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之我见
2009-04-08钟志芳
钟志芳
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认识到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的。
一、课堂情景入手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而且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应具有创造性,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课堂情景中去,为学生创设敢想敢思的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情景。
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涂抹”体会到小丘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浓,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我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草原的美景,小丘的线条是那样的柔美,特别是羊群在小丘下活动,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的大花。学生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这时,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画,想象出羊群在草原上的美吗?请分别用比喻句来描述。此时学生已有了创作的欲望,都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有的说:“羊群像朵朵绽开的白色大花。”有的说:“羊群像一个白绒球在滚动。”还有的说“羊群像杂杂白云在飘动”等。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创新的欲望也得到了充分调动。
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总是与个人的需要和追求直接联系,如果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和追求,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一旦产生,主观能动性就是说容易得以发挥,而要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首先必须创造适宜的课堂气氛。民主、自由、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它能打消学生的学习顾虑,能为他们在动手、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发现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同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和愉悦感,就会让学生敢于自我表现,以此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其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质疑。明代教育家陈献章指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疑”字,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人深思,才会激发学生探求兴趣。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解疑,如果通过读书思考、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还解决不了,教师再认真进行梳理。这样,就真正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他们的主动性就会真正得到发挥。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生动性,这样就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从而使其主体性得以体现和发展。
三、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又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的又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必须着力上好“每一堂课”,而不是“某一堂课”。我认为,突出重点,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只有提高40分钟的质量和效益,学生才会有兴趣和时间去喜欢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其次,坚持读、听、说训练与情意德美培养统一的原则,体现语文教学的完整性,使其丰富多彩,异彩纷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训练。第三,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创新教法。我们要看到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淡化表演欲,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多思考、提问,同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是语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是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掘出自己内在潜力,不断提高语文素质乃至整体素质。
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能力是发现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科学和历史都作了证明
我在语言训练中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观察实物,观察周围因素,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等。
1.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培养观察思维能力。
在看图学文说话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看的有序,想的有序,说的有序,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条理性,我较重视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幅图画出现后,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画面,从全图入手弄清画面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说话,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先从整体再由部分回整体。在总体观察之后,再按照从上到下,又由近及远地按顺序进行观察想象,弄清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教学第一册《秋天到了》一课,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用从下到上的顺序看图,然后问:你在这幅图上看到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知道是什么季节?谁能用几句话说出图意?又如第二册《司马光》在做什么?司马光为什么那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谁能用几句话说出图意?利用图的直观、形象,再借助提示的作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在观察中,要以教方法为主,使学生逐步学会方法,提高观察能力,进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2.观察大自然事物,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很容易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联想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因此,带领学生观察事物、大自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良好途径。例如,教完《火烧云》一文后,让学生去观察日落时云霞的变化,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述这大自然神奇的景象。
总之,通过以上几点的体会,说明了要发展学生在语文中的主动性,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发展以学生创新为核心的教学主体人格,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充满新意,才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喜爱语文,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