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

2009-04-03代晓光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代晓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已被列入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至到2006年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虽然中国中小企业进入了较好的发展时期,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障碍依然存在。如融资难,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等问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中暴露出来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1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2.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一般定期来做帐。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1.2.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

1.2.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1.3制度缺失中小企业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名存实亡。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对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应采取的对策

2.1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及壮大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2.1.1在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要明确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实现中国长期充分就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并要从法律上保证中小企业具有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建设。

2.1.2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制度创新,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尽快建立我国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地方利益等市场分割对统一市场的阻挠。

2.2从严审计,规范会计秩序。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应加大审计力度,改变现有的审计方法,由一年一次的审计,改为经常性审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审计应独立于财务,审计人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派驻企业。同时,要加强监督力度,尽快把监督工作纳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可成立会计监督统一协调组织,使审计、财务、税务形成一个统一体。同时,还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审计只是对财务的审计,而应纳入日常工作之例,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因为会计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内部、外部的方方面面都发生联系。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得到单位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会计法规宣传,将学习会计法规纳入单位领导班子的培训内容。

2.3建立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

2.3.1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要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并与此保持一致。由于中小型企业业务量较少,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应允许一些企业不设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一般以2-3人为宜,并指派一人担任财务主管,在职责划分上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帐,明细帐的分离等。对于企业财产和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帐户加强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证的问题。总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

2.3.2重要性原则与大型企业相比,会计信息需求者在中小企业中发生了变化。首先,税务部门的纳税管理需求成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资者的决策需求和管理的管理需求相统一。最后是银行贷款管理需求,但是此需求因银行提供的贷款很少而相对薄弱,会计信息需求上的变化,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税务上的需要和内部信息的需求。我们设计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重要问题是会计核算如何满足纳税需求、如何满足业主对企业现全统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适应小型企业的银行融资薄弱的现状能满足这些需求就足够了。

2.3.3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耗费的,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讲求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只有在共同保持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一些对信息使用者没有多大用处的信息可以不提供,信息提供的成本大于资产效益的信息也可以不提供。

2.3.4简便易行会计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应只要求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可以了,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实行简化型财务报告,与现有的财务报告不同的是它只反映企业扼要的经营成本与财务状况,并且附注内容很少。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都只要求提供简化型的财务报告,我们也应该吸取国外的经验。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队伍素质。加强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是根除会计失真,提高人员素质的关键。对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要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力度提高财会队伍的素质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总之,只有真正重视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工作,就能把握时机。赢得市场,使管理工作上台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会计核算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