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查性报道对中国电视尊严的重塑
2009-04-06刘俊
刘 俊
摘要:中国电视50年间经历了从有尊严到需要维护尊严的过程。电视调查性报道由于其具有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功能和媒介环境学意义,在对外传播中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电视新闻人职业伦理和精神诉求的选择。也是电视应对新媒体的出路之一,所以它在重塑中国电视尊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需要避免从重塑电视尊严倒向解构尊严。央视《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栏目的典范,列举一些该栏目的实例有助于我们对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重塑尊严解构
中国电视从有尊严到需要维护尊严
中国电视从1958年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间中国电视经历了从有尊严到需要维护尊严的流变。
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电视是有尊严的:首先,电视机是稀有产品,拥有这种产品往往是政治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其次,该时社会主流文化与大众时尚很大程度上有重合,每一级电视媒体都代表一级党和政府,电视在裸露展示其教化功能的同时也受到观众的信任与仰望。同时,电视人给大众的感觉也是神秘且神圣的,他们把意识形态的内容通过先进、新奇的影像传递,无形中用时尚手段充当了民众政治信念的引领者。最后,分析此时电视——民众所谓的“小电影”的地位,不能忽视在物质条件不发达时期,电影对中国人精神补偿的情结。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电视开始了一次重大的转型。从宣传者、教化者的角色开始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型,电视人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90年代中后期以后,自主意识加强的中国电视又开始了市场化转向。中国电视也渐渐沦落到需要维护尊严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化竞争带来的收视率竞争越发决定电视媒体的生死存亡。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急功近利的“低俗化”、“泛娱乐化”大潮席卷中国电视界。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饱受质疑,“纸馅包子”事件再一次剥离着观众对电视的信任。廉价的笑声与赤裸的欺骗,让观众消退信任,对待电视的态度从仰视到平视、俯视。甚至不屑一顾。当然。此中也有其他原因如DV和有摄像功能手机的普及、视频制作软件的简单易用、电视专业教育的日渐发达等都使电视艺术的门槛降低,同时电视批评栏目和队伍建设存在缺失。但就尊严问题而言,娱乐、低俗化和职业道德下降是主因。
尊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公信力问题,这在上文中已有所提及,受众的信任是任何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以重塑公信力必然是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重要途径。让严肃的东西保持住严肃,电视才有底气让娱乐的东西娱乐。而电视调查性报道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器,“守望”着社会的航船,曾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承载着电视新闻人太多的职业抱负和理念,它理应承担起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任务。本文将对这一观点详细阐述。
电视调查性报道对重塑中国电视尊严的贡献
调查性报道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意义。早在1948年,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便提出新闻媒介具有“监视环境”和“联系社会”的功能。监视环境有社会监督的诉求,而联系社会则要求媒介通过社会监督充当社会情绪的“排气阀”。调查性报道由于其揭露黑幕和社会阴暗面、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探析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媒介监视环境、联系社会的功能。
央视《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典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庄殿君曾这样看待这个栏目:“一个栏目做了这么多年,由于从它开始的定位、立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比其他栏目起点要高,能对一个事件比较直接深入地切进,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新闻调查》看做是一种业务上的东西,而是要放在推进新闻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这样一个政治高度上来看。”虽然从现实环境观照,这段话对一个栏目的评价可能有些高,但如果新闻人连理想的新闻业图景都没有思考和追求的话,那么一旦有一天各方面的环境好起来。我们反倒可能忘却了理想,迷失了自己。对待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态度,检验着一个国家的自信、一个媒体的良心、一个记者的职业诉求,而这种检验的起点,突兀在调查性报道监视环境、联系环境的功能。
调查性报道的媒介环境学意义。这是一个呼唤深度思考的时代,期盼的原因是逻辑思考的缺位。由于电视画面和音乐具有跳跃性、诱使观者进行视觉预期和对观者感官的不懈刺激等特点。培养了“电视一代”具有心理空间移位性的特征,在一件事情上的注意力时长越来越短。这与网络时代网民频繁点击链接的跳跃行为相仿,而这种“忽起忽落式”的感知和思考行为一次次被强化,是导致浅阅读和浅思考的重要原因。媒介环境学认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改变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甚至个性或人格。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所以它都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
