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颐和园国际艺术城
2009-04-08沙磊
沙 磊
有理由相信,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亮点,熠熠生辉
约见采访唐伟国之前,记者已与他有过几次通话和短信联系,身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艺术经济与市场分析室主任、颐和园国际艺术城推动者之一,他的客气和谦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借唐伟国之口抛出的愿景似乎很不“谦虚”:以独特的学术强势,成为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策源地;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核心聚集区,成为享誉国内外艺术界的文化地标。
“有理由相信,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将会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亮点,熠熠生辉”,唐伟国欣喜地表示。
因工作之故,他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北京的东西两端,“但并不觉得疲劳”;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从业经历的他,其足迹跋涉祖国各地,尤其以西南与长三角城市为重心。只是最近2年,凭借敏锐的经济头脑和涉足艺术经济研究的心得体会,促使他自由地翱翔在艺术经济和美术传播的海洋之中。
2008年12月9日,由海淀文联和《中关村》杂志组织的西区艺术参观考察团第一站便设在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在考察团到达之前,记者与唐伟国主任通话得知,他已在寒风中伫立等候良久。
临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从远望去,一排排火红色炽热外观的建筑与寒冬的萧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艺术城工作室的墙壁上总有挥之不去的个性鲜明的涂鸦,而最特别的莫过于在一面高高的墙壁上,别具匠心地装饰上了毛泽东和马恩列斯的画像。后据了解,这种设计是为了平衡艺术城的性别比例差别,原因是艺术城女性艺术家居多,而这种解释记者也只宁愿当作其是“艺术”的解释一笑了之。
唐伟国热情地迎来,一束神采的、温暖的目光透过镜片似乎能够把凝固的寒冬驱散,褐色灰色相间的围巾随意地搭在肩上。他一边双手不停地把刚刚开展的“飞天梦地”颐和园艺术城08秋季艺术沙龙的宣传册和参观券分发给来访者,一边应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海淀区文联主席卫汉青的要求,不停地给参观者介绍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前世今生。
面对着他的繁忙,采访在此刻几乎成为奢望,就当记者觉得失望的时候,唐伟国“忙里偷闲”的答复是:下午吧,下午你们杂志社见。
唐伟国如约赶到,关于稿件,记者采纳了其“采取访谈形式为宜”的建议,也许这样其观点能够更鲜明地得到表达,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概念能够得到更好的阐释。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成立背景是?
唐伟国: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文化复兴和艺术思潮不断涌动,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得到全球关注,以北京为中心的世界艺术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由于一贯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西方国际当代艺术活动已经形成固有模式,虽然在中国各种艺博会、双年展不断,以当代艺术为主的美术馆和艺术中心也层出不穷,但都沿着西方艺术观念和轨迹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和展览中心及艺术机构在北京成立,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公司的团体。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肩负使命是?
唐伟国: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致力于建造能够全面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的交流平台,并将与国内国际当代艺术市场对接,倚靠高层次的学术团队,组织国内国际的展览和学术交流,力求寻找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形成中国自己的艺术活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出有学术思想的资深艺术大家,引导并介绍中国当代艺术中年轻新锐的后备艺术家,并为他们作品的制作和宣传提供全方位充满活力的环境。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全力支持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对话,支持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并致力于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大众的普及及推广。
《中关村》: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特色定位是?
唐伟国: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位于北京的西北郊,距市区10公里,与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相邻,地处万寿山与玉泉山之间,昆明湖西岸。本艺术城区域内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自然气息浓厚,气候宜人。
颐和园作为悠旧的历史文化平台,不仅传承着辉煌的过去,也将开拓着当代文化的今天和未来。为了发挥区域优势特点,北京市海淀区拟从2008年开始着重建设6个文化创意产业带,其中皇家园林艺术创作聚集带和创意时尚生活带,我们争取以本艺术城为中心幅射展开。
根据这些有利因素,本艺术城特色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聚集区,特别追求艺术的精神性与创造性,高度重视艺术品的学术性含量。
《中关村》:艺术城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是?
唐伟国:首先通过艺术创作聚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流中心;然后以此吸引艺术机构集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易中心;再以此吸引艺术产业积聚,成为艺术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最后通过三大效应,即示范效应、积聚效应和品牌效应,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品的市场中心。
建设规划分为三期:
第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以现有105间宿舍、12间办公室和教学室、以及若干会议室和食堂等辅助设施,构成初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创作基地。目前已有20多位来自清华美院、中央美院、鲁迅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艺术家,以及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院校的艺术家入住艺术城。
第二期主要以现有土地为主、适度扩展为辅,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极具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创作的核心区域。其功能区划主要为艺术家工作室群、当代艺术沙龙、当代艺术展示中心。
第三期在上述基础上,争取政策支持以向周边进一步扩展,并与颐和园区的旅游业相融合,形成艺术与旅游产业积聚,将艺术城打造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当代艺术旅游地标,最终成为极具特色的艺术经济区域中心。
《中关村》:艺术城的功能设置和运作方式是?
