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构念理论与心理治疗

2009-04-05缪周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构念咨询者凯利

缪周芬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乔治·凯利(1905—1967)是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也是近代极有影响的临床心理学家,他所提出的“个人构念心理学”理论成为心理认知理论的一个很有分量的理论分支。作为一名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他一生都在从事心理诊断和治疗,凯利的理论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他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凯利于1926年考入堪萨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修教育社会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到明尼苏达学社会学。1929年前往爱丁堡大学进修一年,在那里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回国后又考入爱荷华州立大学心理系,并于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到福特海斯州立大学任教13年。他到此大学不久,便对临床学予以关注,开设了变态与临床心理学课程,包括检验、统计和实验设计等。二战结束后,凯利调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与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推尔·道使这所大学成为美国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训练中心,凯利也被推选为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和临床两个分会的主席。与此同时,他边实践边完善其心理学思想,1951年他的个人建构理论的基本主张已经成形。1955年出版了两卷本的《个人结构心理学》,提出了成熟的个人结构心理学体系。60年代以后,个人结构心理学迅速发展起来,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应用也不断增多,成为当今心理学界一个富有生机、颇具影响力的体系。就这一点而言,他的贡献绝不亚于卡尔·罗杰斯。与罗杰斯一样,凯利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纯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他关于心理治疗的很多观点对我们现在的心理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他的很多心理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使用。

一、基本理论

(一)人是科学家

凯利认为,对所有的人而言,每个人都是科学家,每个人每天的行为方式与科学家的行为方式并无二致,也就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并预测未来事件。根据凯利的观点,所有人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来推测和判断事物的,那些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被称为构念。人们存在于一个客观世界,但他们的行为却决定于他们逐渐拓展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解释,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析这个世界,每一个构念都允许被修正或替代[1]。

人的一生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预测,这是人的行动的根本动力。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预测。凯利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动力论。认为人就像科学家那样在试图预期或推测事件,并通过实验试图使我们的预测得以证实,当然我们并不会总作相同的预测。当我们缺乏一种结构,不能预期事件的情境时,就会产生焦虑,而当遇到有可能彻底全面地改变自己的结构系统的事件时,就会感到威胁,当确定所有确定的事情都出了问题时,这种威胁就成为恐惧。我们追求更好、更精确的预测是因为天性,而不是为满足我们的驱力或更好地获得某种鼓励,只是为了作更好的预测。

(二)思维的二重性

凯利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遵循的是二重性规律,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人们总是将事物放在一个对立的模式之中,这是人类思维的典型方式。对人、社会的思考也遵循这个规律,如人们将人分成两类,善良的、丑恶的,愉快的、悲伤的,富有的、贫穷的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将事物放在维度的某一极。

构念至少有三个外延:人们思维的二重性决定了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至少要对三个事物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用特定的二重维度思考的时候,这个维度至少包括三个外延。这三个外延中,至少其中有两个是相似的,并和第三个区别开来,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二重维度。凯利的这种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分析和思考很明显不同于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强调的是前提以及具体的逻辑形式,但是并没有限定二重性,因此凯利的理论提出的是一种崭新的逻辑思维方式。

凯利的个人结构心理学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实际上他倡导了一种新的逻辑形式和思维方法,这个新的逻辑和思维方法与传统的逻辑和思维方法是根本不同的[2]。

二、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凯利认为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既不是动力系统的问题,也不是行为上的紊乱,而是人的构念的问题,引起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的构念系统本身的问题以及构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构念系统问题

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像其他人一样,拥有一个复杂的构念系统,但他们的构念系统存在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构念缺乏。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构念缺乏引起的。例如一个没有异性构念的人第一次遇到异性,他就会表现出心理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可能表现为焦虑或威胁。

2.构念通透性程度低。构念的通透性是一个构念包容其他构念的水平。某些心理混乱与构念的通透性有关,有的人的构念通透性程度很低,甚至不具有通透性,因此无法包容新的因素。例如有的人的友好构念仅仅包括自己的父母,而不包括其他任何人,因此他们总是对其他人表现出敌视和怀疑。

3.构念老化。构念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人们对事件的预测、人们的成长,以及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构念总是在发生变化。儿童时期形成的构念,到了成人时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童年时期对父母的构念与成人时期对父母的构念就有很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都在改变着对待父母的方式,其原因是他们的构念发生了变化。但一个人如果到了成人时还用儿童时期的父母构念时,就会出现依赖和敌对。

