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栋臣:在极地书写生命的华章

2009-04-08

百年潮 2009年3期
关键词:极地科考国旗

本刊特约记者

鄂栋臣,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学科学组中国代表、国际水文组织南极委员会中国常设代表。曾两次荣立国家南极考察二等功,获两项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地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鄂栋臣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开始,先后6次远征南极科考,4次赴北极并曾到达北极点考察。 他是中国唯一参加过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建立长城站、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立中山站、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首次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的科考人员。他还是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定者,中国第一个南极地名——长城湾的命名者,将中国测绘标志埋设在北极点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极地测绘之父”。

我们问他带塑料袋去干什么用啊?

他说准备装死人的

1984年11月26日,上海浦东港口热闹非凡,591人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即将出征远赴南极,展开伟大的探险历程。武汉测绘学院大地研究室主任、45岁的鄂栋臣成为这支科考队的副队长。

出航不远,考察队员还处在远航的兴奋之中,船长的一句话却让大家心里感到了一丝凉意。

鄂栋臣:出了东海,船长就跟我们亮底了。他说,我船上带了一些大塑料袋。我们问他带塑料袋去干什么用啊?他说准备装死人的。他一说装死人,我们就明白了,那是装尸袋,如果我们哪位牺牲了,就用塑料袋一装,放到船底下大冰库里冰冻起来,然后带回家。

人类对南极的发现与探索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38年至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年至1775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年至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俄国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年至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4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年至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南极冰下大湖——东方湖的发现与研究。

但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南极考察上仍然是一个空白。1983年,中国曾参加了南极科研成果交流的国际会议,当会议进行到南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表决时,中国代表团因未到过南极而被“请出”会场,与会中国代表为之落了泪。

1984年,中国正式组建考察团奔赴南极考察极地,建立自己的极地观测站,掀开了中国南极科考的序幕。但是,用于中国南极科考的船只“向阳红十号”,却成为考察队首次出征的最大风险。

鄂栋臣:“向阳红十号”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的,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国家科学考察船,其强度、钢板用的材料都不适合到南极。但是由于没有别的船,所以还是要用这条船开过去。

记者:为什么说它不太适合在南极这样的地方航行?

鄂栋臣:它根本经不起浮冰的撞击,经不起风浪打击。实际上也是如此,这个船开到太平洋的时候,一到晚上, 我们就听到船老在咣当咣当响。我们问船长,这个声音哪儿来的?他说,这个声音就是船发出的,它就像一个薄铁皮箱子,在水里,一挤一“嘭”,一挤一“嘭”,你说船再这样多挤几下最后会不会散架了?

记者:所以你们就很担心?

鄂栋臣:这确实是有风险。记得当时大家还开玩笑,说这个塑料袋还真说不好就套到谁的头上了。这个船大幅度颠簸摇晃,很多人都晕船呕吐,吐得很厉害,黄胆水都吐出来了。《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是晕船“一号选手”,晕得非常难受。他跟我说,巴不得跳到海里,死了还痛快一点儿。过去没有体会,这个船大幅度颠簸摇晃使人真是坐立不安,睡也不安。

记者:实际上是浑身都在运动。

鄂栋臣:你不能安安心心坐在那里休息,就是时刻坐在那里,扎马步坐稳,有时会突然一下椅子全摔断了,人就一下子摔下去了。这个船摇起来是没有规律的,睡在床上,人就翻来覆去的,一下子脚抬起来了,一下子人起来了,一下子左右滚,睡觉也睡不安生。

记者:这样摇晃的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

鄂栋臣:有时候连着两三天,有时候三四天,当然不是天天都这样,有时候浪大一点,比如一个气旋来了,它掀起的浪就比较大。

准备建站的站址被乌拉圭捷足先登了

南极是一个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而且对于自然环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因此也成为强国间的争夺目标。

在1957年至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有12个国家先后派出上万名科学家踏上南极洲,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南极考察。从此,人们希望了解、亲近、考察和开发这块处女地的热情与日俱增。

