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鸣:太阳照样升起

2009-04-08

新西部 2009年3期
关键词:热水器太阳能

李 嵱

“面对金融危机,皇明不但没有萎缩,反而要大规模扩张。我们整个产业及皇明集团就是在寒冬中成长起来的火热事业。寒冬和淡季从来都是我们逆势而上的机会。”2D09年新春伊始,皇明发动了一场面向全国的颠覆式“扩军”——约有3万人将成为企业的新员工。那么,皇明当家人黄鸣的底气来自何处?

2008年岁未,北京的会议奇多,大大小小的会场里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冬天”。但在盘古大观一间俯瞰“水立方”的会议室里,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高盛亚洲总经理张奕,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与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人手一支“火炬”,却让人感到盎然的春意。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高盛、鼎晖宣布,向皇明集团注资1亿美金并积极推动其上市工作。这是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

被称为“平民企业家”的黄鸣一向低调而神秘。对于财富,他一直不是那么在意,即使面对可能成为中国新首富这样的传言。他觉得财富的多少不能作为幸福不幸福的标尺,因为幸福只是期望值以外的惊喜:“望外才有喜,望内的没有喜。”

“三八干部”

黄鸣是“文革”后期的大学生,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当时,一个老教授对他们说:中国的石油可能只够再用50年,你们是石油的伴生者、使用者,也是陪葬者。人类需要寻找替代能源。这句话影响了黄鸣的一生。

1987年,黄鸣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叫贝克曼的美国学者写的书《太阳能热力过程》。这本被称作“太阳能产业圣经”的书,不仅详细介绍了整个太阳能利用的理论体系,而且把太阳能利用设备的设计、制造、材料等都写得非常详细。

黄鸣顿时被震撼了。与日渐枯竭的石油相比,太阳能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于是,黄鸣跃跃欲试,开始按照书中的方法制造太阳能热水器。有些材料不好找,他就想办法替代;表面吸收涂层的配方和工艺不太容易掌握,他就买来一堆瓶瓶罐罐反复试验。不久,黄鸣的第一台热水器造出来了,在太阳底下一试——呵,水温烫手!

一个亲戚结婚,黄鸣将自己造的热水器当贺礼送了过去。婚礼举行已是10月底,大家看到黄鸣的礼品新鲜,都来试,发现里面出来的水能把人烫得跳起来,齐声叫好。“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我干得更带劲了。”黄鸣笑着说。

从此,黄鸣变成了个“三八干部”:八小时正式工作、八小时业余研究太阳能、八小时生活。后来,黄鸣陆续又做了10多台热水器,无偿送给了亲友。

有一天,一家国企的厂长突然找上门来,想给厂里的锻工车间也弄一个太阳能热水器。黄鸣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鼓捣的这些玩艺还可以卖钱,第一笔生意很快谈成了,企业付了5万元,让黄鸣做了一个可供上百人同时洗澡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1995年,黄鸣不再满足于“三八干部”几线作战的状态,正式辞职下海。

荒漠之战

“就像被孤零零地抛在了荒漠中,无依无靠。”这是创业之初黄鸣最真切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没有国家的支持,也没有志同道合者相互鼓励,只能孤独地在迷茫,误解、斗争中艰难跋涉。”

一位公司元老描述了他1995年到皇明时看到的景象——办公室租的是拘留所的两间房子,公司只有8个人,每天像犯人一样在铁门铁窗里钻进钻出,一台钻床,一台电焊机,一台剪板机,锈迹斑斑的“三大件”就是所有的设备。由于房子太小,剪板机还不得不放在室外临时搭的棚子里。尽管条件简陋,但老板的狂热却难得一见,设计、监工、车铣、刨磨装卸,清理、安装、维修、推销……什么活他都带着大家一起干。

当时,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根本称不上是一个产业。从水暖店里买来几样配件,安装人员拿起钳子和螺丝刀在房顶上爬上爬下。由于这些产品过于粗放,消费者花几百元买回去,往往用两、三年就报废了,成了一堆垃圾。说起来是节能,其实是巨大的浪费,这也是其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不能把太阳能热水器当成家电和汽车一样来设计和制造?要想成气候,必须在质量,性能,外观上都向家电和汽车看齐。黄鸣决心彻底改变太阳能只能在水暖店里混的形象。

太阳能热水器放在屋顶上,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外观非常重要。那时的产品一般是刷漆,但不久就会生锈,皇明第一个采用喷塑,随后又升级到喷塑造光,最后干脆引进汽车表面的弗丽特喷涂技术,让热水器的外观像汽车一样锃亮。

保温对热水器至关重要,皇明学习冰箱的自动化技术,自主研发了发泡生产线材料更是严格控制,不锈钢板则是从日本、韩国进口的食品级不锈钢,喷涂用的粉末来自美国……很多人不明白,“黄鸣你究竟搞的是太阳能,还是航天飞机?”

