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9-04-03彭巧胤
彭巧胤
摘要: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不足的现象。笔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围绕地震灾区灾后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构建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机制。地震重灾区高校应以抗震救灾精神主题教育为基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新机制;以灾区重建为契机,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长效机制;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平台,建立灾区社会服务长效机制;以心理问题危机处理体系为载体,建立灾后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关键字:地震重灾区;高校学生;思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2-0076-0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作为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感受到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强烈震感,经历了余震期复杂的心理波动,亲临灾区担任志愿者,这样特殊的经历导致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这次突发事件带来的思想问题,高校需要有目的地构建学生一种思想教育新模式,帮助大学生缓和思想冲突,解决思想问题。
一、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问题分析
(一)学习动力不足
在这次特大地震灾难中,很多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短短的80秒,让震中地区数百万人被无情地抛到生死边缘,近9万人遇难或失踪,就在这80秒中,地震重灾区高校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体会到死亡就在身边的恐惧,这种特殊的经历让大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活着就好”一时间成为很多大学生心中的信念。然而这种认识让在校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发生了变化。笔者在对重灾区5所高校300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发现,有33%的学生在回答“地震是否会影响你对学习的动力”时选择了“会”,还有8%的学生的选择“影响很大”。通过对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的监测,发现部分学生出现了不愿意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对待学习处于无学习兴趣、无求知欲、无学习积极性的状态,甚至有厌学情绪。
(二)爱国现实表现能力不足
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大学生在各高校党政领导下,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坚守岗位,奋战在抗灾救援第一线。重灾区高校的国防生、飞行专业学生、医学专业志愿者,都纷纷赶往灾区参与救援,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然而随着地震远去,大学生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时,现实表现能力却有较大的差异。在“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的调查中,39%的学生选择了“好好生活”,25%的学生选择了“为社会作贡献”,21%、7%、8%的学生分别选择了“事业成功”、“平淡一生”和“良好人际关系”。在回答“你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时,有41%的学生选择了“今后自己的生活条件更好”,仅仅只有28%的学生选择“为重建家园做贡献”。可见,地震重灾区的大学生在爱国现实表现能力不足,情感意识强化,更加注重自身利益、期望和需求的满足。
(三)行动能力不足
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年轻一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英勇地站在最前线,校园内的大学生们纷纷走出了校园,加入到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中,很多学生利用暑假纷纷走进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只要是为灾区人民服务的事情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实践意识非常强。但是当这种实践意识付之于行动时,实践行为明显滞后实践意识,二者存在断裂和脱节。参与服务的学生真正面对余震不断的恐惧、炎热酷暑的帐篷、食物药品的缺乏等实际困难的时候,有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动摇不定或草率武断等行为。还有部分学生在灾区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个体行为的随意性,不注重自身言行,不愿意做脏、累的工作,带着能被表彰的目的参与服务工作,不能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更贴切实际地开展工作。
(四)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不足
地震发生后,地震重灾区高校学生因地震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程度不一,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紧张和担心,部分学生产生了心理适应不良,甚至有少数学生因失去亲人、家园受损、过度紧张等原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在这次地震发生后。灾后心理援助机构及时地进行干预,新闻媒体邀请专家介绍相关心理调适方式,各高校及时印发相关的心理援助手册,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但是对于不同的个体,特别是少数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自我调适能力还非常有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地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区别,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外环境,促进个体更好地进行自我调适。
二、围绕地震灾区灾后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构建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机制
(一)以抗震救灾精神主题教育为基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新机制
抗震救灾精神是抗震救灾实践的总结,地震重灾区高校大学生亲身经历了抗震救灾实践的过程,高校应抓住这一特殊实践经历,持续长久地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机制。以党校、团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学习班的组织为基础,开展抗震救灾精神研讨,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抗震救灾精神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以英雄事迹报告会为载体,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思想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阵地,例如:文艺作品征集、优秀学生评选、主题征文、诗歌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以严格管理制度为保障,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把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引导重灾区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重建家园作出贡献。
(二)以灾区重建为契机,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新机制
目前,地震重灾区已全面进入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地震重灾区的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灾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将回到家乡参加重建工作。因此,地震重灾区高校应以灾区重建为契机,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辅导,有针对性地对来自灾区的学生进行家乡重建对口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各高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需要,分年级、分层次实施针对性生涯发展。针对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需要大批建筑、教育、医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生,高校应在一年级开展专业认识、养成教育,激发灾区学生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加强职业情感教育;二年级应注重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坚持就近原则开展专业见习,尽早尽快地深入了解灾区建设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个人职业规划;三年级应强化专业实践、创新教育。为灾区重建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四年级加强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高校应加强与重灾区对口服务
工作,为对口地区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四个阶段互相贯通。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完善的发展性职业生涯辅导长效机制。
(三)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平台。建立灾区社会服务长效机制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纷纷来到灾区开展服务,给灾区人民带来很多真切的关怀和实在的帮助。作为地震重灾区的高校不仅仅派出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接收了部分来自灾区的学生开展教学生活,部分高校周边还迎来了不少灾区迁移学校,这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重灾区高校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实长期开展灾区社会服务活动,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负责,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和学生骨干三支队伍交错的管理指导机制,实现服务内容的有效性;建立多元化的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争取到更多社会资助,实现社会实践和灾区重建的有效结合;建立“教,学,练”师生协作的参与机制,组织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和学生一起为灾区学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辅导、文艺表演、“一帮一”帮扶等活动,有效地监督大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灾区社会服务工作。
(四)以心理问题危机处理体系为载体,建立灾后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地震重灾区高校应建立良好的灾后校园心理环境支持系统,对家庭受灾学生来说,同学朋友的关心、心理工作者的介入、学校帮扶措施,都可极大缓解心理压力。第一,建立受灾学生档案,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第二,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网络,以学校、院系、班级和寝室为单位建立心理问题检测网络,密切关注心理危机学生的行为,对出现的异常行为进行及时干预。第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营造自我心理调适的良好氛围,为心理问题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调适的方式方法。第四,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在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应服从应急心理问题处理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立即开展工作。
“仕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地震重灾区的大学生们经过了特大地震的洗礼,经历并经受住了抗震救灾的考验与磨练,内心深处的赤子情怀和爱国激情已经迸发出来,他们一定会更加迅速地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地震重灾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精神产生的深远的教育影响,让新一代的青年人开拓出更加美好广阔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