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交易效率与双边市场的形成
2009-04-07彭玉婷褚庆鑫
彭玉婷 褚庆鑫
摘要: 基于分工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双边市场形成和演进的根本原因。双边市场是一种特殊的中间平台;它是交易效率改进到一定程度导致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和分工深化的结果。双边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也预示着市场经济演进到了更高的层次。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wo-sided markets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nsaction costs dilemma confli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new-classical economics. We fin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which are resulted from the increase in transaction efficiency,eventually cause the formation of two-sided markets. In a sense,its a higher level of market with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wo-sided markets.
关键词: 双边市场;分工;交易效率;新兴古典经济学
Key words: Two-sided markets;division of labor;transaction efficiency;new-classical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40-03
1问题提出
近年来,双边市场和平台理论成为产业组织和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与传统市场不同,双边市场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实现两种或多种类型用户之间的联结而获取价值。[1]如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如Visa、Master等卡组织)联结着持卡消费者和商户;易趣、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联结着供应商和消费者;在操作系统产业中操作系统联结着消费者和软件开发商。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双边市场属性的产业还在不断涌现,并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rmstrong(2006)认为,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另一组参与者的数量,这样的市场是双边市场。[2]Rochet和Tirole(2004)认为,如果平台运营商在保持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价格在双边用户之间的分摊,就可以改变交易量,则称这一市场是双边市场,也就是说,在双边市场中,价格结构影响交易量,即“价格结构非中性”。[3]综合上述定义,可见双边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1)两组用户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交易。平台同时为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或者是两个不同用户群体都通过同一个平台进行交易或者发生相互作用;
(2)一边用户使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会随着另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即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这是双边市场的核心特征。
目前,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研究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以及价格结构;[4]二是关于双边市场的平台竞争、平台互联、以及反垄断规制的研究[5] ;三是对于间接外部性等双边市场特征的实证证实以及双边市场的存在条件的研究。而关于双边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演进规律的理论研究很少。
双边市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对于双边市场的本质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分析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双边市场演进的互动关系,揭示双边市场及其协调交易平台模式的本质特征,从而解释双边市场在经济中存在的理由,并探索双边市场的演变发展规律。
2双边市场形成与分工深化
2.1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
以杨小凯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建立了以分工和交易费用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经济是连续统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统一的,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生产者生产产品的专业化水平,由他生产该产品的时间份额决定的,而个人可利用的时间由全社会掌握的知识决定的;社会掌握知识与经济组织模式有关,所以在分工程度高的系统中,个人或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也高。同时,在该模式下,由于分工的组织下个人或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和消费多样化偏好,交易费用存在于任何涉及交易的活动中,包括市场环境、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6]在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之间,总是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两难冲突;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经济与交易成本折衷的范围扩大,劳动分工不断演进,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和经济组织优化等现象都是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而内生交易费用的降低,取决于市场功能的完善以及有效制度的制定。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分工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绝对分离的假设,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进而由个人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自利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达到的一般均衡来决定全社会分工网络的大小。而新古典经济学是在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给定的框架下分析问题,即它已经外生假定了经济中的特定组织形式存在,所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边市场的产生和演进的问题。[7]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使得双边市场的形成与演进能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下得到解释,消费者-生产者是惟一的事前参与者,他们进行超边际决策,即进行买与不买的决策,他们选择个人专业化模式和水平,而双边市场是个体选择其交易的决策之间交互作用而事后出现的。
2.2 双边市场形成与分工深化
(1)双边市场交易平台的形成机制。
我们主要从分工结构直观图的角度(参照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来观察分工是怎样从消费-生产者的交互作用中内生出来的,从而解释双边市场是怎样从无到有产生出来的。我们用图1来进行直观的说明。
假定经济中有两种产品x和y,由于专业化经济的存在,人们喜欢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消费。因此,分工意味着贸易。在专业化和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如果交易效率很低,那么个体将会选择一个较低的专业化水平,因为,在既定的交易效率下,刚开始人们生产经验不多,生产率低,支付不起更高分工专业化水平下的交易费用,专业化的好处将被高专业化水平下的高交易成本所抵消。因此每人都选择自给自足,经济是图1中的结构1的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每个人A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不买也不卖,没有贸易发生,生产集中度低,生产率水平较低。在交易效率低下时,这种结构是最优的组织和均衡。
