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天来故事:亦正亦邪亦潇洒
2009-04-03王金
王 金
对于颇受好评的《走西口》,侯天来只给自己打70到80分。“有一部戏,我给自己的表演
打99.9分,就是电视剧《日出》。”
生活中的侯天来很低调,他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荧屏上的他总是能悄无声息地隐藏自己的痕迹,给每一个角色的躯壳中注入一个新的灵魂。演好人,他老实得让人心疼;扮坏人,他也能邪得令人发指。他的身上总是凝聚着一种生活的戏剧感但却又丝毫没有矫揉造作。
《走西口》: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中央电视台2009年的开年大戏《走西口》中,观众再一次见识了侯天来精湛的演技,可这个角色是侯天来推了三年都没有推出去的结果。三年前电视剧《走西口》就在筹划中,当时就定下由侯天来出演田耀祖。侯天来是演古装戏起家,但他近几年很少出演古装戏,他的上一部古装戏是2006年的《朱元璋》,对这部戏他自己也不太满意。古装戏化装繁琐,加上《走西口》的拍摄周期较长,于是侯天来一直就想推掉《走西口》。可是《走西口》的导演李三林多次找到侯天来,恳切希望他能接下田耀祖这个角色,几次三番下来侯天来觉得不好意思, “从三年前筹划到去年开拍,剧中的很多主演都换了,反而是扮演田耀祖的演员,一直都是我。”
李三林导演相中侯天来,主要是看中了侯天来的年龄和剧中人比较贴合,而侯天来身上浓郁的知识分子气质更是让李三林导演心仪,“田耀祖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他有文化,念过私塾,心里有算计。”侯天来把田耀祖这一个人物分成五个人物形象:纨绔子弟、要饭的、算卦的、棺材铺的老板、道士,“五个形象比一个形象坚持到底,要鲜活,要有棱角。但是不管身份怎么变,田耀祖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要赎回田家大院、赎回淑珍,我把一条抓住了就行了。”
《走西口》一开场,田耀祖给人的形象用侯天来的话说就是“不务正业,喜欢赌,潇洒,爱开玩笑”。侯天来有个特点,从接到剧本那一天开始,他就不再是他自己,而要把自己变成剧中人。从决定拍摄《走西口》开始,侯天来就要把自己的一切行为方式向田耀祖的形象上靠拢,“不是演田耀祖,我就是田耀祖。”侯天来在这部电视剧还没有开始拍摄的时候,白天有空就在大街溜溜达达,东瞧瞧西望望,找田耀祖那股劲。但对于田耀祖初期形象的塑造上,侯天来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走西口》一开场,田耀祖好赌成性,把家业、老婆都输光了,对于赌戏的处理,侯天来心里没有底,“咱没有进过赌场,对赌博这个东西不太懂,所以那种赌徒的感觉咱不是很明白。”
随着田耀祖走西口,侯天来对人物的感觉也越来越准。“田耀祖最没落的时候,我就把他演到低。”从井中刚打出来的黄水,侯天来把它一饮而尽;拍摄期间横店地区天气非常热,剧中需要的饭菜常常很快就变馊了,侯天来夹起来就吃,“这样一来,反差巨大,这个人物就已经能立起来一点点了。”
侯天来在拍摄《走西口》的时候,特别注意对田耀祖感情线的处理,“这个戏要让观众看到什么?看到田耀祖的可恨,另外能不能让观众可怜他,喜欢他?把这个人物形象拉回来的就是他对田青的爱。”田耀祖在田青出生不久抓周的时候就出走了,他对于田青的爱是迂回的,默默的,在有一场戏中,当着田青的面,田耀祖说:“听说田耀祖这个人冻死掉了,咱们敬他一杯酒吧。”外表漫不经心,内透苦涩无奈,“不能说出的爱,必然有他辛酸的地方。”
对于电视剧《走西口》,侯天来心中还有个遗憾——田耀祖的配音不是他自己配的。《走西口》10月份拍摄结束,侯天来9月23日就进入了《把日子过好》剧组,因此他没有时间自己完成后期配音,“别人的配音总体上说是不失水准的,不过有的地方稍微有点跳,如果是我有时间自己配音就好了,如果是采用同期声就更好了。”一句话归结《走西口》,侯天来说道,“要是我给自己打分,打个70分,最多80分。”
《日出》:日出江花红胜火
对于颇受好评的《走西口》,侯天来只给自己打70到80分。“有一部戏,我给自己的表演打99.9分,就是电视剧《日出》。”上大学时,侯天来学的是话剧专业,他们班的毕业大戏就是话剧《日出》,而侯天来当时演的也正是李石清。“当时我没有演够,我也没有排练够。我就想什么时候能把这个人物再演一次,不管是电影或者电视剧,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我原来说过如果再让我演一次李石清,我就此息影也愿意。”2002年,谢飞导演将《日出》拍成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聚集了徐帆、朱琳、斯琴高娃、许还山等著名演员,经过一番地毯式的搜索,李石清这个角色最后真的落在了侯天来的身上。
《日出》是侯天来心中的一个梦,李石清是侯天来心中的一团火。侯天来用 “疯狂”来形容自己那时候的状态。电视剧拍摄期间,侯天来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拍完自己的戏成天就在宾馆里面躺着,“我那时候天天都睡不着,我就想这个人物,连上厕所的时候也都想着这个人物。”在这部电视剧排演的初期,侯天来在自己住的房间里面挂着一条幅,上面写上他对李石清这个角色的定位——人鬼之间。“应该说这个定位不准确,太抽象了,我自己表演起来也不舒服。”侯天来后来对挂在自己房间里面的条幅做了修改——白天是人,晚上是鬼。“这条人物线就很清晰了,我站着演是李石清,我躺着演也还是李石清。”
