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马修撒拉时代》
——萧伯纳思想宣言*

2009-04-05张明爱

关键词:萧伯纳进化论生命力

张明爱

(南京工程学院 外语系,江苏 南京 211167)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于1856年7月26日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1950年11月2日逝于英国的赫特福德郡的圣劳伦斯市,是闻名世界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费边社会主义宣传鼓动家。萧伯纳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中写了5部长篇小说、52部剧本和大量政治论文,其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对于人类社会问题的探索和对于其超人思想的阐述。《回到马修撒拉时代》是萧伯纳的一部重要剧作,在该剧里,萧伯纳对于其创造进化论思想以及人类自身与社会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释。

一、创造进化论

萧伯纳对于传统的宗教持否定态度。在本剧序言《寻求第一起因》里,他明确地说,“宗教什么也不是,只是托儿所里儿童故事中的妖怪。”[1]但他拥有自己创造的宗教——创造进化论。在本剧序言《如何对待传说》里,萧伯纳直截了当地说,“创造进化论已经是一种宗教,的确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的宗教。”[2]

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进化思想,他相信在所有生物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生命力,生命力使生物一代一代地向前进化。在本剧序言《创造进化论》里,萧伯纳表述了这种进化。他说,“进化显示了生命力的各种成果:提供给蜈蚣一百条腿,清除掉鱼身上的腿,给陆地动物提供肺与肢体,给海洋生物提供腮与鳍,让哺乳动物能够在体内孕育,让禽类在体外孵卵,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任何装置,以使我们行动自如与提高才智。”[3]

萧伯纳认为,生物的进化过程通常是缓慢的,以至于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进化,以为它们是停滞不前的。而实际上,生物的进化从未停止,并彼此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生命形式。在本剧序言《早期进化论者》里,萧伯纳说,“生物在永远变化并彼此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生命形式,正如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一样,尽管它运转如此缓慢,我们以为它是静止不动的。我们觉得,这只钟表已经停止运转好长时间了。不过,一只神秘的手会使其突然复活,千万别在意它目前的状态。”[4]

二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命力可以使生物的进化发生跳跃,从而产生新的生物物种。在本剧第二幕《巴拿伯斯兄弟的福音》中,萧伯纳通过康拉德与伯哥的对话,表明了这种进化的跳跃。CONRAD:“大自然总是以跳跃的方式前进,她可能要花两万年才下定决心跳跃,但一旦她最终下了决心,这一跳就足以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BURGE:“超人时代,啊!”CONRAD:“不,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类。”[5]

根据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的意志可以控制进化的方向。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女性李丽斯,她是当时唯一的人类。当她看到一只小鹿由于外力而死亡,她开始意识到,为避免人类灭绝,她必须再创造一个自我。她的意志强大,她开始反复运用意志来自我创造。她忍受了可怕的剧痛,她的呻吟声使整个伊甸园无法入睡。她说这种痛苦再也不要出现了,创造新生命的负担超出了人类所能忍受的限度。当她褪去外皮之后,没有出现一个新的李丽斯,而是两个:一个像她本人,另一个就是亚当。

在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中,生命力从无意识的阿米巴虫开始形成生命,到逐渐进化到了有充分意识的人类。生命力在一步一步地创造自我意识越来越高的生物,然后将所创造的生物作为不完善的产品遗留下来,继续创造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生物。生物从没有自我意识进化到拥有较低的自我意识,再发展到较高的自我意识,从本能行为进化到自我理解。时代已经发展到了生物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人类,他能够将进化的方向控制在自己手中。在本剧第二幕《巴拿伯斯兄弟的福音》中,萧伯纳通过弗兰克林之口说,“追求无所不能与无所不知,这是我们宁愿舍弃快乐和生命而追求的。进化就是这种追求,别无它求。人类不同于微生物,只因为他在这条路上更进了一步。”[6]

根据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经过长期的、一代又一代的生物特征的积累,会产生出新的生物习性并生长出新的器官。新的习性和新的器官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生物自身意志渴望得到的。萧伯纳通过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话表达了他的观点。在本剧序言《早期的进化论者》里,他说,“拉马克认为,尽管外部条件,诸如气候变化,食物供应,地理剧变等对于生命产生影响,生物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它们自身想要改变。进化中的重要因素是有用或无用。如果没有眼睛而想要看,反复试着去看,最终就会长出眼睛来。……长颈鹿的长颈是如何长出的?拉马克会说,通过想要获得树高处的嫩叶,反复试着去得到,直到最后成功地长出必要长度的脖子。”[7]人类走向更高级阶段的进化也同样是要通过渴望与意志来完成。在本剧序言《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里,萧伯纳说,“如果长颈鹿能够通过渴望、意志与尝试长出长颈,人类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发展其特性。”[8]