随后,通过不断学习,人们慢慢地积累了知识,并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提高后,一般均衡的交易效率上升到某一临界值时(交易效率的临界值与各种交易效率、学习成本等参数有关。),一般均衡的专业化水平将提高,跳跃到图1中的结构2,这时候社会处于部分分工的组织结构,产品x的生产者同时生产交易服务r,产品y的生产者同时生产交易服务r,产品x的生产者B与产品y的生产者C之间进行产品x和产品y的交易,个人的专业化程度上升,生产效率改进,市场中产生了产品x和产品y的分工,分工得到深化。
伴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者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贸易依存度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加、不同职业随着分工的演进而出现,分工演进促进市场规模与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为双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与基础。根据斯密定理,市场与分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反馈关系,即分工的深化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演进。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人们进行交易的需要不断提高,从而为双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与市场基础。新经济的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进步,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关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交易效率改进并超过临界交易效率值时,经济组织发生拓扑性质的改变,分工进一步深化,市场达到图1中的结构3的完全分工状态,产生了产品x的专业生产者D,产品y的专业生产者E,同时,双边市场平台交易商F从无到有,它向市场专业提供交易服务r,以联结产品x和y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促成产品x和y的市场交易。
由此可见,随着交易效率的改变,一般均衡将沿着以下的路径改变:结构1→结构2→结构3。从这一路径演进过程中,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工得到深化,市场规模扩大,贸易依存度增加,人均真实收入增加,经济发展程度提高。也就是说,交易效率的改进导致分工深化,双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双边市场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市场经济演进到更高的层次。
(2)双边市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与分工的网络效应。
在新兴古典理论中,每个人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不但影响他自己的生产率,而且影响对其他人产品的市场,影响他人是否能专业化,从而影响他人的生产率。这样形成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当双边市场的一方参与者增加时,增加的一方参与者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不但提高了他自己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他的生产率;同时,他影响了双边市场的市场规模,提高了双边市场另一方参与者专业化程度和生产率,增加了他们的人均真实收入。
在这个瓦尔拉斯均衡中,每个人选择专业化决策不直接依赖于其他人选择贸易网络的决策,而是通过这些决策和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受这些决策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在价格的负反馈机制作用下发生的。每个人关于购买和自己提供多少种商品的决策依赖于价格。均衡价格由所有人选取择他们的贸易品种数的决策决定。这些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分工的网络规模。双边市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是在价格机制下由分工网络效应决定的。双边市场间接网络外部性是分工的网络效应的应有之意。
可见,在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冲突下,当交易效率改进到一定程度,分工演进,双边市场作为分工深化的结果得以产生,市场经济也就演进到更高的层次。
3双边市场的发展和作用
分工是促进双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分工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迂回生产,双边市场从专业化分工中内生,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分工的深化,市场不断演进,市场交易越广泛,对交易服务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双边市场发展演进。分工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创新、迂回生产的程度以及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分工网络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双边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平台,其集中交易特性促进交易效率的改进,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双边市场又可以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双边市场其典型的中介组织特征,基本作用是媒介交易,通过自身的中介活动使交易双方的市场行为联结起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交易费用,促进分工的演进。
分工深化会促进双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双边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演进。虽然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但分工和专业化决定了双边市场的形成和产生,双边市场形成和发展又推动了分工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随着分工的发展,双边市场也会逐渐演进。双边市场可能发展成更为复杂的形式,双边市场的动态发展过程必将表现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4结束语
本文从分工和交易效率的角度探索双边市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脉络。一方面,双边市场产生于分工,它是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导致的分工深化的产物。双边市场是联结平台双方主体的、专门从事某一种或某几种平台交易功能的专业化的交易组织,是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经济空间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伴随着双边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市场规模扩大,贸易依存度增加,人均真实收入增加,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双边市场作为分工深化的结果得以产生,市场也就演进到更高的层次。双边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结构对应于分工的深度,伴随着分工演进,双边市场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Wright J. One-Sided Logic in Two-Sided Markets[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2004,3(1):44-64.
[2]Armstrong 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Autumn 2006,(37):668-691.
[3]Rochet J and Tirole J. Defining two-sided markets[Z];Working Paper,IDEI,University of Toulouse,2004.
[4]纪汉霖、管锡展:《双边市场及其定价策略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3(28):15-23。
[5]Evan D S. The Antitrust Economics of Multi-sided Platform Markets[J];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2003,20:325-381.
[6]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6-168。
[7]庞春、王家新、姜德波:《分工、结构变迁与特许经营: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8(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