1958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出面倡议,12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了有关南极问题的正式会议。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承认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认识到在国际合作下对南极的科学调查,为科学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确信建立坚实的基础,以便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的实践,在南极科学调查自由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国际合作,符合科学和全人类进步的利益;并确信,保证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和继续保持在南极的国际和睦的条约,将促进《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经各国政府批准后,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起正式生效。

1983年,中国以缔约国身份加入了南极条约。成为缔约国的第二年,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了南极乔治王岛,并按照计划将在此建立中国第一个科考站。

但让大家始料不及的是,那里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

鄂栋臣:12月26日,我们到达南极半岛地区的乔治王岛附近海域。当时我们用望远镜一看,怎么有别的国家的国旗在那里飘着?再仔细一看,是南美洲乌拉圭的国旗。

记者:乌拉圭的国旗?

鄂栋臣:乌拉圭,它的一面小国旗在那儿飘着。我们用望远镜看,海滩上散落着几栋小房子,有这么几栋很简单的房子竖在那里,实际上那个地方就被它占了。

记者:它用这种小房子,用一面国旗就表明这个地方是它的?

鄂栋臣:南极是无主的,我愿意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但好的地方肯定是谁先去谁先得到。南极95%都是冰天雪地,常年不化的冰盖压在那里,所以要建站一般要建到海边,建到夏天冰雪融化后陆地能露出来的地方,地基必须打在基岩上或者海滩陆地上,永久性的房屋才可能建成。南极这样的地方不多,只有5%到10%。所以,外国人看到这些好的地方后,回去跟他的考察站讲,搞一个集装箱或者一个小木头房……

记者:只要往那儿一放。

鄂栋臣:用直升飞机一吊,吊到那儿一放。

记者:就是它的领地了?

鄂栋臣:对,然后它竖一面国旗,你就不好再动它的国旗了,动它的国旗就意味着侵犯它的国家主权了。所以,这个地盘它就是这么抢的。

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它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气候温和,便于物资运输。当中国科学考察队到达之前,就已有9个国家在岛上建立了考察站,乌拉圭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天,鄂栋臣一行20多人来到了乌拉圭站。

鄂栋臣:乌拉圭考察站的站长接待了我们。我们告诉他说,我们要挨着你们这块海滩建站。当然他也不敢阻挡说不允许我们建站,他没有这个权力,他就说欢迎欢迎。

我还记得,乌拉圭站站长问,你们中国南极考察队来了多少人啊?当时我们的大船还停在外面,登陆的只有20多人。我就告诉他说,有2艘万吨巨轮,600名考察队员。乌拉圭站站长大吃一惊,两只眼球都要滚出来了,直直地盯着我。当然,实际上我们是591人。

记者:实际上也确实不少。

鄂栋臣:差9个人就是600人。在南极建站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下子就派出近600名考察队员。所以他很吃惊,他们只有12名考察队员,而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就有近600名考察队员,2艘万吨巨轮。

记者:那么乌拉圭站站长听后说了什么?

鄂栋臣:他就说,那水不够啊!这么多人要生活用水的。那是另一回事,如果我们要挨着他们建站,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只是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实际上他们也不能阻拦我们建站。

外国人要跟我们竖国旗,

我们就把站建到他国旗底下

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疏忽,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而后工作的进行。在对南极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南极委认为,东南极洲尽管离中国较近(相对于西南极洲而言),但在当时没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况下,要登上东南极大陆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暂把视线转向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根据时任南极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率团随阿根廷的抗冰船“天堂湾”号航行的体会,在南极半岛建站仍有很大困难。

于是,南极委选定南设得兰群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站的站址。站址的具体位置还要通过实地勘察,看是否具备较大的露岩地域、船只易接近、卸货方便、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和站区可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等条件,之后预选出11个站址。

但是,准备建站的站址已经被乌拉圭占据,而当时中国与乌拉圭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为避免日后发生摩擦,考察队把目光转向了菲尔德斯半岛南部海滩。

为了防止再出现被别国捷足先登的情况,科考队派人先乘快艇登陆。

鄂栋臣:54个人乘一条登陆艇就去抢滩登陆了。这个登陆艇开到长城海湾那个口上的时候,就看到前面又有两面国旗竖在那里飘着。一看,一面是德国的,即当时的联邦德国,一面是智利的,两面国旗并排着竖在那里。

记者:抢得这么快?

