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求职调查

2009-04-08陈小玮周菲图

新西部 2009年3期
关键词:清水毕业生大学生

陈小玮 周菲图 徐 敏

截至今年2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平均水平只有18%。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略高一点,为22.85%,而200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4.68万人,创历史新高。

早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3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直到2月中旬,我们班和单位签了就业意向协议的总共也就3个人,而往年这时候差不多有一半都签了,没签的多是那些考研的或不想找工作的。”面对记者关于求职情况的提问,学建筑的大学生清水一脸的无奈。

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确实高了很多。

“是不是招民工进错地儿了?”

“前些年学建筑的就业情况很好,所以,我才辛辛苦苦专升本学了建筑。去年12月份,有单位到学校开招聘会,不幸的是,我出身不够‘根红苗正(指本校五年制建筑学本科的学生),只是个三本(专升本只能升到三本)。有的单位来学校招聘,干脆直接明说不招三本:有的单位倒不挑,但开出的条件,根本没办法接受。”清水对记者说。

到底是什么条件,让他们接受不了?

“西安有家设计院,开出的条件把我们都吓跑了。合同一签5年,每个月工资只有800元。我们开玩笑说,是不是招民工进错地儿了。这待遇让我们在西安如何生活?难道工作了还要家里再贴钱?”清水的口气有些愤愤然。

清水曾给厦门一家设计院投了简历,来招聘的人看了她的资料后说,两天后来参加考试吧。搞建筑设计的,求职时还真得有两把刷子,最起码画图考试这一关要能过。

清水到考场一看,来了近百人,“连带我们的在读研究生老师也在其中,把一个大教室坐得是满满当当。后来知道有不少是研究生呢!”

考试时间4个小时,按出题人的要求画图,不要求画几张。清水只画了两张,她说有人画了5张。平时在校画类似的快题设计,8个小时要求完成4张图。

“我们递简历,80%都能有面试的机会,但能过关的很少。现在我们班和单位签就业协议的只有3人,全班44个人,不到7%。往常过完年,有一半都签了。今年签约的3个同学签的地方都是小城市,一个签到新疆奎屯设计院,两个签到山西一家私人设计院,是一对儿。人家单位说了,他们就爱签两口子。”清水继续说,“我们宿舍都是女生,现在一个都没‘卖出去。有一个忙着考公务员,整天埋头在公务员考试的书里头;有两个干脆要出国。还有的是家里在给找路子,就业地点都瞄准西安,都还是正在进行时。”清水平静的口吻背后有一丝忧虑。

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清水就在新疆哈密的一家设计院实习。“实习后才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都很陈旧,比如说画图的软件,单位用的多是最新版本,而我们学的却是几年前就被淘汰的,要能干活,第一个任务是自学软件的用法。”

经过实习,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是在学校学3年,不如实习3个月。在学校学习掌握的都是些原理,但真正要干活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能说在学校学的都没用,但纸上谈兵的多些,实习的时候还得从头来。”清水解释说。

“实习单位倒是想签我,但因为是在新疆,家里人觉得远,不想让我去,我现在也犹豫不决,再等一,两个月吧,如果还签不到单位,我就援疆去了。”可能是因为有这个退路,清水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的焦虑。

“给你看个好玩的。”清水把打开的手机短信递给记者看,原来是个段子:

“通知:为缓解今年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新学位制度,博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壮士,壮士毕业可攻读勇士,勇士毕业可攻读猛士,读完还可攻读圣斗士学位,毕业后如仍找不到工作,请继续攻读烈士学位。”

“同学之间常常转发这类短信,算是疏解压力吧。”清水笑着说。

燕子当初大学本科毕业时,也能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由于她想在大学当老师,也为了选一所好学校,她毫不犹豫地考了研。

今年,研究生要毕业了,燕子却有点儿后悔当初的选择。“像陕西师范大学这样的学校,招聘辅导员,编制为政工,而且是以人事代理的方式聘用,11个职位中有8个要求是博士学历,另外3个也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3年前,在燕子就读的学校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在西安找一个不错的二本院校很容易,现在,除非是去民办院校和“三本”院校,想留西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小李一进大学就立志读到博士,考研时选了人类学,这个专业除了搞研究,也就只能在高校当老师。小李今年博士毕业,他发现博士的含金量也缩水了。过去高校引进个博士,算是引进人才,房子。津贴之外,还有诱人的福利待遇,现在,进高校顶多也就算找了份工作,况且,要进好一点的学校,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经济危机冲击已经显现

南楠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告诉记者,以往这个时候,很多外资,合资企业都会到学校来挑人,但今年非但数量比往年少,曾经几个她看好的企业,都先后宣布取消了在外院的宣讲会。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王同学说,我们班几乎50%以上的人选择考研,剩下的大多报考公务员。

2008年11月3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13566个工作岗位,全国各地报考的人数高达77.5万,淘汰率高达98.7%。

“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比较大,用人单位反馈给我们学校的整体信息量以及单个公司需要的用人数量下降都很明显。”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夏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亦仓教授介绍;企业走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数量急剧减少,招聘门槛更高,而且条件更加“苛刻”。“去年10月份,我们走访了重庆、成都、南京、苏州、杭州、温州等人才交流中心,在当地知名企业了解情况时得知,各地推出的岗位数较往年减少了20%到30%。但传统的农学类学生就业基本不受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明显感觉到,从去年10月份开始,120多场招聘会中,广东的中学和教育部门只来了十几个。

