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麦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2009-04-05郑霞林王攀
郑霞林 王攀
甘薯麦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郑霞林 王攀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体长4~8 mm,翅展16~18 mm,翅宽2.5~3 mm;头部深褐色,头顶与颜面紧贴深褐色鳞片,复眼黑色,触角细长,丝状;前翅狭长,深褐色,近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1条淡黄色眼状斑纹,前小后大,斑纹外部灰白色,内部深褐色且中间有1个深褐色小点,翅外缘有5~7个成排的小黑点;后翅宽,淡灰色,菜刀状,缘毛较长。
卵:椭圆形,长0.45~0.60 mm,表面具细纵横脊纹;初产白色,后呈黄褐色。
幼虫:共4龄,细长,末龄幼虫长2~2.5 cm;头部黑褐色,稍扁;前胸背板褐色,两侧黑褐色,呈倒八字形纹;中胸至腹部第2腹节背面黑色,其余各节乳白色(快进入蛹期时呈淡黄色),胸足黑色;亚背线黑褐色,第3~6腹节每节两侧各有1条褐色斜纹 (每节的斜纹起于该节亚背线中间,终于气门线),腹足淡黄色。
蛹:长7~9 mm,纺锤形,初期乳白色,后期变为黄褐色;头钝、尾尖,全身散布细毛;腹部各节交界的部位较其余部位颜色淡,呈淡黄色,臀棘末端有钩刺8个,呈圆形排列。
1.2 生活习性
成虫具有正趋光性,活动性强,白天潜伏不出,多躲在甘薯等叶片的背面或者靠近地表的甘薯藤蔓上,夜间出行、交配和产卵,常温下雌虫寿命14~19天,雄虫寿命12~16天。产卵部位主要在叶背面的叶脉处,单雌产卵量达56~128粒,常温下卵期5~7天,幼虫期18~22天。幼虫自3龄后开始大量卷叶为害,并将粪便排于卷叶内,该种幼虫特别活跃,善跳跃,稍受惊扰,即采用跳跃逃遁、吐丝下坠或迅速倒退躲避等方式逃逸。幼虫可转叶为害,多为害叶片,少数为害嫩茎和嫩梢。1~3代幼虫多在卷叶中化蛹,常温下蛹期7~10天,第4代转移至土中或其他植物上化蛹越冬,至翌年羽化。
1.3 年生活史及为害症状
甘薯麦蛾在湖北1年4代,各代的主要发生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以第3代为害最为严重。该虫为害旋花科的多种植物的嫩茎、嫩梢和嫩叶,幼虫吐丝将叶片的边缘卷起,或者幼虫居叶片端部中脉处,将两侧的叶缘卷起,躲在里面为害。低龄幼虫不卷叶,只取食叶背叶脉附近的叶肉,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步开始卷叶为害,为害严重的只剩下叶片的表皮,貌似薄膜,在太阳底下晾晒半天,为害部位即变褐枯萎。
2 防治技术
甘薯麦蛾卷叶为害,常影响甘薯、蕹菜等农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近几年其为害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保证甘薯、蕹菜等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必须采取合理的、科学的防治策略:如加强田园的管理,改善甘薯、蕹菜等农作物生长条件,多施P,K肥,以增强抗虫能力;消灭越冬虫源;以田间测报为重点,重点防治越冬代;以化学防治为应急措施,全面实施综合防治,把甘薯麦蛾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
①农业防治 破坏越冬环境,消灭越冬虫源。10月下旬之后,结合田间管理,清除甘薯地内(旁)的残叶、薯蔓和杂草,并通过中耕翻土,利用低温消灭越冬虫源;也可通过灌水,淹田3~5天,淹死越冬的虫源。
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如枫杨芋品种。
②物理防治 在甘薯麦蛾幼虫卷叶为害时,结合栽培和田间管理,随手捏死卷叶中的幼虫。在成虫高峰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也能很好地控制下代的发生数量。
③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天敌防治甘薯麦蛾对其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甘薯麦蛾的自然天敌较多,如卵的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和甘薯麦蛾赤眼蜂;幼虫的天敌有甘薯麦蛾绒茧蜂、长距茧蜂、甲腹茧蜂、狭面姬小蜂、腹柄姬小蜂、啮小蜂、白足扁股小蜂、蚤蝇、白僵菌等;蛹的天敌有厚唇姬蜂、广黑点瘤姬蜂、无斑黑点瘤姬蜂、红腹姬蜂、凹眼姬蜂、广大腿小蜂、无脊大腿小蜂、羽角姬小蜂、稻苞虫赛寄蝇、银颜简寄蝇、日本追寄蝇。
利用性信息素引诱成虫。可使虫口下降率达82.9%~84.7%。甘薯麦蛾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是在羽化后的1~3天,尤以第2天最强,因此要在成虫高峰期发生前做好诱捕准备。放置诱捕器的高度比甘薯略高即可,不要高于甘薯10 cm以上。
④化学防治1~2龄幼虫大量发生,严重为害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因为此时的幼虫抗药性弱,随着龄期的增大,抗药性会逐步增强。可选用低毒高效的药剂,如2.5%功夫乳油1000~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5%啶虫隆悬浮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在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喷雾防治,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都有很好的效果。但需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及安全间隔期,避免其产生抗药性和造成农药残留。
(本文配有图片,详见彩色插页)
郑霞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昆虫所,430070
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