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尔·卡丹卖名突围?

2009-04-07

中国名牌 2009年8期
关键词:卡丹皮尔法国

褚 雯

经济危机当前,在钱袋尚饱的中国企业向日趋式微的国际知名品牌频频伸出橄榄枝的背景下,“中国民企收购皮尔·卡丹”这则消息不胫而走:中国南方某媒体称“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公司出价2亿欧元购买皮尔·卡丹品牌,将在—个月内达成协议”。坊间顿生波澜,力挺与反对两大阵营的争辩可谓激烈。

红脸与白脸的对唱

然而6月29日,皮尔·卡丹公司否认了中国媒体有关其将出售所有品牌的报道。“这不是要卖整个皮尔·卡丹集团,发言人表示,皮尔·卡丹与中国公司讨论的只是出售某些特定品牌,就像过去出售给日本公司一样。皮尔·卡丹先生在电话里告诉法新社记者,他将向两家中国公司以2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其时装(男装、女装、童装)和服饰配件(腰带和箱包)在中国的品牌使用许可,这32项许可不包含马克西姆的食品和餐厅业,并且也不是整体出售他的品牌。随后卡丹的发言人确认了这两家公司为JIANGsHENG(健升)和CARDANRO(卡丹路)。

皮尔·卡丹这边业已澄清,而两家准备接手的中国公司却讳莫如深。健升公司称其没有参与收购的计划,媒体报道实属误传;健升为皮尔·卡丹合法授权的鞋及箱包类别的经销商,与皮尔·卡丹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健升没有参与收购皮尔·卡丹大中华地区商标使用许可的活动,只希望履行双方早前签订的合同,继续经营好既有的商品类别。而卡丹路则表示目前该公司的代表还在法国与皮尔·卡丹谈判,公布较确切的消息尚需时日。鸡蛋与鲜花的对垒

戏剧般的事态发展真叫人看得云里雾外,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对于“中资海外收购”这—热点话题的兴致。在中国是这样,在法国亦如此。当地主流媒体在6月29日和30日也纷纷报道了此事,标题撷录如下。法新社:《皮尔·卡丹出售其部分“中华帝国”》:论坛报:《两家中国企业收购中国皮尔·卡丹集团》;费加罗:《皮尔·卡丹即将转让在中国的商标》。报道内容较为客观,但读者对“中国资本控制皮尔·卡丹,你感到遗憾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却耐人寻味——9053名调查参与者中,有70.96%的人感到遗憾。

与调查结果相一致,法国网民的评论也大多表达了对于卡丹的不满(网民戏称为“扔鸡蛋”)。“皮尔·卡丹早就不是奢侈品的代表了。20多年来在亚洲,皮尔·卡丹把自己的__名称和品牌贴在并非原创设计的产品上,耻辱。”更多的网民对于法国未来忧心忡忡,“法国把葡萄园卖给英国人,拆除城堡出口国外,现在又轮到巴黎高级时装了,我为法国人感到惭愧。”“中国买了皮尔·卡丹,其他人也可能争相效仿,重要的是要保持我们在这—享有威望领域的垄断地位。法国不应该轻易卖掉这样的品牌。一个国家的品味比金钱更重要。”

“蛋雨”之下,也有网民针锋相对地奉上了“鲜花”:“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如果中国可以拯救一家法国企业,当然可以,他们不会比美国、日本或法国更差。中国一直是奢侈品的好主顾。”也有网民打趣说:“这当然比卖给美国更好,他们还欠着债呢!债主是谁?中国。”

对这场传说中的收购,中国网民似乎也大多不认同。新浪网一项调查问:“你是否赞同中国公司收购皮尔·卡丹部分业务7”共有7947人参加,反对的占62.9%,赞同的占27%,不确定的占10.1%对于“你是否会选择购买中国版皮尔·卡丹”这个问题,75.7%的人表示不会。

虽然法中两国的主流民意对这场交易均不认同,但出发点却恰好相反,在法国人看来,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中国人却担心“下了高额聘礼娶回来的媳妇名不符实”。

