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奈的返乡

2009-04-08

时代风采 2009年3期
关键词:老家经历农民工

瓜 瓜

去年11月底,35岁的农民工陈正华带着媳妇,和一帮贵州人一起,从浙江金华乘坐客车,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到达贵阳,然后又乘坐从贵阳直达云南昭通的客车,再经昭通到达永善县,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时值寒冬,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山野间弥漫着一片萧瑟,唯有公路两边长得又高又壮的金沙江防护林(长防林),不凋的针叶让人欣喜。

当他们夫妻二人提着行李跨进家门的时候,既有见到亲人的喜悦,也有一丝看见房屋破朽时顿生的凄凉之感。那是父亲生前修葺的房屋,他和弟弟陈正龙各自成家以后,两弟兄就分开过了,土地也一分为二。4年前,他和媳妇前往浙江打工,两个留守儿童托付给弟弟照顾,作为回报,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任由弟弟居住和耕种,不收一分租金。但屋宽地阔,弟弟一家根本住不了那么多房子,也耕种不好那些土地。4年风雨的洗刷,让那些房子年久失修,连陈正华都感觉到有些陌生。

在这个严冬,返乡实为无奈之举。

陈正华初到浙江,帮一位老板卖汽车配件,有生意的时候,他还感觉到充实,可坐等顾客上门的时候,他又感觉到时间的难熬。一年以后,经过老乡的推荐,他来到金华市永康县芝英电器厂,这是一家生产铁锅的企业,陈正华被分配到包装岗位上负责产品的打包装箱,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劳动强度并不大。一段时间以后,陈正华尽管知道了锻造、抛光、喷漆等生产铁锅的程序,但包装工作是一看就会的,不需要什么培训,再次跳槽并不现实,所以几年时间下来,陈正华并没有学到什么技术。

包装岗位实行的是计件工资,陈正华每天的收入稳定在五六十元,媳妇的工资比他少一些,两口子每月的房租和伙食费要花去800多元,几年下来,多少还有一点积蓄。

但从去年8月份开始,情况有所不同了,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着浙江的中小企业。芝英电器厂的老板虽然没有告诉这些远道而来的员工,但这些员工还是从电视节目中嗅出了异样。那些做出口贸易的大厂突然之间风雨飘摇起来。芝英电器厂的产品虽然只在国内销售,但原材料的供应变得紧张了,产量减少,销量减少,利润薄弱,员工的收入也就大不如前了。

这对陈正华之类的农民工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再加上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让他回家的愿望未能实现,反正今年也快过春节了,两口子决定返乡了。

4年的打工经历,陈正华觉得自己并没有遭遇被城市人歧视的时候,工资也未被拖欠,他的活络性格也使他能和所有人友好往来,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的地方。但也没有特别欣喜的,他总结自己的打工经历是四个字:“平平淡淡”。

但有一点让他感慨不已的,那就是老家的经济发展实在太落后了,人家政府对企业最大的帮助是政策优先,这大概就是沿海与内地的不同。

在陈正华看来,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它只适合那些家庭负担相对不重的人家,或者是没考上学校而又想外出见见世面的学生。

所以,这次返乡以后,他决定不再出去打工了,除了以上原因,他的两个孩子渐渐大了,生活和学习都要兼顾,“丢在家里不放心。”

几年的打工经历,如果说对陈正华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现在的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这源于沿海发达的经济给他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他还会种自家的地,在他们老家,烤烟是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

当然,他现在梦想的是拥有自己的养殖场,除了投资成本的压力,他最想学的是养殖技术,那或许是他脱胎换骨的出路。

当我告诉他,可能在春节过后,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工会就要组织农民工免费培训各类技术时,这位经历过打工磨练的汉子在电话中求之不得地笑着说:“最好离我们近一点。”

猜你喜欢

老家经历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最美是老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乡下老家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乡下老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