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利“啃老”30年的教训等二则

2009-04-08洪巧俊

新西部 2009年3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入户户籍

洪巧俊

这段时间,历史罕见的干旱袭击着中国。资料显示,截至2月7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9亿亩,比常年同期多了1.10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53亿亩,重旱4996万亩,干枯394万亩,有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据2月9日《北京晨报》)

对于这场旱灾,央视有一段高屋建瓴的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场旱灾没有像地震那样的山崩地裂,没有像洪灾那样的惊涛骇浪,但它却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的确,如果不是这场正在蔓延的干旱灾害,农民面临的难题不会如此急迫地摆到我们面前。

有专家说,这次旱情肯定与全球变暖有关。但是,这显然只能是原因之一。在自然原因背后,有没有人为的因素呢?

去年清明节,我回到了家乡,邻居大叔对我说,现在种田按理要比以前好,不用交农业税,还有补贴,但难就难在有的稻田放不到水。大叔感叹地说:“水利设施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些沟沟渠渠都是六、七十年代修的,分田到户后,没修过一条沟,没挖过一口塘。”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库蓄水量减少,抗旱功能衰退,灾情能不加重吗?

说中国农村水利“啃老”30年,并不是我胡言乱语。《新京报》2月9目的一篇报道中提供了这样的数据:“30年来,我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085座”。对照一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水库是在1949年到1978年建立起来的,而水利部的资料也证明了这点。只要去乡村调查,就会发现土地减少了,灌溉面积也减少了,有的地方由于水利设施老化,过去可灌溉的粮田,如今却变成了“望天丘”。

对于农村水利“啃老”的问题,并不是农民没反映,也不是当地官员不知道,而是财政没有预算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GDP大量增长是官员的政绩,与他们的仕途紧密相联,而粮食再增产多少,对GDP的贡献也不大。不要说当地财政会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兴修水利,不挪用、克扣国家下拨的那点农业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也就很不错了。

评论家范大中先生说:农民工对着大山喊,4万亿啊,你在哪里?其实不仅仅是农民工这样呼喊,而是9亿农民在呼喊,4万亿投资啊,投向农业的又有多少?

消弭购房入户需破除僵化户籍制度

思卓

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日前表态,“我是反对购房入户的,购房入户说明有钱的人就可以入户,没钱的就进不来。”(2月17日《新快报》)

当前,部分城市出台或准备出台购房入户政策,实际上是出于增加本地房屋销售的目的。促进房屋销售原本无可厚非,但当前房地产市场普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屋价格过高,远远超出民众的购买能力,所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将房屋价格调整至与民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程度。而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自发进行价格调整之时,一些地方政府推出购房入户政策,实际上增加了部分开发商拒不调整价格的筹码,会起到破坏房地产市场均衡博弈的作用。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在当前不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依然对外来人口紧闭户籍大门的情形下,部分地方推出购房入户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带给人们撬动城市户籍坚冰的一线希望,而这也正是购房入户政策得到部分人士肯定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部分人士肯定购房入户实际上是希望以此实现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否定与反对购房入户政策并不意味着应该再次紧闭户籍大门,而是应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推出更为公平的户籍政策,并最终使公民自由迁徙成为现实。

当然,实现公平的户籍政策,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彻底破除僵化的户籍制度。只有僵化的户籍制度坚冰被彻底打破,公民普遍享有自由迁徙与落户权利,各种功利化的地方户籍政策也就自然失去了吸引力,各种损害公民平等权与社会公平的工具性户籍政策,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消弭。

所以,当前亟待从立法与国家政策层面上推出突破性户籍改革举措,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公民自由迁徙与落户权的实现,推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入户户籍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户籍制度
入户盗窃的罪与非罪
冬夜听雨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征婚信息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二元户籍往事
热议
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