4.构念单一。人的构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构念。但是有的人使用的构念很单一,仅仅使用一个构念维度或很少的几个构念维度去对待人或物。构念单一会使人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犯罪感。

(二)构念使用问题

凯利认为人们一生都是在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自己的构念是否有效,其标准是观察自己根据特定构念的预测是否成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使人们出现心理混乱。构念系统太坚固,新经验不能渗入个人构念系统中,因而使人不能适应现实世界;构念系统太松散或太灵活也会走向混乱,导致个体没有一致的行为模式,其价值观也飘忽不定。

三、心理治疗技术

针对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诊断出的问题,凯利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型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与方法。既然患者的问题是他像一个蹩脚的科学家一样工作,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科学家。所以他鼓励个人采用一种较为开放的心境,先探索个人的观点和假设,然后帮助患者建立一种实验氛围,从而使患者能用新的构念试验新的数据,最后让患者的一些不良的构念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有所校正[3]。在治疗中,这种方法意味着选择目标的是患者而不是治疗师。患者是治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治疗师的角色是帮助他们修正他们的个人构念系统以便提高预测的效能,作为矫正患者构念的一门技术,凯利使用了固定角色疗法的程序。

(一)个人构念系统的表述

传统心理治疗的表述重点往往是来访者所表现的症状,但凯利认为构念心理治疗应把关注的中心放在来访者的个人构念系统上。构念心理学将心理治疗看作是一个构念的再构过程。个人构念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实验性的,整个系统建立在现代的科学模式之上。构念是假设,预测是目标,系统化是扩展预测的范围。心理治疗意味着来访者在其原有的构念系统的基础上,对自己以及他自己的世界的其他特点进行重新解释;可以更加精确地组织其老系统以及用新的构念取代其一些老的系统。只有通过了解个人构念系统,治疗者才可以分析病人所处的地位,理解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现在的构念框架;也可以使治疗者和来访者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从而扩展治疗关系的基础。

让来访者表述个人构念系统的主要方法有:(1)角色构念库(Rep)测验。凯利发展这个测验用于评定一个人的构念系统。在这项测验中,给来访者一个由他所熟悉的人所组成的名称表,要被试说出表中任意三个人中的两个人与第三个人有何异同,从而了解他的构念和他对构念的使用。这个方法也代表了一种形成概念,即构成测验的尝试,可以直接应用于心理治疗。(2)自我构念描述。使用“Who are you技术”,由来访者自述“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孩子”,“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了解来访者的现有构念及他对治疗结束以后的期望。(3)生活角色构念。当来访者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全盘考虑引起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生活角色构念表述。治疗者让来访者表述他的生活构念时,治疗者要思考过去的经验,也可以推测将来的经验。可以在一种构念化的传记框架中进行分析,了解来访者生活早期经验的翻版,可以用投射来表述。(4)产品描述。并非所有的表述都要通过语言,有些重要的表述可以在治疗室之外,如游戏和创造性的产品的表述。游戏和创造性活动都是一个在朦胧的不确定性中塑造人的预测系统的方式。由于游戏和创造性的活动的前提是具有不确定性,患者在这些活动中尽可能没有限制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从而有助于新的预测系统的完成。

(二)放松与紧张

放松与紧张是治疗者迫使患者发生转变的另一个手段。放松构念可以使来访者形成不同的预测,而紧张构念则是个人在其构念的外延中顽固地保持原有的因素。放松构念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形成新的经验,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新的反应,扩展构念的有效性范围,使构念具有更大的通透性等。在心理治疗中,放松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可以让人回忆起那些无法回忆的事件,如梦的解释;可以使患者在某些概念间形成新的联系,如自由联想;也可以帮助患者从先取的构念造成的死结中摆脱出来。在心理治疗中形成放松的基本方式有四个:身体放松、系列联想、梦的叙述和治疗者不加批判地接受。

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始于放松构念,但构念的确定性必须在放松的基础上使用紧张,紧张的构念能够使一个人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出明确的预测。紧张的第二个功能是能稳定患者的构念,同时紧张还能使个人的构念系统联系便利化,并使构念还原为不具有通透性,从而使这个构念高度清晰。紧张的构念还有利于心理实验的实施。紧张主要通过治疗者对患者的表述作出判断、总结、质疑、历史的解释等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扮演、寻求资料、固定时间、固定人物、固定情景等方式来完成。