在人类进化到目前阶段之后,要进一步改善人类的文明,就要以优生学为基础改造人类物种,需要经过很多代人类的不断努力。另外,还要争取使人类更长寿。这样,人类可以在较长的生存时间里开发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以便有更多的能力来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在该剧中,萧伯纳提出人类最终要达到至少300岁的寿命。

在本剧序言《自愿长寿》里,萧伯纳表达了人类长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他说,“很明显,可以随意改变的事情当中包括人类的寿命。……死亡并非生命的永久现象,而是提供持续更新而不至于过分拥挤的权宜之计。……就人类来说,人类的寿命太短了,从实现高度文明的目的来看,人类在死亡时只不过是儿童。……如果从机会主义角度,人类目前把他的寿命设定为70岁,他同样可以将之设定为300岁,或3000岁,甚至是无限长,直到或迟或早的致命事故结束他的生命。……这并非狂妄的猜想,这是推导生物学,如果生物学有这么一门学科的话。”[9]

由于目前的人类寿命太短,从实现高度文明的目的来看,他们在死亡时还处于儿童阶段,因此,他们无力承担实现高度文明的重任。在本剧第四部分《老年绅士的悲剧》第一幕中,萧伯纳通过女长寿人竺对人类的评价的表明了他的观点。ZOO:“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还不够,必须有能力做才行。他们无力去做,因为他们生活的时间太短了,发现不了如何去做,或不能摈弃孩童的幼稚,这种幼稚阻止他们真正想要去做。”[10]

由于目前人类的孩童幼稚性,他们不但不能够承担实现高度文明的重任,而且可能会毁灭这个世界。在本剧第五部分《思想所能到达的极限》里,萧伯纳通过女古代人与新出生人的对话表明了这一点。THE SHE-ANCIENT:“曾经有一个时期,这个世界被给予孩童玩耍,因为他们承诺说要改善它。他们没有改善它,他们本来会把它毁灭,如果他们的能力强大到与你现在所拥有的一样,而你不再是孩童。”[11]

萧伯纳认为,由于目前人类的寿命过短,人类对于自己生命并不十分珍惜,缺乏责任心,对于未来没有足够的关心。而长寿却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在本剧第三部分《事情发生了》中,他通过伯哥-卢宾说,“事实是,在过去某些时间我行为鲁莽,不计后果,因为我觉得生命太短了,不值得为之过于烦心。不过,我刚刚知道我可以活得比预计的时间长得多。理性会告诉你,情况不同了,因而……。”[12]

在本剧第四部分《老年绅士的悲剧》第一幕中,萧伯纳通过女长寿人竺的话,强调了长寿的重要与短寿的危害。长寿使得人类拥有责任感,积极探索事物的真相,而短寿使人类失去探索事物真相的兴趣,专注于眼前享乐。ZOO:“重要的是,并不是我们生活了多少年,而是我们还有多少年要生活,这使我们认真负责,决心发现一切事物的真相。事物的真相对于你们来说又算的了什么呢?你们一生充满谎言,但我们不是。如果我知道我二十年后就要死亡,我就会觉得不值得去获得知识,我就会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只想在生命延续这段时间寻求一点快乐。”[13]

另外,萧伯纳认为,帝国主义之间战争的起因也与人类寿命过短有关,拯救人类文明免于战争毁灭也使长寿成为必要。在《老年绅士的悲剧》第二幕中,萧伯纳通过神谕对拿破仑的谈话表达了他的观点。THE ORACLE:“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生命太短了,不值得活。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觉得你的战争游戏值得玩。”[14]

萧伯纳拟想在宇宙创造过程中有四种基本因素,即意志,生命,生命力与物质。最初,一切都是意志的产物,而最终生命将会成为四因素中的至高无上者。萧伯纳创造进化论中的生命力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的、有目的的进化动力,它可以消除生物自身中的软弱和不良的本性,使生物在精神和身体各个方面都达到完美的境界。生命力通过实验而延续与捉高,在实验中会有错误的产生,因而产生达不到生命力要求的不完美的生物。而生命力会继续实验,最终产生完美的生物。