鄂栋臣:后来我们分析,可能是头一天他们发现我们选站组在那里转了,大概知道我们想在那里建站。所以等我们选站组一撤,他们就把国旗竖起来了。

记者:等于连夜把国旗插上去。

鄂栋臣:我们当时非常气愤。党支部决定说,外国人要跟我们竖国旗,我们就把站建到他国旗底下。

记者:他只有国旗,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吗?

鄂栋臣:没有任何东西,他来不及了。

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是最为理想的建站地区,这是一块台阶式鹅卵石地带,地域开阔,有3个宜饮用的淡水湖;海岸线长、滩涂平坦,便于小艇抢滩登陆;距智利马尔什基地机场仅2.3公里,交通方便;夏季露岩多,地衣、苔药等植物发育也比其他地点好,企鹅和其他鸟类在此栖息繁殖,适宜开展多学科考察。

在这里,鄂栋臣绘制了中国人在南极的第一张地图,在这张草图上,鄂栋臣还把长城站前的这个美丽的海滩命名为“长城湾”,结束了中国在南极大陆从无命名的历史。

但是,争地风波却没有到此为止。

鄂栋臣:大家都在帐篷里面睡觉,我正好值班,在外面转来转去。我突然看到一个老外,我想怎么一下子出现一个老外?我看到他扛着一捆竹竿儿,在他国旗的南面,就是我们刨坑的南面……

记者:开始圈地?

鄂栋臣:圈地!老外这个搞法,也是土办法。他就把竹竿儿竖了一排,用一根尼龙绳拉起来,就圈地了。我记得当时他还有意插了一块木板,用英文写着:“中国人建站,不要越过这条界限。”

当时一看这情况,我就赶快跑去跟队长汇报,大家很气愤,因为南极是不允许圈地为界,南极是地无边界、人无国籍之分的地方。有人建议几脚把它踩掉!但是后来党支部开会研究说,他把绳子拉起来,我们不好动他的绳子,也不好去拆他的。我们得按照我国外交部的规定,有理有节地跟他交涉。所以我们就找到那个老外,告诉他,他违反了国际《南极条约》规定。

记者:就是说,如果建站,得把房子建起来,但不能在没有建房的时候,就先把地圈起来。

鄂栋臣:就算房子建起来也不能圈,你就只能占有房子那块地。

记者:可以有房子,但是不能有院子。

鄂栋臣:那老外当时解释说,他们在搞地下水、地电、水下地温等等一个8年的实验项目,埋了很多仪器,已经进行了5年数据采集了。他担心中国建站的时候,在这个地方破土一挖,把他数据采集的环境破坏了,这个8年的项目就连续不下去。我们就说会照顾他们科学研究的环境,前提就是他们得把这个界限撤掉。因为各个国家到南极都是为了科学研究,不是抢地盘才去的。老外一听,马上答应把竹竿儿和绳子收起来。

只要停下来,不到一分钟,

眼睛马上就会闭上了

南极,这块在300年前无人问津的大陆,现在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虽然这里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却是科学考察的天堂。这里有遗存亿万年的冰盖,最高厚度达4800米,冰盖下埋藏着古气候、地质、水文等极具价值的科考线索。

但是,南极的气候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是世界上最冷、风最大的地区。南极的风可以杀人,它的最大风速达到每秒100米,比12级台风风速还要快3倍,被称为“风极”,能轻而易举把人吹走。同时,这里也是地球的“寒极”,最低气温为零下80多度,在野外,几分钟就可以把人冻死。

鄂栋臣在这里领教了南极暴风雪的威力。

鄂栋臣:南极那个狂风暴雪,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它是真有这么快的。有一次,我到卫星观察站去看天线,当我要回来的时候,就刮起了狂风暴雪,12级大风。走不了,我只能趴到雪上,一直爬到山上去。

记者:爬回来的?

