演员,但扮演马本斋的演员仍然没有着落。有一天,李俊和冯一夫正在看话剧,他们被一位扮演部队政委的演员吸引了,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很有首长风度。话剧结束后,李俊他们才知道这名演员叫里坡,过去是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刚刚被陈播挖过来。里坡曾在《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海鹰》等影片中饰演过角色,表演潜质不错。李俊和冯一夫合计后,当下拍板由里坡扮演马本斋。
在物色饰演郭政委的演员时,有人推荐说,东北军区的贾六很符合角色气质,人长得消瘦,又是一个三八式老干部。李俊见过贾六后,感觉他正是自己心中寻找的那个人物。贾六是东北军区文工团演员,个子瘦小,两眼有神,像经过长征的老红军,非常符合郭政委的气质。经过试戏,贾六表演得自然生动,李俊当场定下由贾六扮演郭政委。通过这次合作两人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李俊导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时,又邀请贾六主演许茂,演得相当精彩。
马本斋的母亲由北影的胡朋饰演,她善于塑造善良、正直、坚强的农村老大娘形象。戏份较多的韩福顺则由八一厂的年轻演员王润身扮演,他长相硬朗,富有潜力。后来,王润身还在《林海雪原》中成功塑造了杨子荣的角色。主要演员定下来后,李俊对小角色也很重视,每个演员他都尽量亲自把关。
人马齐备后,摄制组赶赴河北河间县拍外景。当时正是“大跃进”的年代,沿途看到村子里到处写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标语。受“大跃进”的影响,《回民支队》没有导演案头剧本,直接按电影文学剧本拍摄。摄制组力求实现速度和质量双保险,因此影片拍得非常艰辛。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奇缺,摄制组伙食费也很低,有时候大家甚至饿着肚子拍摄。拍摄所在的农村卫生条件极差,又是酷暑难耐的季节,吃饭的时候苍蝇乱飞。中午,大家想睡会儿觉,苍蝇直往脸上撞,晚上还有蚊子叮咬。
拍摄任务很重,大家非常辛苦。在拍摄一场战壕戏的时候,镜头摇到演员里坡时,导演却发现他靠在战壕边上一动不动。李俊感到奇怪,大声喊道:“嗨!里坡怎么了?精力集中得太夸张了吧,怎么一动不动了?”里坡毫无反应。其他人赶忙跑过去,发现里坡站在那儿靠着战壕睡着了。李俊知道里坡连续拍戏,实在太累。李俊爱将心切,小声说:“别打扰里坡了,让他眯一会儿吧!”
尽管拍戏辛苦,摄制组合作得却很愉快,遇事总能群策群力。真实的马本斋剽悍、勇猛,精于骑术,身轻如燕,上马从不蹬马镫,作战时还经常从这个房顶跳到那个房顶。导演想让里坡表现马本斋矫健的一面,但是里坡身体重,骑马又不老练,表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拍摄马本斋纵马追白守仁一场戏时,里坡被马狠狠地摔了下来。里坡就势躺在地上对李俊说:“李导,我看,我是不行了。”李俊又好气又好笑,开导里坡说:“起来吧,人掉下马来,戏可不能掉下来啊!不行,咱们可以找替身嘛。”里坡心里暗暗叫苦,同时也憋足了一股劲儿,横下心来决不找替身。后来里坡想出一招:先把他绑在一辆汽车头上,并做出骑马的样子,然后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奔驰,摄影师跟拍他的上身镜头,远景再接上替身扬鞭飞奔的镜头,近景远景反复交替,一场骑马追敌戏应该可以完成。李俊听后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里坡的意见,马上实拍。当时,大家还捏了一把汗,不知这场马变汽车的戏会拍成什么样。结果成片出来真假难辨,非常成功。
为了复原战斗真实场面,剧组大胆使用真炸弹做爆破点。有一场戏是马本斋在屋顶疾步跳跃,下面炸点在不断炸开,以营造出一种激烈的战斗场面。在拍摄过程中,一个离里坡最近的炸点突然引爆,里坡被气浪一下子掀翻在地,裤子顿时成了布条。幸好里坡没有受伤,他站起身来,大喊:“快给我裤子!”大家先是被爆炸场景惊呆了,继而被里坡这句话逗得大笑。
在河北拍完外景,转入八一厂拍内景,速度大大加快。前后不到三个月,《回民支队》就封镜了。
陈荒煤大声叫好
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文化部举办“国产新片展览月”,一向关心电影工作的周总理亲自领导了国庆献礼片活动。《回民支队》和《林则徐》、《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等17部新故事片参加展出。《回民支队》上映后,以其鲜明的艺术形式和民族风格赢得了掌声,成为“文化大革命”前观众最喜爱的影片之一。当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丰收年,不管是电影内容,还是艺术形式,国庆十周年献礼片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周总理非常高兴,亲自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各大剧组。
电影局局长陈荒煤大声叫好:“不错,这是正儿八经写人物的。”《回民支队》的人物的确刻画得很有色彩,许多角色都有性格,鲜活生动,让人难以忘怀,逐渐成长的马本斋,正直勇敢的马母,貌不惊人但沉着成熟的郭政委,还有热诚的小刘。就是反面人物也各有特点,匪气十足的白守仁,游手好闲的哈少福,一个个都生动形象,使人一闭眼就能想起来。
《回民支队》使得演员里坡名声大振,他是汉族人,演完马本斋后,回族人都把他当做回民英雄对待。在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中,里坡因此打了不少牙祭,每次去回民餐馆总是受到盛情招待,甚至免费就餐。
《回民支队》不但人物塑造得生动可信,几处细节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好似神来之笔。有一段表现郭政委坚决贯彻民族政策的情节,让人过目不忘。警卫员小刘看到郭政委带伤坚持工作,又不住院,伤口一天比一天严重。为了给郭政委增加营养,小刘一片至诚地买回包子。郭政委及时地指出他的错误和不好的后果,还叫小刘把东西送回去并向老乡解释清楚,同时还让小刘回军区。临行前,郭政委送给小刘一支钢笔,嘱咐他以后好好学习。在这一个片断里,通过几个镜头就把郭政委既讲原则又重情感的风格表现出来了。还有马母绝食数日,宁死不屈,以身殉国时,影片没有把镜头盯在马母脸部,而是巧妙地设计了玉镯细节。马母手臂从床上滑下,玉镯落地,碎成数段。这个细节设计得深刻动人,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真实写照。
《回民支队》中有的戏也让李俊导演遗憾了一辈子。他在设计马本斋学习《论持久战》的时候,为了体现马本斋幸福、认真、投入的状态,曾反反复复琢磨了几种拍法:头悬梁、锥刺骨不行,来回走动、冥思苦想太俗。最后采用马本斋反复研墨,旁边摆着《论持久战》,放着笔,意思是他学习专注认真以至于把砚台都磨穿了。离休之后的李俊还常常念叨这个镜头,总觉得没有马母镯子细节运用得好。
(责任编辑李树泉文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