在本剧序言《文明的脆弱》里,萧伯纳表达了这种观念。他说,“这种情况以前发生过多次,总是伴随着同样的结果,即文明的瓦解。……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人类找不到改邪归正的疗方,就无疗方可寻。当猴子达不到标准时,生命力能够创造人类。同样,当人类达不到标准时,这种力量也能创造出更高一级的生物。”[15]在本剧第二部分《巴拿伯斯兄弟的福音》中,萧伯纳通过弗兰克林之口,再次表达了这种观念。FRANKLYN:“进化背后的力量,无论你叫它什么,决心要解决文明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我们解决,它就会创造出更有能力的工具。人类并非上帝最后的代言,上帝还可再创造。如果你完不成它给的任务,它将创造出能完成其任务的生命。”[16]

根据萧伯纳的进化论思想,产生超人,也就是产生完美的人类的准确的进化模式还不是很清晰,但在其产生前的每一个出生的生命都是生命力进行实验的组成部分。[17]人类进化的目标是意志与生命力结合而产生新的人类。而且,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是不可阻挡的。在本剧第一部分《世纪之初》第一幕,萧伯纳通过蛇之口,说出了他的信念。THE SERPENT:“去做吧,敢于去做。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在本剧第三部分《事情发生了》中,他通过孔子的话重申了他的信念。CONFUCIUS:“我们能做的事情没有一件能阻止它。引起这种改变的生命力会使我们的反对不起作用。”[18]

萧伯纳认为,人类的进化依靠四种精神因素,这四种因素是:渴望,想象,意志,创造。人类进化就是从渴望进入某种目标,到想象如何去实现这种目标,再到拥有实现这种目标的决心和意志,最后成功地实现目标,创造出新的人类物种。萧伯纳通过夏娃与蛇的对话,表明了这种进化过程。EVE:“渴望,想象,意志,创造,这个过程时间太长了。”THE SERPENT:“一句话,就是孕育。开始于想象,结束于创造。……想象是创造的开始。你想象你所渴望的东西,你将意志投入想象之中;最终创造出你意志中的东西。”[19]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意志是最关键的因素,萧伯纳通过蛇的话表明了这一点。THE SERPENT:“当李丽斯告诉我它想象的东西,我吩咐她渴望它并意志决心得到它。令我们惊奇的是,她渴望它并意志决心得到的东西,在意志力的驱策之下在她身上自我创造出了。”[20]

在本剧第五幕《思想所能达到的极限》中,萧伯纳通过女古代人之口重申了意志的作用。THE SHE-ANCIENT:“我可以设计和创造。当我的手臂软弱无力时,我用意志使它强壮,我能够在上面创造出一圈肌肉。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知道我能够使我自己长出十条手臂和三个头颅,这不足为奇。”[21]

二、对于人类恶性的批判

萧伯纳认为,目前人类自身存在着严重的劣性,他们的行为令人厌恶,他们在想方设法毁灭这个世界。依靠他们来创造高度文明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被更高级的人类——超人所取代。在本剧第五幕《思想所能达到的极限》中,萧伯纳通过李丽斯之口表达了他的思想。LILITH:“我是否要再分娩一次?我是不是应当创造出将他们扫除的人,正如他们扫除花园中的野兽和爬虫?我耐心地等待他们很久了,他们折磨得我很痛苦。他们做骇人听闻的事情,他们与死亡拥抱,把永恒的生命看作神话。我震惊地看到我创造出的东西在蓄意犯罪和毁灭。……当有人忏悔并生活了三百年时,我已感觉到了再分娩的剧痛,我等待看到将发生的变化。”[22]

在该幕剧中,萧伯纳通过人形的创造者马提勒斯与男人形、女人形、新出生人等众人的对话,进一步揭露并批判了人类的恶性。MARTELLUS:“我欠考虑,我没有预见到他们会杀人,会欺骗,会说谎,会爱好邪恶。”THE MALE FIGURE:“你谴责我们的人类本性吗?”THE FEMALE FIGURE:“我们只是凡人,并非天使。”ARJILLAX:“他们既淘气,又疯狂。我们不可以毁灭他们吗?”STREPHON:“我们憎恶他们。”THE NEWLY BORN:“我们厌恶他们。”ECRASIA:“他们有毒。”[23]

