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的预设与生成
2009-04-08曹会刚
曹会刚
一、背景分析
教材与教学内容:必修2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课时。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能够区分这三种基本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在这一节前面,教材已安排了一个课时:从力学角度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分析结构如何受力。经过前面的了解,学生对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对结构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不是很深入,例如这里结构为什么是圆的,那里结构为什么是由一些细长的构件组成等。
“结构的类型”这节内容正是在这种认知冲突中、在学生对结构作用的需求中,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所以本节课是让学生理解结构的作用。
二、预设的教学设计
题目是在通用技术教研组会议上布置的,虽然是校内的公开课评比,但是听课的人有可能比较多(学校领导也有可能听课),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首先从一些技术网站找了一些教学设计参考,然后通过QQ群探讨一些上课疑问(如在课堂做什么试验最合适,结构类型的显著特点是什么等)。渐渐的,我上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信心也越来越足。
1.新课引入——图片对比中引发兴趣、产生疑问。
在引入新课环节时,我的设想是:通过图片对比来导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构的类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结构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加深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2.有问共答——点拨回馈中突破难点、建构新知。
图片展示时间不宜过长,大概控制在2—3分钟内,然后就进入“有问共答”,我想象着学生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图片结构的形状不同,为什么受力的特点也不同,……这些具体的问题就正好突破了结构类型中的难点。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小组代表陈述,最后我点评和总结。
3.加强理解——生活中的结构对知识点夯实。
为了让学生对结构的类型理解更深入,我布置了以下两道题:
第一道:结构的类型的选择,由陷阱设置,引入一个组合结构。
第二道:列举生活中的壳体结构并说明这种结构具备哪些卓越的性能?(这里不需要小组讨论,学生单独完成。)
4.拓展提高——分层任务中面向全体、多元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壳体结构的受力情况,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一个壳体结构的受力试验。试验的准备:乒乓球3个、纸板一张、书本。我设置了三个分层任务,主要考虑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水平和能力。
任务一:要学生用准备的乒乓球和书做试验,做到能够做试验。
任务二:在纸板上面尽可能放置书,能够分析受力的特点。
任务三:试验做完,要写试验报告。
三、现实的教学过程
经过几天的准备、策划,开课那一天,我满怀信心地来到班级上课。一开始学生对图片兴趣很高,对图片的思考也是一些很表层的问题,例如:这是水利方面的结构,那是汽车方面的结构等。后来经过提示,按照我事先设计的步骤,学生开始思考结构的形状特点和受力特点,同时复习前面第一节课的结构与力(5种力)。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和总结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结构类型的特点。接着仍然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来加强巩固,有些习题因为设置了陷阱,有些学生掉在陷阱里,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跳出了陷阱,然后我对三种结构和一种特殊结构类型进行总结。最后一个环节是试验环节,当我拿出乒乓球时,有些学生听说做试验,很兴奋。但是当我把试验的任务说完,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要做到任务三时,有些学生就不是很高兴了,做试验还要写试验报告。下面的情况,就与我事先的教学设计不同了,有些学生就在那里玩乒乓球,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做了(4个人一个小组,每个组只有3个球),还有些学生在那里玩杂技表演,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眼球,场景相当热闹(有的在玩,有的在做),这个场面是开课前根本没有想到的。最后,只有6组人在认真地做,能够写试验报告的几乎没有,受力特点分析也只有少数组完成,所以最后点评只能解读我的试验报告和受力分析。精心准备的三个分层次任务,只有少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
四、“预设”遭遇现实后的反思——生成
为什么这次“预设”的设计会得到如此结果?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紧张等因素,我的课堂应变能力发挥得不自如。现在想来,我如果能够及时改变任务或者降低任务,能克服紧张心情,冷静从容,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过程,情况可能会好得多。
只要能达成目标,并非一定要自主探索,并非一定要分层次,实效性才是衡量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课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只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放弃实验。或许做完了第二个任务,学生自己也会主动思考第三个任务。
2.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从这堂课我想到,教师事先准备的教学设计可能与现实的课堂有冲突。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虽然我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来设计教学,但是要知道教学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不能原封不动直接用于课堂上,在课堂上要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试想,假如教师不顾课堂临时所发生的问题,死板地按照计划教学,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所撞击出来的火花就会被掐灭,这将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要想生成有效的教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理性对待周边的信息,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语言和话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学的生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就会火山爆发般地显露出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就随之大大地提高了。
3.课前要准备充分,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非同小可,因此无论教龄长短,都要抱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但仅有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每次活动,除组织者需精心调研外,参与者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想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备课也要备学生,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考虑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