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资战略
2009-04-06罗松山杨宏
罗松山 杨 宏
一、战略目标
(一)总体战略
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高度依赖于人才和知识,而对能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低于制造业,并能为制造业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促进制造业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就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以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改造传统工业,支撑现代工业,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发展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类似的阶段。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党的“十七”报告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结合国际经验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趋势,未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5%。
二、战略重点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认为以下行业应是我国未来投资战略的重点:
(一)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体系中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但我国目前科研和技术服务现状却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许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而制造业和企业需要大量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又一时得不到满足,导致我国的制造业和经济竞争力难以提升,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经济增长中有60%已上来自于技术进步,而我国经济增长中仅15%左右依赖技术进步。当今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制造企业都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有些甚至逐渐放弃其原有的部分制造业环节,集中资源和优势于研发、技术环节。如著名的IBM放弃了Pc硬件制造环节,将这部分业务转让出售给联想公司生产,而IBM自己却集中精力投入科研、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及技术维护。
现实国情和世界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迅速赶上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步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明确了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并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这意味着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18000亿元。从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看,基本上维持在17%左右,按这一比例推算,到2020年时这一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未来投资的重点是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和科研手段,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研究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通过加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信贷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研发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性。
(二)金融业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经济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有力支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金融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权,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金融体系掌握着国际资源的价格及其在全球的配置。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影响力弱、覆盖面不够以及较大的脆弱性和风险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外资在金融领域的过度进入对未来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并不是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而是金融体系的健全、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提高。而在未来投资战略选择上,应重点加大中小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信息化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力度,开放金融投资市场,支持和鼓励民间资金投资金融服务业。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尽管是相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但在我国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重点是加大铁路、中西部地区公路干道、农村公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快交通建设和投资市场对民间资本的开放步伐,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建立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的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倾斜力度。
(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代表性支柱产业,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尽管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我国在产业起步上抓住了难得的机遇、落后并不太多,发展相当快。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674.2亿元,仅次于批发和零售业而在第三产业14个行业中居第二位。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
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历史机遇,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未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的重点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突破口,抓住契机,集中力量支持关键软件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能力,加大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的力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型信息化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未来投资重点应是继续强化信息传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一代移动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投资力度。
(五)商务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会计与审计服务、市场调研、广告与营销策划、评估咨询、会展服务等,专业技术性强,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商务服务业是增长快、就业广、生产率高的行业之一,体现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特征: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强积聚性与辐射性。从现代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看,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三个环节中,生产制造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而研发、销售及服务环节的附加值占整个产业的绝大部分。目前我国贴牌代工的加工制造产品,其总价值中加工制造环节的价值只有大约一成左右。在香港,专业服务的平均附加价值占到产业产值的66%,一般工业附加价值占产业比重却只是30%左右。我国目前的商务服务业从整体和分行业来讲都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在许多领域无法与外资机构进行竞争,难以对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但是,近年来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按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我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482.7亿元,超过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而在第三产业中居第三位。
对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并不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会展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相对较高外,其他行业主要是以人力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为主,因而未来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培育市场主体尤其是本土民营企业,通过对内开放市场、通过消除政策歧视、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措施,扶持国内商务服务企业成长、壮大;通过培育市场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加快市场信用建设,以提高商务服务的产品质量、扩大商务服务的市场需求。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保障措施
(一)转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观念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并且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盈利点,促进其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长久以来,消费需求以物质需求满足为主,在政策设计和思想观念上都对制造业生产部门非常重视,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服务业以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会挤占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有对服务业的歧视政策。近些年虽然对服务业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更多地关注于消费性服务业和部分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贸服务等,认为这些服务业能极大的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而且见效快,有利于短期的GDP增长。从而造成对这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投资忽视、发展滞后,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为此,必须从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促进制造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大力发展民营生产性服务业
一是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积极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快对交通、电信、金融等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步伐。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生产性服务的供给成本,扩大市场供给,满足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三是在不影响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条件下,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为目标,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并购,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三)协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键
从发展时顺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应从政策上鼓励制造业企业之间及与生产性服务企业间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对生产环节和业务重新进行分工、组合,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逐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利用外包、模块化生产等方式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进行外包以促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四)优化生产布局
从国际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北京和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进行区域规划,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政策,以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依托制造业集聚区、高等院校集聚区等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式发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安排财政预算资金,重点支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建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以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加强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创业基金的退出机制。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护自主创新。
(六)优化外部环境
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保障,尤其是良好的诚信体系作保障。与实体产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信用体系的支撑。许多生产企业之所以不进行服务外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不诚实经营,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生产企业不得不自我提供。如物流业中,寄送物品被盗、损毁破环,不能按承诺时间及时交送货物;会计、审计业中,经营发生假帐现象;一些行业垄断经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霸王条款”、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企业之间诚信缺失,又缺少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生产性服务业必然难以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打破行政垄断,形成多元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整顿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严厉打击违规、失信的不良行为,大力倡导“规范服务”和“诚实守信服务”,优化行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全国性互联、互能的征信系统,加强对企业生产、交易履约情况的监督,形成全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管体系。
(罗松山,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杨宏,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投资系研究生)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