奢华与廉价的悖论

创始人皮尔·卡丹先生今年87岁,早年曾在Dior担任设计师,1949年开创自己的品牌,他以前卫造型和太空时代谠十而著称,他偏爱几何造型和花纹,忽略女性线条,开创了中性时尚,他是至今仍大受欢迎的bubble dress创始人。除了设计时装外,他还设计家具、灯具、装饰品、日常用品,甚至还有汽车和飞机造型。卡丹先生除了在设计上大胆叛逆外,在销售上也与众不同,他早年曾提出过成衣大众化,颇受消费者欢迎。

不过卡丹的大众似以平走过了头,目前皮尔·卡丹在140个国家有800多种产品授权,通过品牌授权,企业可以决定设计、生产和销售,而皮尔·卡丹所要做的就是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授权费用,大范围的授权让皮尔·卡丹成了富翁。在2008年《挑战》杂志评出的法国富人排行榜中,他以5亿欧元身家排第71位。然而大笔财富在源源流入的同时却也透支着皮尔·卡丹的品牌价值。当皮尔·卡丹的产品大量出现在中国低档商场,甚至出现在某县城毫不起眼的小服装店,平庸的设计、普通的材质加上低廉的价格,谁能将它与奢侈品联系在一起呢?也难怪国人对它另眼相看了。

但在法国国内,皮尔·卡丹仍坚持走高端路线。皮尔·卡丹总店占据巴黎玛丽尼大街(Avenue de Marigny)一角,与法国总统府一街相隔,尽显尊贵地位。店内铺着深色木地板,陈设古朴典雅,女士外套、连衣裙售价两三千欧元,甚至还有偶然路过的游客在店铺门前拍照留念。然而无法忽略的是,不知是不是远离商业街的缘故,卡丹店内十分冷清,服装虽然典雅大方却保守单调,少了时尚气息,似乎呈现出没落贵族的疲态。

明显,皮尔·卡丹已经到了—个关乎存亡的关键时刻,而87岁的卡月先生本人则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批零兼营”的卖名突围计划至今仍难卜吉凶。囤

洪志业

广东这边有不少“皮尔·卡丹”代理公司,他们此前就和我探讨过收购一事。我认为,能以一个恰当的价钱将其收购过来,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培养一个品牌并非易事。

李光斗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虽然是服装生产大国,却是个品牌弱国。从各类调查来看,目前消费者追捧洋品牌的倾向还比较严重,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收购“皮尔·卡丹”这样的品牌,体现了中国企业品牌意识的发展,也是实力的体现。

马春株

收购反映了国内企业希望短、平、快建立成熟品牌的心理,但这不是很现实。在我看来,与其花大价钱买一个单纯的牌子,还不如踏踏实实运作一个自己的品牌。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民族品牌的。

沈永芳

假如我们能够收购一个外国优秀品牌,去经营运作其全球市场,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纯粹是打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争高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我们处在经济竞争的年代,而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品牌竞争。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中国企业都要具有一种民族责任感,要团结起来,强强联手,共同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陈国强

“皮尔·卡丹”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对于中国服装和时尚的崛起曾经起了一个很好的头。但是,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品牌延伸过多,品牌有一定的稀释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认真考虑,这一收购是不是必须做的。我认为,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品牌增值性的意义在哪里?实际上,像这类收购的事情,我们已经在做了。我认为,还是慎重一些好。

杨紫明

中国品牌想海外扩张的行为是值得支持的;但是在收购中还是要持谨慎的态度,认真考察这个品牌前瞻性的真实价值,贸然出手可能会遭致损失。

施杰

我们每个做品牌的企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品牌为核心,都要尊重品牌价值,都要从有利于品牌未来的发展出发,来架构自己的体系。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有许多企业只是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过度商业化,而没有很好地构建品牌价值。“皮尔·卡丹”这次出售其部分产品的中国生产许可证,仅成衣和饰品雨项就卖2亿欧元。这是一个将品牌价值发挥到极致的经典案例,值得我们的企业学习。

夏国新

这件事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于中国服装企业来说有一个启发,那就是品牌有时靠单一力量可以做强做大,有时靠集体力量也可以做强大。“皮尔·卡丹”是靠知名度而不是美誉度在做,他们利用品牌授权策略把品牌的知名度打响。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对的,值得我们深思。

猜你喜欢

卡丹皮尔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别了,皮尔·卡丹
皮尔磁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安全系统
皮尔磁PSS 4000自动化系统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改变命运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