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心态现状及其塑造
2009-04-08何兰兰
何兰兰
摘要: 从沉重历史中走来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日益崛起的新时期,国民心态依然问题良多。如何看待当前种种国民心态,以及塑造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健康国民心态,增强国民精神内驱力,无疑是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国民心态 中国经济发展 国民精神内驱力
从自居为“天朝上国”到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从粉墨登场的“政治试错”到新中国的风雨兼程,从走出“十年浩劫”到今天“和平崛起”的政治宣言和民族抱负,在这近一个半世纪里,中国历史跌宕起伏,险象环生,中国国民心态的振荡幅度也超过了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历史上曾经的光辉和荣耀,曾经的孱弱和屈辱,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国民摆脱民族心理几度大起大落,走向平和宽容现代大国心态的障碍。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虽然存在体制、增长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所接收和发散的国际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人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的权利和义务,关注外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对中国外交的期望值也大大提升。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往更多地体现在经济、生活水平等“外在的现代化、大国化”上,而“内在的现代化、大国化”如国民素质、国民心态等仍然相对滞后。因而,面对在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正在崛起的中国,作为中国的国民,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正确认识变化、对待变化,在转型和变化的无序中准确定位,以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并且,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正在崛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除了内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之外,中国发展还会引起目前各个发达国家的抑制,有时还容易引起周边小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疑虑。因此,如何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十分重要。这其中,国民心态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健康的国民心态有助于制定更加理性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创造尽量好的发展环境。反之,则可能使外交和对外经济关系环境恶化,从而不仅不利于中国本身发展,还不利于世界的整体稳定和发展。总之,健康的国民心态虽然不是中国更好地发展的充分条件,但肯定是一个必要条件。
总之,一方面,一国的国民心态和这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一国的国民心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塑造健康的国民心态,不仅有内在的动力,而且有外在的压力,在目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笔者试图在下文从国民心态现状、国民心态形成机制、健康国民心态的内容、塑造国民心态的措施等角度阐释中国目前遇到的对外心态问题。
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曾经说过,任何特定阶段都会受到前一或前几阶段的制约和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理论。在国民心态问题上,这一规律同样也是适用的。中国历史曾经的辉煌,使部分国民将中国的迅速发展看得过重,产生狂妄自大的想法,过分乐观地认为中国将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和领导者,盲目自大。而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另一种则表现为过分自尊,对涉及敏感问题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做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这种过分自尊的心态在民间也有相当反应。许多人在观察一些问题时,一有事情就怀疑是否对方在蓄意伤害中国人的感情,危害了中国人的尊严。另外,还有一种心态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走入了“瓶颈”时期,将来的改革和发展将步履维艰,受到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巨大挑战。在政治和军事上,陷于各强国的包围和堵截中,国际环境堪忧,对中国的崛起持悲观主义的态度。表现在对外交往中则为定位过低,自信不足,过分强调危机意识和外在挑战,进而削弱了自身的进取心或引发了对外排斥的情绪。这三种心态普遍存在于人们认识中,表现的形式或是在一个个个体身上有这几种心态的混合体,或在不同时期这些心态各自的张扬程度不同。
那么这些国民心态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国民心态形成的根源在于国民的历史记忆与历史经验,这是潜藏在人们脑海深处的意识。无论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给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还是新中国外交中某些时期不计成本的斗争与友好的极端做法,都应该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清冷的历史历练中使民族心理和国民心态慢慢成熟起来。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不应该成为国民仇外的理由,而应该理性地看待这段历史,并自强不息;同样,因为外国先进而盲目崇拜,抛弃本民族优秀的东西,也是不健康的国民心态。
其次,本国的实际处境也是重要因素。一国的物质实力和国际政治环境等对国民心态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前面列举的过分乐观心态,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对我国经济军事实力的不准确评价,盲目自大,过分高估了中国目前的总体实力,而没有全面地分析。在看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难度和制约,既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又要对困难有准确的估计,谨慎但不失自信。相反,过分悲观的心态则是低估实力,而过分强调困难,也是不可取的。对于过分敏感、自尊的心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社会交往中对自身定位不准确,是以往历史经验造成的自卑心理在新时期的激烈反应。改变这种心态,最主要的还是要摆脱原来的思维模式,接受和理解现今情境与以往已截然不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对外交往中的事务,与各国平等往来、良性互动。
再次,职业外交人员、国际关系研究人员、新闻媒体对国际环境的认识和解读对普通国民的心理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作为一般普通老百姓,人们虽然关心本国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往来,但相对于个人事务则微不足道。更进一步说,即使是非常关心国际问题的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极其有限的,绝大多数的认识都得自外交人员、国际关系研究者、新闻媒介等信息来源。因此,这些人群和机构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对本国的实力和本国在国际交往中所处的地位、本国和各国的国际形象所描绘的图景,从观念层次构建和塑造了人们脑海中的国际社会和国际交往,这有些类似于柏拉图的“观念洞穴”。人们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认知,很重要的是通过接受大众传播和反馈实现的。这可以通过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等传播效果理论加以阐明。所以,我国的外交实践、国际关系研究,以及大众媒介的成熟程度都构成了国民心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结合我国所处的实际环境,当前中国国民所需要的对外心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信、平等、理性。应该看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并非是特殊的一员。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中国首先要维护和扩大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不可能期待接受别的国家的特殊恩赐,也不必成为慷慨大方的施舍者。中国人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必要自大,应该有自知之明,合理定位,不卑不亢,自信从容。中国要力所能及地主持国际公道和国际正义,但也没必要独担天下道义,而要量力而为,与各国沟通和互动,以促进国际社会的有序化。中国政府对国际热点问题的介入也应该主要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前提和限度,适当地承担与本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抵御外侮中,形成了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结,它与外侮的欺凌压迫同生共长,具有强烈的悲情主义成分,体现在国际关系中,就是同情弱者,唾弃国际关系中的以强凌弱行为。这种心态和中国要树立的大国形象是不相称的,因为它带有偏狭性。中国应当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同病相怜永远只是弱者的心态,强者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处理国际事务最基本的一条是保持理智的自信。
二是包容、大度、开放。我们需要对当今世界上一切国家,特别是对别国先进的东西不抱偏见,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用。承认别国有比我们先进的东西需要勇气,虚心学习别国先进的东西更需要勇气。此外,还应该看到,其他国家及其国民对中国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一时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也是正常的。我们也要有宽容意识,给别的国家及其国民以时间了解中国和正确认识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相互交往中构建相互理解的桥梁,互动地宽容地接受外国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互通有无,和睦相处。
三是务实、发展。一个国家只有实力壮大和搞好各项内部建设之后,才有可能抵制外部不公平、不合理的干涉,成功地维护自己的主权尊严和国家利益。发展是硬道理,对中国外交来说也同样适用。
塑造健康的对外心态的具体途径首先是教育,尤其是普及性的教育,需要国民对历史、对国家的现实有客观真实的认识。其次是媒体的报道,各种媒体是国民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客观、公正、理性地对本国和世界进行报道就非常重要。再次是学者的研究,学者应该是自己领域最全面、客观地认识的体现,而且对其他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所有学者都能够本着踏实的态度,力求客观研究,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其他目的匆忙下结论,那对塑造良好的国民心态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宽容来自自信,自信来自实力”,中国外交需要的健康国民心态最根本的还是要发展本国实力,这与健康的国民心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中国国民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努力塑造自身健康的国民心态,使其促进国家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亨利·基辛格.大外交(中译本).海南出版社,1998.
[5]彭谦,杨明杰,徐德任.中国为什么说不.http://www2.booksea.com/zz/qt/p/pengqian/sayno/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