不过,萧伯纳同时认为,尽管人类自身存在严重的恶性,但在在生命力的作用之下,人类的本性可以进化到高级阶段,恶性可以消除。在人类本性改造之前,人类自私残酷,互相残杀。在被注入新的生命力之后,人类的恶性消失,彼此关爱的美德与理性开始展现出来。萧伯纳通过男、女人形在被注入新生命力前后与众人的对话表明了人类本性的可塑性。

男、女人形在被注入新生命力前与众人的对话:THE FEMALE FIGURE:“别这么残酷,我不适合去死。我被创造得不好,难道这是我的错?杀死他,留下我。”THE MALE FIGURE:“不,我没有伤害人,是她伤害的。如果你们愿意,就杀死她,你们没有权利杀死我。”THE NEWLY BORN:“你们听到了吧?他们要彼此残杀。”ARJILLAX.:“怪物!把他们全杀死!”[24]

在被注入新生命力后与众人的对话:THE HE-ANCIENT:“他们没有任何自我控制能力,完全靠生理反射在活动。我们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多注入点生命力。(他握住男人形的手放在其头上)听着:你们两人当中有一个要被毁灭,哪一个应当死?”THE MALE FIGURE(微微抽搐了一下,这期间他的眼睛紧盯着男古代人)“放过她,杀了我吧。” STREPHON:“有进步。”THE NEWLY BORN:“进步很大。”THE SHE-ANCIENT(握住女人形的手放在其头上):“我们要杀死你们哪一个?”THE FEMALE FIGURE:“把我们都杀死吧,我们失去了彼此,还如何生活?”ECRASIA:“女人比男人更明智。”[25]

萧伯纳通过男、女人形在被注入新的生命力前后与众人的对话,表明人类本性是能够进化与改良的,更高级的人类——超人是可以产生的。

三、两性关系

萧伯纳思想中的有关两性关系的观念与其创造进化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其创造进化论思想的清晰体现。在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中,女性比男性更重要。他认为,人类的生命首先是从女性开始的。在本剧中,人类的第一人是女性祖先李莉斯,当时人类的寿命是无限的,为了避免由于意外而使人类灭亡,她将自己的身体一分为二,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以便人类繁衍。

萧伯纳认为,在两性关系中,性行为与情感和浪漫没有关系,它只是为了种族的繁衍而存在。萧伯纳把性本能看着是创造进化论中产生超人的手段。他鼓吹最终废除婚姻和家庭,因为婚姻与家庭掩盖了性行为的真正目的,阻碍了人类物种的进化和超人的产生。在他看来,性本能不受个人情感影响,也并非永恒的,它不需要亲密关系,也并不必然建立两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性与爱无关,并非因为爱才有性。人们错误地理解了性的本能与目的,这种错误表现在家庭这种社会单位的建立。人们错误地幻想,丈夫与妻子由于相爱才组成家庭,他们相互属于对方,不进行婚姻之外的性行为。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婚姻并没有阻止婚外性行为的发生,因为性本能是非个人化的,它是生命力的工具,因而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它的最佳的、最自然的组合,以完成生命力所赋予的使命,使种族在进化之中不断地优化。因此,家庭的存在阻碍了生命力的最大可能的发挥,也就阻碍了超人的产生。[26]

萧伯纳对于婚姻的反对态度开诚布公。他说,“对于婚姻的进攻即是对于私有财产的进攻。因此,雪莱比憎恨盗马贼更加憎恨丈夫;比憎恨夜盗更加憎恨妻子。……婚姻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过时的但却还没有修正的制度。”[27]

萧伯纳赞同女性在婚姻以外进行生育。他认为,怀孕生育的权利是女性最神圣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除非妨碍了整个种族的利益。有很多女性,他们具有高尚的品格、优秀的素质、强者的气质和独立性,她们不喜欢传统的、与男性在一起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但她们拥有生育的权利,她们往往是种族繁衍中最珍贵、最适合做母亲的女性,没有必要强加给她们一个丈夫作为她们生育的代价。[28]

在本剧中,萧伯纳描写了公元3000年时的爱尔兰沿海高尔威海湾地区生活景象,那里是萧伯纳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之地。那里生活着长寿人,他们的寿命是300岁,50岁还属于青少年阶段。他们不知道婚姻为何物,但生育繁衍没有停止。萧伯纳通过老年绅士与少女竺的对话,表现了当时婚姻的消失。THE ELDERLY GENTLEMAN:“我觉得你应该还没有结婚,显然你太年轻,不过很难肯定……”ZOO:(完全莫名其妙)“什么?我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结婚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做妈妈’的旧讲法?”THE ELDERLY GENTLEMAN:“你的婴孩?恐怕我涉及敏感话题,不过,你的外表相当年轻,我可以问问有几个吗?”ZOO:“到目前只有四个。对于生小孩,我很在行。第一个很成功,因此我就继续……”[29]