鄂栋臣:爬回来的,不敢站起来,因为站不稳。在南极,房子之间都要有绳子,很粗的绳子连起来,你手能抓到。有时候狂风暴雪来了,什么都看不到,这叫做乳白天气。狂风暴雪一来把地面的雪吹起来,在整个天空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就跟大雾一样,根本看不到。它是一种粉末状态,人就像泡在牛奶里面一样。

记者:这时候就只有靠这根绳子。

鄂栋臣:这时候只能摸着那根绳子,摸索着回去。这个也是因为以前有教训的。早年日本人建站时,有一次,一名考察队员到离房子50来米远的地方去喂狗,突然狂风暴雪来了,他就被风吹跑了,直到3年后才在一块冰盖上发现他的遗体。所以,后来在房子之间都要用绳子连结上,遇到狂风暴雪时,能让人抓着绳子找到回屋的路。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建站,外国科考队都是让专业建筑公司把站建好后,才派科研人员上去;而中国则全靠科考队员自力更生建站。在码头,他们是搬运工;建房时,他们是建筑工;科考时,他们又成了科研人员。

中国考察队帐篷的门被狂风暴雪撕碎了,苦战5天5夜刚刚建成的码头也被狂风巨浪冲垮了,他们不得不再次跳入冰冷的海水中重建码头。

鄂栋臣:这种情况下,你再修码头,沙袋一丢下去,长城海湾的浪就把它卷走了。当时我们只能跳到长城海湾里,围成人墙,才把这个码头修起来。

记者:那水非常凉吧?

鄂栋臣:刺骨地凉。我们穿了一件水衣,冷得很,手还得接触水,那就跟针刺到身上那样难受。修好码头,就要把2000多吨物资运到站上来,那怎么运啊?完全靠人工手搬肩挑,劳动强度非常大,不像现在都是用机械。那时,平均每天干20个小时活,我是45岁,还算身强力壮的,但是因为极度疲劳,经常感到累,觉得只要停下来,不到一分钟,眼睛马上就会闭上了。

1985年2月20日,一个颇具规模的中国长城考察站出现在外国考察队员的面前,短短42天的时间,中国科考队员以坚强的意志力完成了搬运工、建筑工的高强度劳动,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举行完考察站落成典礼后,队伍开始撤离。中国考察队员们一一向国旗敬礼告别,每个人都流下了热泪。

鄂栋臣说,在他一生中,真正激动内心的时刻只有告别南极的这一次,而长城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张国立跪在岸边捶胸大哭:

老天啊,怎么这么没有眼啊

长城站建成了,但中国并未真正进入南极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1988年冬,中国政府决定,在南极建造第二座长年考察站——中山站。鄂栋臣在时隔3年后,再次进行一次极地探险之旅。执行这次远航任务的是一艘从芬兰购进的旧抗冰船——“极地号”。

这次航行对于“极地号”来说,是一次超越极限的行动。为了留出建设中山站的时间,“极地号”将比正常时间提前将近一个月到达南极。但在调研中,日本专家认为,那时南极陆缘冰还没有溶化,而“极地号”不具备在冰区破冰航行的能力。

陆缘冰,一般是指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情况正如日本专家所料,12月18日,当“极地号”到达距中山站址20海里处时,“极地号”已与异常坚固的南极陆缘冰交汇,而就在这时,队员们突然发现船头出现了一个破洞。

鄂栋臣:南极的海冰很硬,跟石头一样。我们的船头不幸被撞了一个直径约1米大小的洞,水一个劲儿地往里灌。但是船长心中有数,他告诉大家不要害怕,这个船头是双层的,撞破了一层,里面还有一层,进不了水。

“极地号”是一条抗冰船,无法破冰,而且抗冰的能力在视野海域60%的浮冰范围内,但渐渐地,出现在“极地号”面前的浮冰,超过了9成海面。“极地号”不得不控制航行速度,并尽量绕开浮冰。

7天后,浮冰区逐渐被抛在身后。登陆地点拉斯曼丘陵就在“极地号”前方不到400米处,“极地号”上的110名考察队员和随行体验生活的演员张国立等,完全沉浸在顺利穿越陆缘冰的喜悦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极大的危险即将降临。