浅表思考有其危害性,它不仅限制一个人深层次认识世界的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在MTV毫无内在逻辑联系的形象碎片堆积中。在时装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色彩中,在无处不在的典雅唯美的广告画面中,图像代替了文字,碎片代替了整体,浅表代替了深沉,文化丧失了它的厚重感和永恒性。
而电视调查性报道通常将调查的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个过程往往经历多线索、非线性、共时历时混杂的复杂纠结,需要观众跟随调查情节通过细微观察和深度判断进行思索和梳理。编导对调查过程的逻辑呈现,有利于对电视机面前那种跳跃、浅层思考的矫正,这种媒介环境学意义上的矫正为电视赢得了深层次的尊严,这种尊严关乎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
在对外传播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外传播近年来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成功的对外传播有助于一国形象的提升,具有国际战略意义;也可能强于武力攻击、政治打压和经济制裁。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回报不容小视。
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在这方面曾有出色表现,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央视《新闻调查》中《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节目是对外传播的一个典范。电视学者叶凤英教授曾这样描述她眼中的这期节目:“由于政治上的偏见和原因。过去一说‘东突是恐怖主义组织,国际上肯定拿人权说我们。‘东突这个节目非常明白和有分量地给你说清楚了,查明了他们跟基地的密切关系,他们的头目已经在本·拉登那里有了一定的位置,还有整个受训、武器的供应。包括行动的理念,都是从本-拉登那里来的,所以后来我们国家宣布‘东突是恐怖主义组织,国际上没有反对。联合国也宣
布了这一条。”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也提到:“在此之前,这个节目曾放在第四套节目向海外播出,效果良好。无法判断是否与这个节目的播出有关,《‘东突揭秘》在海外播出一个月后,联合国和美国等相继宣布‘东突为恐怖组织……在讨论这个节目的选题时,我曾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说:如果美国在阿富汗反恐,并在那里成为一种军事存在,而我们还不能借此机会将‘东突让国际社会确认为恐怖组织,那将是一种遗憾,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一种损失。”
从事调查性报道是职业伦理诉求,也是精神选择。调查性报道背后积蓄的是太多新闻人的职业理想与追求:铁肩担道义,做社会航船的瞭望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电视由于其特性,观众通过影音可以“见调查者之所见”,一同全方位地感知调查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得到某些预支的经历,如果不是收看节目,这些经历大多数观众无缘体悟。很多节目也会对社会有所触动,让观众思索,甚至影响到国内国际社会的态度。“身后的受众”对新闻人来说是永远的诱惑和职业成就感。
同时,由于电视调查性报道过程中,需要使用明显的设备,如《新闻调查》的双机拍摄,这些设备会暴露记者的身份,这给采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隐性采访又不可滥用,其合理性饱受质疑。调查过程检验着记者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和勇气。而选择挑战、追求职业抱负正是新闻人应有的精神选择。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视从业人员的精神品级,维护了电视的尊严。
电视应对新媒体需要调查性报道。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户外大屏等新媒体样式相继出现,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新媒体所营造的语境之中。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将使传统电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视受众的关注度明显下降:2电视的内容体系日显其封闭:3电视市场份额急剧减少;4电视体制机制趋于老化。
但现阶段新媒体不仅在内容生产和受众需求培养上尚不成熟,而且由于自身缺少积累与沉淀,无法快速在受众中树立其公信力,例如网络信息呈鱼龙混杂状态存在。
由于电视曾是长期受仰望的稀缺资源,现在依然倚仗强大的政治社会背景和资源在受众中有相当的公信力,电视台倚仗公信力进行的调查性报道,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是电视媒体在新媒介语境中的优势和出路。公信力的累积也是一个连环效应:受众因相信而收看、继而可能进一步的相信。这种“不断相信的累加”是一种品牌,其背后是电视的竞争力、盈利力和文化力,尊严因“力”而生,岁月的累积里,外力的推助化为内力的气质,尊严也便不需维护,且延展传承。
任何一种积极的解决手段,如果操作不好,完全可以瞬息倒向消极的毁坏,调查性报道避免从重塑电视尊严倒向解构尊严需要注意许多问题:(1)如何解决运用隐性调查方式的困惑。因为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向来很难界定,且媒体毕竟不是司法机关,通过隐性调查而进行的新闻宣判不能替代法律宣判。各司其职的社会才是有序的。(2)避免娱乐、低俗化。调查性报道对社会的监督意义。对民众生活环境的观照意义使它更需严肃,其娱乐、低俗化是对社会秩序和民众追求理想生活的不尊重。尊重是双向的,重塑尊严,需要电视媒体有清晰而合理的价值取向。(3)学会在各方利益的夹缝里成长。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变的真理是一旦独立品格丧失,也必会使其尊严降级。当然,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中,调查性报道也需要受众在考量角度上给予宽容。(4)保持栏目的锐气和活力,特别要提及的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大众文化而非精英文化,但精英文化有助产出以个性化、深度化、创造性、创新性为特征的电视产品,这与电视调查性报道所倡导的品质吻合,尽管目前调查节目对此类内容表现不多。但值得尝试。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