上海一个区的教育局来招语文老师,没说要招几个,居然收上来60份简历,都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其中40个研究生,20个本科生。

陕西师范大学负责就业指导的田安政老师说,从1995年开始,陕师大一直和广东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教育部门有联系,对方每年都来校招聘,陕师大在广东就业的生源甚至是当地生源的10倍。由于待遇不错,陕师大的师范类学生多数流向了珠三角,留在陕西周边省份以及西部的很少。

但让田安政最担心的还不是师范类

的学生。陕师大今年有2098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目前前来洽谈的就业岗位有3000个,应当说供需基本是平衡的,只不过有的地方学生不愿意去。

从2008年7月份开始,陕师大就派出了7个调研小组奔赴全国各地,主动与几十个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建立联系,开拓就业市场,尤其是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有一些单位今年是第一次来师大招聘的,这也是学校积极开拓就业渠道的一种效果,但与去年比,来招聘的单位还是减少了50多家,主要是非师范类就业单位减少的比较多。”记者了解到,学生签约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对薪资不满意,一些企业提供的月薪只有800至1500元。另外,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往年受到热捧的专业,例如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岗位需求不理想。

陕西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韩宫营告诉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2008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较往年相比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这些招聘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且对毕业生挑剔程度增加,原来专科、本科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岗位,现在要研究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几轮笔试和面试,增大了毕业生应聘难度,薪酬也比往年有所下降。

韩处长说,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差异也比较明显。铁路、电力、邮电,航空等行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文学、管理,法学,艺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去年相比则有较大幅度下降。而且,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好多单位不愿意招收女性毕业生,目前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与男性相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强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他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危机对西安毕业生的冲击还是比较明显的。西安是一个毕业生输出型城市,毕业生主要向东南沿海、广东,山东等地输出,经济危机导致这些省市对人才的需求量锐减。”

来自“前程无忧”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网站今年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房地产业招聘人数今年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6%。智联招聘的统计显示,虽然总的职位数量在增加,但下半年的增长曲线与上半年比已经放缓了很多,金融、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化尤其明显。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两至三年后才可能恢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眼下正值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从目前情况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对能源工业的影响。

王伯庆认为,目前大学生可以主动调整就业思路,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如食品、饮料、烟酒、化妆品等零售、批发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占到当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7%左右,这一就业市场是相对稳定的。

大学生见习制度可解近渴

最近,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说,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早在2006年,由原国家人事部推出的大学生见习制度,主要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招聘单位通常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毕业生在学校只学了些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欠缺,见习制度试图通过让大学生在企业实习3个月或半年,将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结合起来。”陕西省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部具体负责毕业生见习的刘军科长这样向记者介绍道。

“通常是由企业报来接收见习生的数量,我们按其专业要求负责投放。见习的好处是,让双方会有一个充分了解的机会。按平常招聘程序,递简历是短时间的交谈,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能就得不到机会。见习就不一样了,在企业时间长,企业能长期观察,不仅察其言,还能看他的工作能力,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潜力。”刘科长进一步分析说。

据刘科长介绍,参加见习的文理科学生都有,去年大约有近3000名。经过见习,一般留用的比例大约是40%。目前,陕西省供大学生见习的基地从刚开始的6家扩展到14家,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内,其中与地市联办的有两个,被吸收批准为国家级见习示范基地的有两个。见习基地分机械类、工程类、能源类、轻工类、化工类、财务类、旅游类、营销类、文职类9个类别。陕西计划今年会再增加6个见习基地,届时可安排3000至5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见习。

“和沿海比,陕西能提供见习的企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给见习生提供的补贴也少一些,有的企业能给到每月八、九百元,有的只给一些午餐补助。”刘科长说,陕西对见习生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强。“从去年6月份起,给见习的学生购买了每人10元的意外险,费用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支付,去年半年共支出意外伤害险金额2.6万元。此举也是为了鼓励企业更多地接收见习学生。从今年开始,劳动部门还会提供一笔资金,给见习的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补贴,虽然现在标准尚未出台,但今年肯定会施行。”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系教师冉霞表示,去年该校50名学生在见习基地见习后,在待人接物,口头表达等方面能力明显提高。

“见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学校实训和真正的工厂生产生活还是两码事,而见习过程犹如过渡期,可以顺利地让学生完成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陕西理工大学学生科科长张威说。

陕西尧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现在已是国家级见习基地。“我们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实行见习制度,一开始是企业行为,这些年企业扩展速度比较快,每年都有新厂再建,对大学生的需要量比较大。为了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我们开始接收大学生见习,后来加入到省上的见习基地,由于每年接收的大学生量大,留用的比例也高,后来被列入国家级见习基地。”陕西尧柏水泥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樊雪菲向记者介绍说。

尧柏水泥每年接收的见习大学生有400名,留用比例大约为50%。“说起大学生就业难,其实难在结构不平衡上,大家都想到大城市,就显得难了。很多小城市,偏远的地方,还有农村,一些比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人,但大学生不愿去。”樊雪菲分析说,“大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是看不上基层普通的职位,实际情况是他们大多在这些岗位上不能独当一面。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大学生来见习,我们在培训时首先就要给他们转换观念,否则也留不下。”

樊雪菲认为,现在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见习,主要的顾虑是怕麻烦,这也与有关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大有关。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靠大学生见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发现,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但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却仍然良好,原因在于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通常吸纳的都是大学生。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制造阶段,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这样的产业结构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有关专家认为,要想长期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让吸纳更多智力型劳动力的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猜你喜欢

清水毕业生大学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盆清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