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初级阶段的语用文化教学

2009-04-08

考试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原则方法

陈 蓉

摘要: 语用文化是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而能否熟练得体地进行交际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尺度。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有选择地介绍语用文化,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迅速地适应中国社会。

关键词: 语用文化 初级阶段 原则 方法

一、引题

最近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喜欢用“哪里,哪里”,以下选取了两个例子:

A:你今天真漂亮。B:哪里,哪里。

A:你普通话挺好的。B:哪里,哪里。

“哪里,哪里”是表示谦虚的礼貌用语,这是已经过时的表示谦虚的礼貌用语,并不符合现在的交际观念和习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最经常说的是“谢谢”而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常用的“哪里,那里”。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礼貌用语和流行用语,这在社会语言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兴起等。因此我们应当向留学生介绍当代的中国文化,使他们能即学即用,这就需要我们合理恰当地向留学生介绍语用文化,使学生能正确得体地使用,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社会。

二、语用文化的重要性

语用文化是指语言应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而语用文化又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传统特点的一种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向留学生揭示、传授语用知识很有必要。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语用文化是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正确得体的交际活动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能否熟练得体地进行交际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尺度。与知识文化相比,交际文化是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文化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向留学生揭示交际文化。此外,只有熟悉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习俗特点即语用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到一个社会和文化中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用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次,也有人不主张向留学生介绍相关的语用知识,担心他们理解困难。但是文化介绍是汉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语言形式都能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有意义。因此即使在初级阶段我们也应该介绍一些相关的语用知识。当然,文化介绍应该与语言教学的实际相适应。只要我们精心选择好语言项目和文化项目,二者就可以兼顾。比如在初级阶段讲授一些基本的招呼礼貌用语,这样,见面时学生就知道使用“你好”等。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要向他们介绍更多的背景文化知识,比如:招呼用语不只“你好”一个,而且“你好”也并不适于所有的场合等。

三、初级阶段的语用文化

那么,哪些语用文化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呢?哪些是不必在初级阶段讲授的呢?下面是我认为初级阶段有必要涉及的语用文化内容:

(一)日常寒暄用语

除了最常见的问候语“你好”以外,中国人的日常寒暄用语是丰富多彩的,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经常使用“吃饭了吗?”“买菜去啊?”“好久不见了,最近忙什么呢?”等进行寒暄,这些与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不表示问话人真的想知道对方吃了没有、是不是要去买菜,而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一种关注。因而在初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他们的语言水平,以及教材特点、课型特点等有选择性地组织教学。比如,在Ciee项目中,有部分学生选择住在中国家庭,有中国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在这样的家庭里,日常的寒暄用语就不可能是“你好”,根据情况的不同,可能是“回来啦!”“功课做完了吗?”“几点下课的啊?”“晚上干嘛呢?”等。

(二)称谓语

按照家族组织与社会交际分为两类。

1.家族组织。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婶母、父亲、母亲、姑父姑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堂兄弟姐妹、哥哥嫂子、姐姐姐夫、自己、弟弟弟媳、妹妹妹夫、表兄弟姐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等。汉语的家庭称谓体系非常复杂,要求学生一次性接受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初级阶段要做的只能是逐次分批、渐进式的教学,即先通过会话适应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再根据情况适时解释原因。此外,由于词汇语法所限,开始时的解释不可能是深入完整的,而应当“反复提出、逐渐加深”,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统。同样以Ciee初级阶段的学生为例,住在中国家庭的学生对于此类称谓语比一般的学生要熟悉,课堂讲解时,先由对话引入,之后,让这些学生把他们自身的体验讲给同学听,比如,他们的中国妈妈的哥哥应当称“舅舅”,妈妈的姐姐是“姨母”等,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有互动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这些复杂的称谓语。

