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电视新闻摄像师的素质培育
2009-04-06陈留留
陈留留
电视自问世以来。就以其神奇的魅力征服了世人。电视新闻伴随着电视的出现而诞生,并以其声、画兼优的形象性发挥了独家优势,在新闻媒介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进入新世纪以后。技术手段的进步使电视新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ENG(电子新闻采摄手段)的普及和卫星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电视新闻栏目的多样化、连线的日常化、直播的经常化,以及现场报道、现场采访手法的推广……加之电视新闻摄制不是一般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工作,而是一项关系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切身利益的舆论宣传工作,观众对于信息传递速度和解读深度的需求空前加剧,对电视新闻摄像师(以下简称摄像师)的表现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这些都对传统的电视新闻摄像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现阶段摄像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成为摆在电视新闻摄像理论工作者和高校相关专业教研人员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一名合格的摄像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六大基本素质。
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在我国,电视新闻摄像工作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因而具有党性原则。摄像师必须坚持为政治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生活改善和提高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摄像师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例如,2004年天津市工商局主动走进小学课堂。为孩子们讲解简单地辨别食品卫生的方法。一般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小题材,但有政治洞察力的摄像师不会这样看。面对假冒伪劣食品层出不穷,儿童食品质量令人堪忧的状况,通过食品安全课的具体事例,可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人们生命安全的大问题。于是。摄像记者在对现场进行采录的基础上,制作了《食品安全课走进小学课堂》的新闻报道,在中央新闻频道播出,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试想,如果我们多一些类似的宣传和报道,多一些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许不至于后来出现震惊世界的“三鹿奶粉事件”。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事摄像工作的人是光荣的,责任更是重大的。现在有些人只看到摄像师荣耀的一面。以为手里有了摄像机便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对摄像师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其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更是视若无睹。其实电视新闻摄像工作是十分艰苦的,要拍一些突发事件,电视摄像师不管狂风暴雨,不管冰天雪地,不管白天黑夜。马上就得出发;要拍摄真实的战争场面,或偷拍贪官们的违法乱纪现象,偷拍犯罪分子的诈骗活动,就要甘冒生命危险,必要时要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全世界几乎每年都有因公殉职的摄像师,然而支撑在这一忘我精神背后的却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他们知道亲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见证历史。有了这种责任感,才会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留下那样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广博的知识储备
并非每个会使用摄像机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摄像师,道理很简单,因为摄像师不仅要和摄像机打交道,更重要的还要和人、和社会、和自然界打交道。摄像师的文学素养、理论水平、社会阅历等。都会直接影响摄像作品的文化含量和思想深度。1996年江泽民曾对《人民日报》的人员说过:“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该读一些。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这些也同样适用于摄像师。现代社会的新闻竞争异常激烈,一遇上有点意思的新闻,各家媒体都会蜂拥而上,想搞独家报道是很难的。而一位拥有广博知识储备的摄像师,则往往可以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洞悉到事件独特的新闻价值,从而在强手如云的竞争中出奇制胜。
形象的视听思维能力
电视是以视听双向通道传播信息的现代科技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以文字符号传播信息的审美范式。因此除了对电视摄像机这一高科技产物运用自如之外,摄像师还应掌握以下几种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与灵活的应变力。摄像师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对被摄对象的主观见解,是建立在客观而准确的观察后做出的判断。尤其当拍摄现场出现新情况时,更需要摄像师保持灵敏的头脑,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事件,就要及时做出反应。例如。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载着7名宇航员升空,74秒后发生爆炸。随着爆炸声,人们本能地把目光投向巨响的地方,而有一名摄像师则战胜了本能,迅速将镜头对准现场的宇航员家属和观众的反应,拍下了动人心魄的一幕,以视听形象永恒地记载了这一人类心灵的灾难瞬间。在当时情况下,一般的摄像师多会因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而把镜头对准爆炸声源;而这位摄像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更关注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反应力使他获得了成功。
理解的思考力与高度的概括力。一般情况下,思想、概念、观念、计划等抽象的主题本身是不能被直接拍摄的。这就要求摄像师有理解抽象主题的思考力和概括力,通过分析它们具有的象征意义,恰当、准确地实现由抽象主题向有形视听形象的转变,并在大量的素材中,将最有新闻价值、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东西筛选、提炼出来,给观众以启迪。比如前些年中央电视台在制作“十五计划”的宣传报道时,一举改变传统的逐条宣讲的做法,而是由摄像记者走上街头。通过采访一些群众对“房子、票子、孩子、过好日子”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有什么期盼,再把大家的期盼与“十五计划”的条文一一对应起来。现场画面及同期声的摄录,把抽象的条文、枯燥的数字变成群众好接受、好理解的形象描述,整条报道形象生动、真实可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丰富的想象力与不断的创造力。拍摄一部作品,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不断创作过程。摄像师只有在领会编导的创作意图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创造性的拍摄方案,并在表现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特别是在很多时候,想拍到十全十美的画面是很难的,比如要进入秘密之地、军事要地、禁拍之地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发挥摄像师的想象力,运用联想、象征的手法来进行拍摄。例如。前些年中央电视台要拍中美知识产权最后一次谈判,但由于主办方不让记者进人,于是,摄像师就拍下了举行谈判的那座森严壁垒的白房子。正因为看不到中美双方谈判的画面,只能看到“森严壁垒的白房子”,再配合记者的解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看来谈判很艰难……”,便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达到一种“此处无画胜有画”的效果。这是在当时情况下摄像师运用想象力所能做的最成功的拍摄了。
强烈的现场意识
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使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多维信息传递、立体信息接收的优越性。配合电视新闻的这一传播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对一名摄像师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现场意识”,是指摄像师在拍摄中,要时刻想着“我在现场”,并根据拍摄任务和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摄像机,捕捉典型人物、典型活动和典型事件。通过细致观察和细节捕捉,把现场最真实、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形象呈现给观众。比如。非典时期,在《新闻调查》记者柴静采访120急救车转移非典隔离人员的现场报道中,摄像记者不仅真实地记录下现场采访的同期声,更难得的是凭借高超的细节捕捉能力和强烈的现场意识,将现场的环境及医护人员的表现随时纳入镜头的表现中,由此将这一突发事件现场的紧张氛围真实地还原出来,使观众如临其境。
系统的编辑思维
除了提供大量鲜活的现场信息外,系统的编辑思维也是一名合格的摄像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摄像师如果只考虑拍摄而不考虑后期的剪辑效果及成片的整体风格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拍回来的精彩镜头不能互相连接,或拍回来一大堆令自己感兴趣而对于整个节目制作毫无用处的影像信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在一个节目中反复用几次的镜头或在几个报道中反复地用一个镜头(也叫万能镜头)的现象,这些都是前期摄像失败的典型案例。因此,摄像师在拍摄中要充分领会编导的创作意图、节目的整体风格、事件的情节线索等,并结合现场情况,运用高超的拍摄技巧。提供充足有效的前期素材,为后期剪辑和编辑留下足够的创作空间。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曾说过,摄像机从来不眨眼。摄像师的优劣成败就是通过这个从不眨眼的冷冰冰的摄像机镜头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一名摄像师只有具备上述诸方面的基本素质,才会以高水平的电视新闻画面在当今电视新闻战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与逾越,不断把电视新闻摄像事业推向前进。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