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生与货车有缘

2009-04-06

人民交通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兴学小利水泥厂

于 堇

“也许冥冥之中我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开就是24年。”提到徐兴学的名号,在襄樊市樊城区中清路临时货车停车场的司机们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徐兴学可不是一名简单的货车司机,他如今已经在货运市场滚打摸爬了13年,可以说是这行里的“大哥大”了。同时,因为他为人比较热心,常常帮助同行联系副司机、经常与同行“分享”自己的货源信息,因此,徐兴学又被同行戏称为“调度”。

年过40的徐兴学从1996年开始从事货运工作,距今已有13个年头。而在1995年之前,徐兴学只是襄樊市第三水泥厂(原隆中水泥厂)的一名工人。

“也许冥冥之中我与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开就是24年。”徐兴学说,从1985年他18岁进入水泥厂的时候起,他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汽车。先是开厂里的东风140运输水泥,后来改为给领导开专车,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95年。

那年徐兴学28岁,头脑灵敏的他当时就觉察到货运市场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商机。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并于1996年借钱买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柳州五菱小货车。

那部货车陪伴了徐兴学两年,因为车小,加之货运市场的热潮还没有真正进发,所以,那两年时间,徐兴学也没有赚到太多的钱。直到1999年,襄樊的货运市场开始火爆的时候,徐兴学闻风而动,立即更换了一部更大一点的老式东风轻卡,并斥资1万多块钱为轻卡量身定做了一个集装箱。

事实证明了徐兴学的眼光锐利和独到,1998年开始的货运市场热潮的火爆程度超乎了他的想象。甚至在今天回想起来,徐兴学仍兴奋不已,“当时简直就是在捡钱,每月的利润基本都在几千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一万元。”同时,因为当时市场上带集装箱的货车少之又少,徐兴学的车便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经常深更半夜还接到一些货主的用车电话。

“车容就跟穿衣服一样,脏了自己看着就不舒服,就更不要说别人了。”

火热的货运市场一直持续到2003年,而那部老式东风轻卡则一直陪伴徐兴学风雨无阻地走过了6年历程,直到2005年,因为嫌车厢小,徐兴学才忍痛割爱将其卖掉,换了一部车厢更大的东风多利卡。可是,事到如今,一回想起那部老轻卡,徐兴学仍是念念不忘。

徐兴学是爱车的,因为爱车,所以他倍加爱护车。他说,“车容就跟穿衣服一样,脏了自己看着就不舒服,就更不要说别人了。”所以,没事的时候徐兴学常常会这里擦擦,那里抹抹,车里车外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因为徐兴学跑得多是长途运输,用徐兴学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已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每次出车前,徐兴学都会特别关注货运目的地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天气和交通状况、当地政策法规等等。久而久之,徐兴学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现如今,读报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现在货运市场冷了,生意难做了,但我不会因为一点小利就压低运价。”

可好景不长,货运市场突然遇冷。徐兴学一个劲儿地叹气说:“难啊,从2003年起,火热的货运市场就一下停滞并开始趋冷,现如今是更是车多货少,生意难做。”

因为车多了,所以货主在选车时就以价格而定,谁出的价格低就用谁的车。也因此,徐兴学没有了固定的货源。为了跑生意,徐兴学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从位于大庆东路的家里把车开往中清路临时货车停车场等生意,晚上6点左右再开回家,周而复始,风雨无阻。但尽管如此,徐兴学表示,他决不会随意为了一点小利而压低货运价格,因为那样一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一天,一位货主找到徐兴学表示要用车,运一批8吨重的建材到十堰竹山,运费800元。一听这个价格,徐兴学立即拒绝了对方,他说:“从襄樊到竹山来回的油费、过路过桥费在600元钱左右,再加上车辆磨损折旧,经营许可证的费用,停车费,保险,养路费、运管费等等一些费用都算在里面,跑这一趟的利润几乎为零。”

又是一天的空等,到了晚上6点,仍然没有一桩生意成交,徐兴学虽然流露些许无奈,但他还是洒脱地对别人说,生意少在所难免,等生意接二连三地来了,要想再找个这么空闲的时间就难了……

猜你喜欢

兴学小利水泥厂
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 with CH2Br2 and CCl2Br2:The role of the polarization effects
跟骆根兴学画画
学堂与社会之间:清末的兴学和毁学
进城记
水泥厂风扫煤磨机的永磁直驱改造
水泥厂购置使用袋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可享受税收优惠
范仲淹:为浙江教化尽责的“百代师表”
为友放贷收回扣为了小利丢前程
《谈骨气》:一篇地道的证明文——与毋小利老师商榷
强夯法在水泥厂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