唐伟国:本艺术城有三大功能区域:
一是艺术家工作室。作为当代艺术实验创作基地,初期主要以国内外高校艺术家为支点,建立单元制的艺术家工作室群。具体分为国际和国内艺术家单元、评论家单元、艺术媒体单元。
二是当代艺术沙龙。旨在以艺术家为主体,以收藏家、艺术经纪人为客体,为艺术家和收藏家这两个艺术市场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进行相互交流、双向选择的结合平台。
三是当代艺术展示中心。计划设立一块独立的艺术品展示空间,以举办各种展览和交流活动,不仅有艺术城内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性的研讨展,也将以团队方式与外地艺术区进行商业性的交流展。
本艺术城实行艺委会领导下的业主负责制。由著名艺术家发起成立艺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艺术城规划和学术支持,并履行组织、协调、监督职能。出资人设立艺术城发展公司作为开发业主,接受艺委会领导和监督,主要负责艺术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保障服务。
鉴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是互动关系,为支持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相结合,本艺术城拟设立“艺术创作基金”和“艺术创作基金理事会”,现已起草制订了“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艺术创作基金章程”征求意见稿。
身为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艺术经济与市场分析室主任,唐伟国对艺术市场有自己的研究体会。他认为,在国际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品在拍品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升到了70%。随着我国艺术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互动式发展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顶级画廊经销商来到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中关村》:欧美和国内的艺术市场体系异同是?
唐伟国:近百年来欧美国家已从投资性的中级市场转变为收藏与投资兼容的成熟市场,并形成其完善的市场体系。画廊为一级市场,其主要经营方式是艺术经营企业和经营者拥有代理艺术品的所有权或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再进入市场销售。艺博会、拍卖行为二级市场,其主要经营方式是接受艺术品所有者的委托,通过中介活动进入收藏,经营者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
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体系是:艺博会、拍卖行为一级市场,其已不是高端意义的艺术市场,而是事实上的“大卖场”。 画廊为二级市场,其已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培育功能,而成为事实上的“寄卖场”。
欧美和国内的艺术市场体系的差异,有东西方管理逻辑不同的因素。西方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组织”,它所关心的是整体的组织而不是具体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艺术家是艺术市场体系中的创作者角色。中国人管理逻辑的起点是“人”,它所关心的是具体人的“身份”和“面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艺术家是艺术市场体中的个体生产者角色。
《中关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行业将会重新洗牌?您的观点是?
唐伟国:中国目前艺术品新兴市场操作格局都不是自发创造或来源于传承的,而是西方行业体系和规范整体挪移的结果,因此存在先天发育不良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出现大量的以个人为主的掮客,即社会上所说的“倒爷”,而这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就有的原始经营方式。
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会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严格的行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在作品的创作和销售上,打破产销“一条龙”现象,突出画廊的主要作用;建立规范的市场运作体系,组成由画廊、拍卖行、收藏家、批评家、博物馆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产业链。
如发生这一扭转,必然带来整个行业新一轮利益的洗牌和分配。未来几年内,谁能掌握最好的当代艺术家资源,谁将成为未来艺术市场的最大赢家。画廊是艺术家代理人,它以拓展与维护高端长线客户为目的。据预测,到2010年画廊业仍将处于空前发展的机遇期。
《中关村》:从美术传播角度,您如何看待美术创作过程与艺术园区作用?
美术传播是涵盖美术宣传、电视美术、美术策展、美术展览展示、美术教育、美术包装、广告、美术市场与推广等广泛概念的一个动态命题。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主要致力于美术传播的理论、方法及操作为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人。了解创造主体及其创作的关键是了解创造过程。创作过程表现为创作主体在历史、文化、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并反映出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资源、审美心理意识及创造能力。创作主体所决定的终极形态——美术作品,通过传播扩大艺术的影响力。
说到当下美术创作及传播影响,就不能回避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发展落后问题。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经历了器物、制度与思想三个层面的三个阶段,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也将经历这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制度与思想方面,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个缺失,必然影响到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反过来,中国的艺术家应当肩负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责任。
中国文化不应总是古文化,而主要是中国的现代文化。西方现代化的起点是文艺复兴,但其真正意义却是借“发现”古典“发明”现代。中国现代文化相对落后,不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问题。
从美术创作和美术传播方面,努力做些促进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积极工作,正是成立北京颐和园国际艺术城的出发点,而面对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则是本艺术城一直困惑难解和苦思苦想的问题。因此借助区位优势而形成独特的学术强势,以使本艺术城成为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策源地,目前还仅仅是一个理想。
衷心期待有志之士加盟与共勉!
借此感谢卫主席的关怀和沙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