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侧全肺切除中央型肺癌患者28例围手术期护理

2009-04-0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全肺胸腔肺癌

张 琼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湖北 荆州 434000)

单侧全肺切除中央型肺癌患者28例围手术期护理

张 琼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全肺切除中央型肺癌患者28例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呼吸治疗护理及术前指导,完善各项常规准备,术后注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正确的体位,加强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活动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中央型肺癌;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全肺切除术是一项特大型手术,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中央型肺癌患者,是将一侧肺全部切除,对心肺功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尤其重要。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行单侧全肺切除术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26例,女2例。年龄41~72岁。左全肺切除23例,右全肺切除5例。术后病检示鳞状细胞癌22例,腺癌6例。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全肺切除术是特大型的手术,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患者由于惧怕手术,加之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常使患者感到精神抑郁、焦虑不安。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心理负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安排与乐观开朗的患者同住一个病房,消除不良情绪,轻松接受治疗。对于心理负担过重的患者,应注意与医生及家属密切配合,适当地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2.1.2呼吸治疗护理 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憋气,入院后可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2次/d,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遵医嘱进行有效的抗感染、解痉、祛痰治疗。对痰液粘稠者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每天的痰液量、性质及粘稠度。

2.1.3术前指导 由于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尤为重要。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深呼吸运动训练[1]。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要求术前2周绝对戒烟。强调术后有效咳嗽排痰的重要性,教会其正确的咳嗽方法:深吸一口气→屏气→喷射。加强饮食指导,嘱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对手术的耐受力。讲解术后各种监护及引流管的重要性,增强其配合意识。术前3d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需要。

2.1.4常规准备 完成备皮、备血、皮试等。术前日晚行清洁灌肠一次。嘱患者术前禁食12h,禁水6h。保证术前晚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物。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48h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每15min测量血压1次,待血压平稳后逐渐改为Q1h、Q2h、Q4h测量。勤听呼吸音,注意有无干、湿性啰音。密切观察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状况、尿量。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增快、发绀、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速等情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认真做好记录。

2.2.2给氧 全肺切除后,由于血液重新分布,肺活量减少,患者缺氧症状较为明显,吸氧时间长,一般在术后前2d持续吸氧,2~4L/min,待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时可间断吸氧,1周后视病情停止吸氧。

2.2.3维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自行咳嗽排痰。咳嗽时可教患者用双手按住胸部伤口或护士给予帮助,以减轻疼痛。定时体疗,协助患者坐起叩背,通过振动使分泌物自管壁脱落而易于咳出。还可用食指、中指在吸气末于胸骨上窝稍用力向内压迫气管,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促进咳嗽。对痰液粘稠者可行超声雾化吸入,2~3次/d,以起到湿化呼吸道、消炎、解痉作用。对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可采用鼻导管吸痰。对鼻导管吸痰无效,并有肺不张、肺炎者,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吸痰。

2.2.4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全肺切除术后,血液全部流经健侧肺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右心室的负担加重,若输液量过多,速度过快,则有发生急性右心衰和肺水肿的可能。原则上补液量应低于出量,补液量一般控制在每天1 500ml以内,速度20~30滴/min,并限制氯化钠的输入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2]。

2.2.5保持正确体位 手术后患者未清醒,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为避免纵隔过度移位、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及健侧肺组织受压引起缺氧,应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或1/4健侧卧位。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定时患侧卧位,每次15~30min,以利于健肺扩张,纵隔向患侧移位,减少胸部残腔[3]。

2.2.6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患侧胸腔为一空腔,一般放置1根胸腔闭式引流管于锁骨中线第二前肋,并呈钳闭状态,以使患侧逐渐被渗出的血性胸水所填充。主要根据胸水的多少来调节引流管的开闭,以保持胸腔内两侧的压力平衡,防止纵隔移位。在护理中,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滑脱、扭曲、阻塞。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管是否居中,如发现患者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困难、气管偏向健侧,需立即通知医生,结合胸部叩诊、胸片等明确胸水情况,开放引流管排液减压,以使两侧胸腔压力恢复平衡。排液减压时速度要慢,量不要过多,每次不超过400ml,以防纵隔摆动而致心律紊乱等并发症[4]。本组15例发生纵隔移位,经缓慢放液及气体后逐渐纠正移位,康复顺利。

2.2.7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卧床时间长,生活不能自理,应协助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使患者清洁舒适,防止口腔感染及压疮的发生。指导患者手术后第1天开始进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白粥,量不宜过多,避免进食太急太快,防止呛咳造成吸入性肺炎,导致肺部严重感染。

2.2.8活动指导 术后第1~3天应绝对卧床,第4~6天可在床上活动四肢,1周后或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开始室内床边活动,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控制在5min内,并需要有护士陪同,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自觉症状。

一般来讲,中央型肺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前的身体状况较差,应加强营养,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而且患者术后仅存单侧肺,因而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肺通气。术后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给氧,维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正确的体位,加强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及活动指导等一系列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张万玲,秦立珍.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23-824.

[2]王桃桂,胡素清,王建华,等.肺恶性肿瘤全肺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20):34-35.

[3]黄敏清,杨翠芹,陈秋芳.中央型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4,25(2):227-228.

[4]李秀娥,张继芝,柴秀萍.全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8-29.

[编辑] 一 凡

2009-04-28

张琼(1971-),女,湖北荆州人,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09.03.025

R473.6

A

1673-1409(2009)03-R054-02

猜你喜欢

全肺胸腔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分析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