那时候,传统的家庭观念也不存在,人们既不清楚也不关心自己的父亲是谁。萧伯纳通过老年绅士与一男子的对话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THE ELDERLY GENTLEMAN:“人们会觉得我是你父亲。” THE MAN:(震惊)“嘘——!这里的人从来不提及这种关系。这个话题不合适。你是不是我的父亲,这有什么关系呢?”[30]

在两性关系中,女性更主动于男性,这是由于女性意识到自己是生命力是实现更高目标的工具,而男性是女性完成生命力赋予的使命的工具。在本剧第五幕《思想所能达到的极限》中,萧伯纳通过刚出生不到五分钟的女孩与三岁男孩埃西斯的对话,表现了在两性关系中女性的主动。THE NEWLY BORN:(对埃西斯)“你叫什么?”ACIS:“埃西斯”THE NEWLY BORN:“我爱你,埃西斯。我要全部拥有你。拥抱我吧。”ACIS:“稳重点,年轻人,我已经三岁了。”THE NEWLY BORN:“这有什么关系?我爱你,我要全部拥有你,否则,我宁愿回到蛋壳里不出生。”[31]

另外,两性关系中同性之间的妒忌也不复存在,人类在生命力的驱策之下,为了创造更高级的人类而相爱繁衍。萧伯纳通过新出生女孩与斯揣分等人的对话表明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表现了两性关系中女性的主动。THE SHE-ANCIENT:“不要因为你的心上人不爱你了就如此难过,新出生的人会顶替她。”THE NEWLY BORN:“对,是的。我会做得比她更好。”STREPHON:“嫉妒!”THE NEWLY BORN:“不,不是的,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嫉妒。我爱她,因为她曾经爱过你,因为你现在爱她。”[32]

四、对于战争的谴责

萧伯纳对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深恶痛绝。在本剧序言《技术教育的恶魔功效》里,萧伯纳愤怒地批判了英国的学校教育把青年人培养成杀人的魔鬼。他说,“学校青年被蓄意蒙蔽欺骗,因而看不到根基于牟取不义之财的社会本性。他们被教育以尊崇寄生懒惰与奢侈腐朽。……在军队里他们尽最大能力地学会开飞机,扔炸弹,用机关枪扫射。高威力炸药的发明者被授予奖励与荣誉。他们被认真地教会如何制造杀人武器——军舰,潜艇,陆地大炮——被用来毁灭。……对他们来说,战争被当作宗教崇拜,杀人就是成就。……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不理解高尚政治,他们甚至不知道有政治科学这门学科,他们只知道最大效率地强制与奴役,甚至毁灭文明,因为他们作为杀人者的教育是如此彻底而真诚。”[33]

萧伯纳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他认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是资本主义世界尔虞我诈的理论基础,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战争,也在实践着达尔文的信条。在本剧序言《为什么达尔文也使奸商高兴》里,萧伯纳对于帝国主义战争的评论,“而这一切,可以看得出,从根本上说不是别的,正是每个交战国根据适者生存的信条愚蠢地企图为自己获取最有利的条件。”[34]

在本剧第二幕《巴拿伯斯兄弟的福音》中,萧伯纳通过弗兰克林之口,对战争狂人进行了严厉谴责。FRANKLYN:“你们的名字会作为欧洲不成熟的政客和君主流传给后人,你们为了你们各自的国家而尽你们最大所能,成功地毁灭欧洲文明,事实上,消灭了成百上千万的欧洲居民。”[35]

在本剧第四部分《老年绅士的悲剧》第二幕中,萧伯纳通过拿破仑之口,对于帝国主义战争组织者的恶毒与无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NAPOLEON:“我从不亲手杀人,他们互相残杀,他们死的时候,口中高喊着胜利口号。他们咒骂着,但咒骂的人不是我。我的才能是组织这场屠杀,把他们身上被和平捆绑的魔鬼释放出来,给予人类这种可怕的快乐,他们把这种可怕的快乐称之为光荣。”[36]