2.社会交际。师傅、先生、小姐、服务员、职称(教授、大夫、局长、校长、会计等)。“师傅”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一个称谓词,“司机师傅、修车师傅”等都是比较得体的称呼;“先生、小姐”等传统尊称的使用频率依旧很高,是比较正式的礼貌用语;去餐厅点菜时,“服务员”是很常用的叫法。这些称谓语在交际中经常使用,跟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满足日常的生活交际所必须具备的。而以职称或者职业相称的时候则可以在前面加姓氏,但是只有比较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职称职业方可用于称呼,比如说:马经理、王校长、李医生等。以上所说的这些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一组称呼,如果和对方关系很近或者想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则可以采用拟亲属称谓。

(三)颜色词

汉文化中有一些鲜明的颜色词:红人、当红、走红,红得发紫——受欢迎,白服、白丁——无官职,黄袍、紫禁——王权,白服——葬礼……这是受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及历史发展的影响形成的。了解这些,可以避免一些特殊场合的衣着不当,如婚礼、葬礼等,而且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也能尽量多地理解其文化内涵。比如,某次课的课文内容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在串课文的过程中,就可以顺带介绍这类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怎样介绍语用文化

(一)原则

首先,文化介绍应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语言项目和文化项目,并适当地加以处理,尽量使文化介绍与语言水平协调起来。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文化揭示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初级阶段,我们侧重现代口语方面,而高级阶段的某些课程中必然要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此外,某些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因而很容易被忽略,但对留学生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你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中国人的寒暄用语是多样的。

其次,应侧重介绍中国文化中的那些“活”的文化,而少介绍那些过时的或者已经不经常使用的文化,所介绍的语用文化应跟上时代的变化,如引题中提到的“哪里,哪里”,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回答别人夸奖时已很少再说“哪里,哪里”,而经常用“谢谢”来回答。学生所说的“哪里,哪里”,并不是现在的流行用语,虽然用“哪里”很符合标准的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这些交流接触使汉语中的习俗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在中国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比如近年来“谢谢”就用得越来越多,大有取代“哪里,哪里”的趋势。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作报告时开场白和结束语的谦虚客套也越来越淡化。此外,像工资一类的问题也成为了禁忌。过去拜访无须事先约定,现在至少也应该事先打个电话才算礼貌。很多家庭也不喜欢在卧室招待客人。因此,现在的中国实际上是传统的文化习俗与新的文化习惯并存,因而在介绍语用文化时,要跟上这一变化形势。

(二)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在课前做充分准备,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补充教材,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比如:Ciee Beginning 1的课程中,有一篇是关于中国式的婚礼的,涉及中西方对颜色、婚姻恋爱观的不同。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根据相关内容设计了一个活动:名称是“Blind date”,事先准备好任务纸,然后全班学生进行抽签,根据抽签的结果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之后,根据任务纸上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对异性进行提问,从而选出自己理想中的恋人。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中国式的“颜色观”,并且比较了中西婚恋观的不同,学生印象深刻,实际的效果也非常好。

2.在介绍语用文化时,应用“情景教学法”,遵循真实性、实践性的原则,创设一些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尤其是负载一定文化含义的词语的用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教授招呼语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这样一段视频:两个同学在路上相遇,其中一个同学说:吃饭了吗?另一个同学回答:还没呢。然后两人就结束对话,朝相反的方向走去。这样就给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语境,让他们明白,中国人说“你吃饭了吗?”不表示什么具体的含义,更不表示他们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他们并不想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吃饭,而仅仅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所以在介绍语用文化时我们要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多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亲身体验。

3.适当进行真实的文化体验。除了课堂上的“情景教学”以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中国文化。Ciee初中级阶段的项目设置中,有“语言文化实践”这样一门课程,给学生若干文化选题,让他们带着任务纸,去实地考察、体验中国文化。这些文化选题都是鲜活的中国文化的表现,如:上海的交通、上海的婚姻与恋爱、田子坊、轻纺市场、中国人的体育与娱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相关的语用文化,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实践也证明这种文化实践的效果很不错。

五、结语

综上,语用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习俗、语用文化时,要谨慎地选择,尽量使语言项目与教学阶段相适应。因为不管是融入还是适应,都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和时代性,因此,在语用文化的介绍中要注意时代性针对性,并遵循适当的原则,灵活地传授,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申甲.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2]赵玉霞.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2008.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原则方法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对外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新探——以初级阶段听说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