船只一抛锚,大家立即开始卸运物资,鄂栋臣则和16名先遣队员一起乘坐直升机登陆拉斯曼丘陵,为建站做前期准备工作。就在此时,意外突然发生了。

一座几百米厚的冰山从大冰山上崩裂,呼啸着、怒吼着向船疯狂地冲去……

鄂栋臣:我们全都跑到岸边,对着那艘船大哭,张国立跪在岸边,对着天空捶胸大哭:老天啊,怎么这么没有眼啊……

记者:当时你们以为船保不住了。

鄂栋臣:我们都以为保不住了。那个冰块有 十几平方公里、几百米厚,它一下子滑下来,那个能量非常大,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那船,简直就像是鸡蛋在石头堆里,一碰就要破的,会被挤烂的。

后来才知道,当时船长看到前面海湾的那些冰山上,像石头一样的巨冰在滚动,他就知道可能有问题了,马上下令收锚,锚收起来后,船往岸边漂了一下。

记者:幸亏漂了一下,如果锚拽着底儿起不来的话……

鄂栋臣:那就挤烂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极地号”脱离了冰崩的威胁,却又陷入了另一种危险。此时,冰山和浮冰把船身牢牢卡住,动弹不得。

鄂栋臣:当时我问一位澳大利亚的海洋学者,船什么时候才能开出来?他告诉我说,起码要5年。

记者:5年?

鄂栋臣:我说这不完了嘛!我们这个站很可能就泡汤了,建不起来了。不过,还是老天有眼,第7天,冰突然又裂开了,整个冰山动了,冰山裂开一条水道,船长一看到这条冰裂缝出现,就像看到了一条生命线一样,马上启航从冰缝中挤出来了。后来我们开玩笑,说它是“仓皇逃窜成功”了。

1989年1月29日,“极地号”摆脱了一个多月来被浮冰包围的困境,考察队员开始投入中山站的建设。28天后,中国第二座南极长年考察站——中山站竣工。

我能做出这么一点事情,心里很踏实

自从中国人建立了两个南极考察站后,许多科考工作得以开展。中国,这个极地科考的后来者也逐渐迈进了先进国家的行列。

中国极地事业的开展也改变了鄂栋臣的命运。这位测绘专家,从1984年起就把目标锁定地球的两极。至今,他已6次远征南极,4次赴北极考察,主持测绘了近20万平方公里地图,提供给各个学科使用。同时,他在所测绘的南极地图上,组织命名了300多个获得国际公布的地名,填补了南极大地上没有中国人命名地名的历史空白。

2005年1月18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许,鄂栋臣带的博士生张胜凯,将一根标志杆深深地插入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人类首次确定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位置,张胜凯也因此成为登顶南极内陆最高点的世界第一人。2008年10月,张胜凯随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参加南极内陆中国首个科考站“昆仑站”的建站工作。

鄂栋臣说,他从事的工作后继有人,这才是他最感欣慰的。

记者:我特别想了解您自己有没有感受过,您45岁之前和45岁之后,或者说连续20多年的南极北极考察,给您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鄂栋臣: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我所学的知识能够显示出我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价值。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做出一点事情,不能脱离国家的需要。现在我已经70岁了,我年纪大了,但是,现在我培养出来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都到了南极,把我的事业延续下去,所以我的一生,在国家的培养下,我能做出这么一点事情,心里很踏实。

鄂栋臣在参加完长城站、中山站的建站后,又参加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赴北冰洋考察、中国首次北极黄河站建站。鄂栋臣是中国唯一的“四首次”纪录创造者。

鄂栋臣总说自己很幸运。的确,他这个测绘专家有幸抓住了这种绝无仅有的机遇,亲身经历了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而且他全部的生命和价值也已经深深地融入其中。

(本文素材由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提供,CCTV-10每周日22︰10首播、次周日14︰30重播)

(责任编辑李树泉文世芳)

猜你喜欢

极地科考国旗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极地恐龙生存赛
触摸国旗的那一刻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国旗升起
国旗国旗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