随着一个个技术细节的落实到位,一套成熟的质量标准被摸索出来,就这样,黄鸣建立了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最早的一个工业化生产体系。

科普“路演”

黄鸣原本不善言谈,但爱上了太阳能后,突然像拥有了一种“魔力”。和他接触的人,会不知不觉地被他征服。他常常指着周边被污染的河流和日渐昏暗的天空,动情地道出自己的担忧:“我们小时候,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河水是清的,但现在都被污染了;我们不能为了自己便利,让下一代再也见不到蓝天白云。”

在黄鸣口中,太阳能不仅是个生意,而且是关乎能源、环保、子孙、生态、事业、理想的伟大事业。这种神奇的“蛊惑力”,在营销上帮了黄鸣大忙。

1996年,一个经销商刚见黄鸣面,回家忍不住跟老婆嘀咕,“信不信由你,我敢说黄鸣一定会成大器,因为我看到他的境界不是想当暴发户,而是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位经销商从此一路紧紧跟定黄鸣。

1997年,黄鸣启动了“全国太阳能科普车队万里行活动”,几十名员工(几乎是公司全部人员的一半)身着统一服装,开着喷成绿色的面包车,带着自己编辑的《太阳能科普报》,逐个城市进行“路演”。

至今,皇明的科普宣传队行程已经8000多万公里,发放了近亿份《太阳能科普报》,建立了10000多个营销网点,为太阳能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市场启蒙运动。“活动非常有效,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太阳能就是皇明,二者可以划等号。”

那几年,企业像坐火箭一样,黄鸣每出去搞一次营销,就要火速赶回去物色新厂房、扩充产能,招聘人手,公司曾不得不在两年内搬了四次家,员工从几十人迅速变成几千人。

全国各地前来提货的卡车在厂门口排成几百米的长龙,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这在很少堵车的鲁北小城德州,成了绝无仅有的风景。

2000年4月,黄鸣应邀到美国华盛顿参加中美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作为

中国太阳能企业界的惟一代表,他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大家,皇明年推广量已经超过了20万平方米。一位联合国的官员突然站起来发问:“黄先生,是不是你英语口误,把2万说成20万了?要知道,整个北美的年推广量还没有这么多呐。难道皇明一家企业比整个北美的产量都要大?”

“千真万确,就是20万。”黄鸣报以一个坚定的微笑。会后,大家直呼黄鸣“Solar King(太阳王)”。7年后,黄呜又把20万这个数字变成了200万,年推广量足足翻了10倍。

就在“太阳王”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时,黄鸣却开始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纷争,企业前进的脚步停滞了足足5年。

走出徘徊

随着皇明的成功,眨眼间全国冒出数千家竞争对手。很快,中国企业用得最熟练的价格战毫不例外地开始了。

皇明当时负责营销的副总来自某著名家电企业,对价格战轻车熟路。他主动请缨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以皇明的实力,趁势展开大规模的低价销售迅速占领市场,把对手横扫到海里去。

“这样的市场我宁肯不要。”黄鸣说。在他看来,降低价格就意味着降低产品的品质,包括性能、寿命、配件、服务。他不能接受:“这是在跟行业为敌。”但对于皇明的营销部门和经销商,竞争对手带来的销售压力日渐增大:“咱们2000块的产品人家1000块做出来了,规格一样,怎么干呢?”

