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生态研究

2009-04-03唐强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

唐强奎

摘要:职业教育是直面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经济与社会转型导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学生就业多元化、传统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等一系列问题。这也造就了职业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生态环境。企业文化教育直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企业文化教育;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2-0191-02

随着20世纪末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方位得到了发展,经济结构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化与整合。为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越来越要求员工不但要有专业技能,而且要有能适应不同工作的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便是企业的软竞争力——企业文化;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国际化,工作的流动性、竞争力和紧张度加强,人们的经济生活也走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盲目性又会危及职业道德和社会风气整体水平下降,这不是技术能力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寻求思想道德教育。这为职业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带来了生存空间,也带来一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模式变化的内在要求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于技能人才的需要与日剧增,而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水平又参差不齐,发展规模与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此,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提出“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于2005年,国务院公开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职业教育开辟出广阔的发展道路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要求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第二,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第三,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从这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在进行技能教育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文化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市场经济开放式和竞争性引起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打破传统包分配的就业方式,实行市场化的开放式自荐、他荐、公司直接来学校招聘等就业方式,学生就业充满竞争。这使得有能力、素质高、专业好的学生就业如鱼得水,但是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差的学生就业举步维艰。市场化的就业模式需要职业院校的学生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稳定情绪,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希望;有健全的意志,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能较好的认识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处世能力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使得学生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为此,职业院校加强企业文化教育也就成为转型时代的使命。

三、传统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传统职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与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要求联系不紧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各行其是的弊端,严重制约了相互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弊端不仅在于加重了学生负担,更主要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事业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至21世纪初基本确立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21世纪“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战略发展思想。从宏观上来看,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职业教育培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二是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途径是要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岗位操作型技术工人,知识面窄,缺少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的弊端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在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现代家庭教育与学生适应社会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家庭大多是核心家庭模式,子女教育存在的弊端颇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分数,轻视品德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家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其学习上,学生课外的时间均被家长掌握着,或被关在房间里学习,或被送到补习班上课,也有少数的小学生被送到钢琴、书画等特长班,而忽视了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因不堪家长的重复和过高的期望而成了问题学生。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张皮”。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其德育的第一位导师,孩子成材与否的条件往往是由父母创设的。因此5+2=0的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和荣誉性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表现在农村学生的学习较差,上高中门槛过高或上本科院校无望,传统广大农村家庭望而却步,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心理容易扭曲,其后果不难设想。四是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普遍滞后。留守孩子往往是由婆婆爷爷辈或亲戚朋友带养,有的是独自留在家中任其生活。老人们常爱怜小孩,会过于娇宠、溺爱,极易造成小孩子任性自私;独自生活的小孩缺少父母关爱,常常孤苦伶仃,身影相伴,以看电视玩游戏消磨时光,长此以往,小孩子容易消沉沦落,不善与人交往。五是家庭造成子女心灵的伤害使家庭教育无序,等等,凡此种种情况不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五、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需要补充企业文化因素

职业院校要构建真正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实行“校企结合”,即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职业技术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过程必须与处在改革最前沿的行业实行无缝对接,这已成为职业教育迫切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和了解企业文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教育千万不能就教育论教育,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理论不是空泛的,而是实实在在随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能否用企业改革的思路思考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能否用企业用人的要求反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来构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这一切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所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高低。

当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软竞争力,因而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企业文化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也是最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化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的发展对用人要求相吻合,才能使现代高职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路径探索——以X职业院校为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外聘教师管理探究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能力调查
职业院校项目课程的功能与实践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