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城市林业建设总体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2009-04-03张连军王忠玉

关键词:林业森林体系

张连军 王忠玉

摘要:随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转变,林业建设既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能够体现现代林业特色,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因此,城市林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总体战略,使林业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林业建设总体布局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原则方法

0引言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城市林业起源于北美洲,它的产生是人类对环境危机积极思索的产物。城市林业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态美学的追求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所决定的。

1城市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原则

1.1服务城市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城市林业建设就是要结合城市化发展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要以城区为重点,协调全市各区县、中心镇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当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城市森林建设,为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化城市建设服务。

1.2立足整个市域,兼顾周边地区城市林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公益林业,是以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的城市林业,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林业,是以兴林富民为目的的效益林业。因此,城市林业是满足人们生态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着眼整个城市市域,针对市域需求,突破行政边界,按照区域生态功能区划进行总体布局,并分区实施。

1.3统筹林水规划,构建生态网络以大型水体、片林、森林公园和现有的森林、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斑块依托,使之成为完备森林生态体系的核心,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完善道路、水系这些线状廊道沿线的防护林带建设,在主干水系、道路两侧形成比较宽的防护林带,并与上述林水主体斑块相连,共同构成城市林业的生态保障林,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长期而稳定的保障。

1.4遵循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城市林业发展,要建设以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生态体系,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育。在树种选择和模式配置方面不能过分强调常绿、彩叶、花色等视觉效果,而更应该注重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重视乡土树种的使用,按照地带性植被特征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突出城市所在地的本土特色。

1.5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是实现林业富民的根本途径。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城市需求、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化,确定合理的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如结合旅游、观光等新兴产业发展特色林果、花卉等。

1.6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城市林业发展必须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与文化古迹保护相结合,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强古树名木和各类名胜区森林的保护,强化植物园、森林公园等场所科普配套设施建设,同时顺应现代城市居民生态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以各类纪念林为代表的文化林建设,丰富森林文化内涵,弘扬绿色文明。

2总体布局的方法

2.1结构布局基于国家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林业建设思想和城市林业本身的特点,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结构布局核心是,生态保障林体系,产业发展林体系,文化传承林体系。三大森林体系是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提出的“三生态”思想,结合城市林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定位划分的,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他们共同构成城市森林资源的整体。生态保障林体系是基础,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林业“生态优先”的主导需求,是产业发展林体系和文化传承林体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而产业发展林体系和文化传承林体系是对生态保障林体系生态功能的有效补充,可以满足人们的经济、文化需求,避免或延缓生态保障林体系可能面临的破坏压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弘扬绿色文明,为城市林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2.2空间布局从城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社会文化需求等方面考虑,空间布局主要的依据是:①依据森林资源分布优化森林生态网络;②综合自然地貌确定城市林业主要目标类型;③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布局重点防护林;④综合生态敏感区划确定生态保护林布局;⑤根据区域发展态势改善相应的环境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线、面、体布局理念为指导,按照“林网化一水网化”的林水结合规划理念,以城区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结合湿地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全面整合山地、丘陵、平原森林,道路、水系、沿海各类防护林、花卉果木基地、城区绿地、城镇村庄绿化等多种模式,建立山地丘陵森林为主,各类防护林相辅,生态廊道相连,城镇村庄绿化镶嵌,全市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2.3建设重点——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上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山区、平原、城区,也可以根据具体差异和不同的功能定位进行更细的划分,比如把山区进一步划分成山地、丘陵两个部分,但从建设内容来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建设重点来看,在市域绿化上,重点是构建森林生态网络,保障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和生态一体:在山区绿化上,重点是提高现有森林质量,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在平原绿化上,重点是增加林网资源总量和质量,建设林农林渔绿色产业和鱼米之乡;在城区绿化上,重点是增加城市三维绿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人居和谐。因此,城市林业建设重点可以概括为“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即:市域分三区——山区、平原区、市区,区间生态一体;山区育三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风景游憩林、产业原料和经济果木林,林中生物多样;平原织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网中果茂粮丰;城区建三绿——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人居和谐。为了保障城市林业规划目标、规划布局的顺利实现,要根据布局框架配套实施相应的林业建设工程,工程要有总体的目标,也要有分阶段的任务。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组织实施。从而使城市林业规划能够落实,把美好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变成现实。城市林业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林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保障城市林业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乃至区域发展规划相衔接,把城市林业发展纳入其中,无论对于城市林业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态建设都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工作,这需要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生态环境的改善尚不可这样来衡量,大家可以想象“煤、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形成要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地球从诞生到环境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年限,是以‘百亿年来作单位计算的”。局部的改善虽能对整体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因此,环境的改善是项长期的工作,突破点就是人口聚集的城市,而城市林业就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体系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