是继续走高质高价路线,还是降低身价争夺市场?皇明内部分成两派,彼此都“坚持真理、敢于战斗”,企业里内耗巨大,牢骚、怪话、抱怨不断。“就像一辆车,你往这边拉,我往那边拉,最后台力为零,车纹丝不动。”

那时,爱憎分明的黄鸣竟然也学会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打着左灯向右转”,鼓舞一下这边,再安抚一下那边,有段时间整夜找人谈心,就像一个“政治部主任”。企业表面上风平浪静,可在大好的市场机遇面前一筹莫展,市场销售一年年原地踏步,2004年利润下滑到了谷底,距离亏损一步之遥。

2004年9月,一个叫杰克·韦尔奇的老头儿来到中国,从北京到上海,面对着中国的企业家们,把自己的商业经验和感悟娓娓道来。一天,苦闷无比的黄呜打开了电视,正好看到直播。韦尔奇正在谈的话题是如何用人。这位前GE公司的CEO说,“有三种人不能用”,其中最不能用的人是“有能力有业绩有影响力,但是对企业不认同的人。因为他们对企业伤害最大。”

“韦尔奇简直是专程为我而来的中国!”那一刻,黄鸣豁然开朗,他开始明确地与改革派站在一起:“我不是做早了而是做晚了,不是做凶了而是做犹豫了。”

2004年9月到10月,先后有1000名员工(包括几位高层)离开皇明,占到公司员工的四分之一,可黄鸣并不惊慌,“早就想好了,有了准备。”2005年,已经基本停滞三年的皇明公司出现了将近70%的增长。

这次意料之中的动荡让黄鸣得到了一支“正规军”,让企业找回了执行力。

守住底线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鱼目混珠,硝烟迭起,大多数品牌竞相降价,而皇明的价格却只涨不降。大家都众口词,皇明太贵!但奇怪的是,10多年皇明不仅销量稳居第一,而且市场份额连年增加。

很多国外的经销商把各企业比较一番后来到德州,“义愤填膺”地问黄鸣,“我们承认你的产品最好,但为什么要比别人贵30%?”黄鸣平静地回答:“你明白这30%中间的差别吗?这不是好和更好的差别,而是合格和不合格的差别。现在,你还觉得贵吗?”

2003年,皇明砍掉了占总销售额70%的小规格产品,主推大规格产品,把产品往高端调整。不少对手闻讯,认为皇明不懂消费者需求,完全是自取灭亡。黄鸣是这么算账的;冬天或阴天日照少,小规格太阳能热水器就没有足够的热水,无法使用,而大规格产品就毫无问题,无论冬夏,天天有足量热水用,反而降低了它的使用成本,为消费者省了钱。这次冒险再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08年,黄鸣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他要将全国6万多人的经销商“收编”到皇明旗下,成为皇明的正式员工。“这是为了保证质量和形象。”黄鸣正色道,“我们要统一培训,让每个经销商都是一样标准的皇明形象。”

“没有完美主义者,就没有奔驰,皇明就是太阳能中的奔驰。”这年10月,黄鸣当选为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成为中国当选国际太阳能权威机构领导职务第一人。“黄鸣担任副主席,将皇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有望推动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工业化与商业化进程。”国际太阳能学会主席莫妮卡·奥丽芬特表示。

如今,享有国际声誉的皇明掌门人黄鸣仍固执地强调:皇明现在做的产品不是什么高端,而是最底线的、最基本品质的、最基本要求的产品。

望外之喜

2008年9月1日,皇明总部搬进了位于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19月坛“微排”大厦,这是皇明创业以来第八个家。对黄鸣来说,这个家有太多的意义。

日月坛,“微排”大厦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作为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它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娱乐于一体,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搬家让黄鸣有了一次回顾历史的机会。虽然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的东西还会有很多很多,但他谨记在心的是根一定要坚守住,那些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一定要传承。“将来我们还会搬家,随着公司的国际化,下一个家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还是德国柏林?”

一路走来,黄鸣丈量的不是自己离最终目标有多远,而是自己铺了多少路。“生命的意义永远不是一个终极点。”他说。

面对经济危机的寒冬,获得国际投资机构巨额注资的皇明却逆势而上,在2009年新春伊始发动了一场面向全国的颠覆式“扩军”——约有3万人将成为企业的新员工。“面对金融危机,皇明不但没有萎缩,反而要大规模扩张。我们整个产业及皇明集团就是在寒冬中成长起来的火热事业。寒冬和淡季从来都是我们逆势而上的机会。”黄鸣解释说,传统的能源是不能再生的,而自己从事的是可再生的能源开发,经济越危机越低迷,越需要节俭,可再生能源也就越有市场,这正是皇明扩张的底气和动力。

猜你喜欢

热水器太阳能
太阳能维修等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热水器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石油PK太阳能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看,光电家居
等离子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