(三)心理治疗实验

凯利认为,“心理治疗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类比”,“它们有本质上的共同之处”[4],两者都是个人进步的形式。心理治疗与所有的科学方法论一样,实验具有重要的功能。实验的第一个功能是可以为咨询者提供一个预测难以确定的东西的实验框架,实验作为一种冒险,可以使咨询者确定他所获得的结果,并让他面对、接受这种选择。实验的第二个功能是使咨询者与现实接触,个人构念心理学认为现实世界对所有的实验要求都是开放的,当一个人的实验结果消极时,他就会再构这些事物。实验的第三个功能是测试咨询者的构念系统,在实验之前,无论是咨询者还是治疗者,仅仅通过个人构念的表述都不能明确地说明构念系统的含义,只有当这些系统付诸实验时,才能真正确定咨询者的思维和想法。实验的第四个功能不是对咨询者的,而是对治疗者的,因为实验给治疗者一个检验自己对咨询者具体情况的构念的机会。实验的第五个功能是为咨询者开放新的实验前景,进行实验的决定不是最后的生死抉择,而是一次真正的选择,它开辟了进一步发展这个预测系统的可能性,同时,一个好的实验会导致另一个实验的产生,这样在人的生活道路上,不断会有新的实验出现,这也就是真正的生活。

治疗者鼓励咨询者进行心理实验的技术有很多,角色扮演是主要的技术。通过这种态度,可以消除咨询者的各种限制,鼓励咨询者去核对自己的预测。如果将这些行为进行尝试,他就使自己进入到实验状态。进行实验的技术还包括鼓励咨询者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实验的基础,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试管方式。扮演的一个方法是固定角色疗法,在治疗时医生给患者一种人格概略,要求患者把它表演出来,并要求患者去扮演与他本人的人格有着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这一疗法鼓励患者用新的方式来看自己,以新的方式来行动,并以新的方法来解释自己,然后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在治疗过程中,还经常使用临时扮演技术,这种扮演技术的功能是让咨询者表述自己的个人构念系统,也可以让他脱离先取的构念,同时,也为治疗者和咨询者提供直接进行讨论的材料,两者都可以观察到咨询者对问题的操作。临时扮演的具体操作有非语言扮演、角色互换、选择场景进行扮演等。总的来说,角色扮演有利于双方对情景进行解释,并有利于治疗者为咨询者建立他的安全感。

个人构念理论既有别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也有别于特质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这一理论自成一派,凯利成为真正通过认知评价的方式来研究个体人格的第一位心理学家,他用自己的语言系统、逻辑体系提出了理论体系。凯利的个人构念心理学理论实际包含了两大部分的内容,即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它们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他的理论既是一种理论系统,又是一种方法系统[5],而且他的方法论系统涉及心理治疗的所有方面,如心理测验、固定角色疗法、群体疗法等。个人构念理论基本上对人类行为采取认知的看法,强调对认知构念的研究,深刻地影响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走向,反过来它又弥补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在人格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可以说这一理论代表了心理学发展的重要趋势[6]。凯利的理论内涵非常深刻,从认知角度对传统的心理问题如敌意、焦虑、恐惧等加以解释,赋予了它们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如能很好地理解,对于我们现在的心理诊断和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从提出以后就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原因有很多,如他没有提出具体的心理治疗的方法,适用的患者范围较小,以及对咨询师的要求很高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凯利的理论也并未给治疗师、研究者和那些想理解人类行为的人提供很多具体的建议。当然也有很多人对他的理论大加赞赏,但他们发展的方向并不相同[7]。美国的个人构念心理学协会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但真正意义上遵循凯利的方向的研究很少[8]。在我国,个人构念理论及心理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心理治疗师的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用到凯利的构念澄清来帮助个体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但由于受翻译问题及其较为深奥的哲学基础的影响,虽然很多治疗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构念澄清等技术,但对个人构念理论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加入。

[参考文献]

[1](美)Jess Feist,Gregory J Feist.人格理论[M].5版.李茹,傅文青,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郑希付.凯利的个人结构心理学与心理诊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3(2):74-78.

[3](美)L A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陈红,杨炳钧,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7.

[4](美)乔治A·凯利.个人结构心理学[M].郑希付,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158.

[5]武成莉.固定角色疗法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3(2):69-71.

[6]高峰强.凯利个人建构理论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65-68.

[7]高峰强,綦延辉.个人建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透视[J].山东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89-91.

[8]包乐华.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在香港与中国大陆教学中的问题[J].应用心理学,1998,2(4):47-49.

猜你喜欢

构念咨询者凯利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自我构念在认知和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所谓失败
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
所谓失败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交朋友
凯文·凯利@中国:来自“如果之乡”的趋势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