萧伯纳通过拿破仑之口,表现了帝国主义战争对于各交战国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毁灭和人们道德观念的伤害,也表达了人民最终会从战争中觉醒。NAPOLEON:“对于每个士兵来说,如果战争继续,死亡成为必然,国民的破产也同样成为必然。这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战争使我受到国民爱戴,使我强大、著名,在历史上流芳百世。但我预见到,如果我继续战争到底,我会被憎恶,被废黜,被监禁,或许被处决。……我可以保证战争的胜利,我是无敌的。但胜利的代价是道德沦丧,人口灭绝,胜利者的毁灭一点也不少于失败者的毁灭。”[37]

五、对于议会制度的鞭挞

萧伯纳反对英国议会制度,认为议会政府是由不懂得国家管理、自私自利的政客组成。他们没有道德原则,唯利是图。他曾经公开地说,“没有哪个还活着的、经历过二十年民主制度的、对于公共事务热心的人会相信民主选举以及所选举出的机构是有效率的。……贵族政治的推翻给超人的产生创造了必要。”[38]

在本剧第二部分《巴拿伯斯兄弟的福音》中,萧伯纳通过伯哥与弗兰克林之间的对话,批判了英国政客的无耻与议会选举的腐败。BURGE:“希望下届选举是根据原则搏斗,是吗?”FRANKLYN:“我根本不想搏斗。选举是一场道德恐怖,像战争一样可怕,只是没有流血,是每个与之有关的人的泥浆浴。你很明白它不会根据原则而战。”BURGE:“相反,它不会以别的东西为根据。我相信,纲领就是错误。我同意你的观点,原则是我们想要的。”FRANKLYN:“没有纲领的原则吗?”BURGE:“一点不差。可以这么说。”FRANKLYN:“为什么不用一个词——陈词滥调。这就是没有纲领的原则所表达的。”[39]

萧伯纳对于英国议会深恶痛绝,认为议会是由一群疯子组成。在本剧第三部分《事情发生了》里,他通过伯哥-卢宾与孔子的对话,表达了他对于议会的憎恨。BURGE-LUBIN:“英国人选举出由疯子组成的议会,这有理由吗?”CONFUCIUS:“英国人的确总是选举出由疯子组成的议会。”[40]

萧伯纳认为,英国政客只关心议会选举的成败,他们无耻地通过贿赂选民、歪曲事实、鼓动偏见等卑鄙手段当选,他们没有治理国家的方针策略,对此也不关心。在本剧第四部分《老年绅士的悲剧》第三幕中,萧伯纳通过外交使节与老年绅士等人的对话,揭露了英国政客的无耻嘴脸。THE ENVOY:“我知道如何来理解这个启示了,我用三句话来讲:我是陶工党领袖,我的党掌权了,我是首相。”THE ELDERLY GENTLEMAN:“通过卑鄙手段获得,通过贿赂、歪曲和鼓动最可耻的偏见。”THE ENVOY:“永远别介意贿赂与谎言。……我们必须设计一个能使公众兴奋的问题,把它推向全国。”ZOO:“什么问题能使公众兴奋?”THE ENVOY:“那无所谓,我也不知道。”[41]

对于英国议会政客只关心议会选举结果而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丑恶行径,萧伯纳也通过神谕与竺之口,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当外交使节让神谕预告即将进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时,受到神谕的嘲弄。THE ORACLE:“回家吧,愚蠢的傻瓜。”ZOO:“与你所说的杰出的前任十五年前得到的一字不差的回答。你来求神谕指点,你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想想你本来可以向神谕请教多少重要的问题,神谕一定会告诉你。而你只求神谕告诉你能否当选。事情总是这样。”[42]

[参考文献]

[1][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5][29][30][31][32][33][34][35][36][37][39][40][41][42] George Bernard Shaw.Back to Methuselah[M].London:Penguin,1967.38.79.16.23.163.159.43.58.19.239.291.213.237.253.16.164.212.96.96.332.311.313.314.315.228.226.288.318.15.68.151.252.254.136.177.272.273.

[2] George Bernard Shaw.The Preface to Misalliance[M].London:Constable&Co., 1914.53.

[3] Sally Peters.Bernard Shaw-The Ascent of Superman[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79.

[4] Gareth Griffith.Socialism and Superior Brain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50[28],53.

[5] E.Strauss.Bernard Shaw: Art and Socialism[M].London: Victor Gollancz Ltd, 1942 .102.

猜你喜欢

萧伯纳进化论生命力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贸易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萧伯纳与小女孩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萧伯纳戏猜年龄
达尔文与进化论
萧伯纳戏猜年龄
品牌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