虽然有过话剧《日出》的表演经历,但侯天来认为电视剧《日出》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表演要求,“在电视剧中一些细微的东西可以用眼神来传达,但李石清这个角色需要演员内心非常充实,要不镜头给到你身上,那就会苍白无力。”《日出》中的李石清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然而李石清又不甘心于自己穷困的现状,从而人格逐渐走向分裂和扭曲。“曹禺把这个角色刻画得非常好,李石清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个人吃人社会的残酷,不管是谁得到了这个角色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演。”在侯天来的日记里,他这样写李石清的人物小传:我出身在一个最普通的市民家庭,我的父亲是……我有孩子,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银行小职员,然而我又不甘心,我一心希望向上爬。“我往镜头前一站,就得让观众看出来你内心在想什么——当初能攀上高枝,怎么能做上等人。”在一场晚上的戏中,回到家李石清对自己的母亲说,“妈,我何尝不想富呢,我们家现在这么穷。但是你看陈白露、潘月亭,他们都是什么东西,他们凭什么富有?”侯天来在处理这段台词时痛哭流涕,将李石清内心痛苦准确地呈现出来。然而这话说完,到了下一场戏,侯天来把小头发往后一抿,大衣一穿又是那个人模狗样地上班去了的李石清。
在这部24集的电视剧中,侯天来把这个小人物的野心、欲望完整地融合起来,立体地表现出李石清良心泯灭的过程,看过这部戏的人无不对侯天来的表演拍手称赞,“演员不可能喜欢自己碰上的每一个角色。这辈子得到自己一个最喜欢的角色,够了。”
拍完了《日出》,侯天来并没有息影,两年之后他又遇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角色——电视剧《苦菜花》中的王阑芝。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曾在1965年被搬上大银幕,并取得极大的成功。电视剧《苦菜花》的导演王冀邢之所以请侯天来出演王阑芝,是觉得侯天来的长相和当年在电影《苦菜花》中扮演王阑芝的顾岚老师有些神似。电视剧拍摄完成之后顾岚老师还健在,但在这部电视剧马上要播出的时候,顾岚老师去世了,这令侯天来多少感到有点遗憾。
电影里王阑芝戏份不多,但是给人印象很深刻。电视剧中将王阑芝设定为男一号,并将这个人物进一步复杂化,这给了侯天来极大的表现空间。电视剧中的王阑芝表面是一位支持抗日的校长,暗地里却给日本鬼子发电报,让他们来围剿村庄。“我演的时候就是要让观众觉得含糊,这个人多好呀,还是电影里那个坏人吗?但是地下这条线是神不知鬼不觉,不能让别人看出任何破绽。”对于这个隐藏很深的特务,侯天来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的逻辑中,他做得都是对的。因为是知识分子,他没有共产党员的那份坚贞不屈,因为挨不起日本人的鞭打,所以才投靠日寇。”对于重新翻拍的红色经典,侯天来有自己的认识,“重拍的红色经典,都很难超越原作。因为当年的一些演员都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年代,所以能带出那股精气神。”这一版《苦菜花》改编成20集的电视剧,对原作也作了一定的改编,扩充了王阑芝的情感线,“这不是胡乱改的,也许这样才更能表演出完整的一个人。《苦菜花》小说作者冯德英对这些修改也是肯定的。”
《女人不再沉默》:无心插柳却成荫
将近30年的演艺生涯让侯天来积累了不少的表演经验,可对于观众的口味,他却不敢说清楚,“有时候也说不好,我看好的角色,老百姓不一定特别喜欢;我不喜欢的那个,老百姓却可能喜欢的不得了。”《女人不再沉默》就是一部这样的戏。当时侯天来正在《希望的田野》剧组,拍摄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女人不再沉默》剧组找到侯天来,说有个小角色希望侯天来帮忙串一下。“当时他们和我说,也就一个多月的事儿,是一个现代戏,让我演一个都市报社的主编。”剧组方面担心侯天来看了全部剧本之后不肯接这个戏,于是他们只给侯天来5集剧本让他先看看。侯天来一想这还不好演吗,于是将汪显声这个角色接了下来。
侯天来到大连拍摄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不是个小角色,而是一个反一号,而且汪显声这个角色还对女孩子有很多不好的行为——性骚扰。侯天来进入《女人不再沉默》剧组时,这部戏已经拍摄完一半,李幼斌的戏已经差不多全部完成,侯天来只用了28天就拍完了自己的戏。“说实在的,当时我没有把这部戏当回事儿,只要找准人物的逻辑就行了。”电视剧中的汪显声外表道貌岸然,实则心怀鬼胎,“我首先要觉得汪显声的逻辑是对的,他看到漂亮小姑娘,就想伸手摸人家一下。如果你自己先讨厌这个人物,那怎么能演好呢?”想好了这一点,侯天来在镜头前非常随意,20多天一气呵成。“现在让我再演一次,我都演不出来了。”电视剧中汪显声请苏静吃饭,“‘小苏下班之后我请你吃饭,说完还不算,汪显声还趁机伸手去拍人家后背一下,表面好像关心人家,实际趁机占女孩子便宜。”这些细致入微的小动作,都是侯天来平日仔细观察生活的结果,“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有类似汪显声这样行为的人,肯定会有。我把他们的一些行为,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复制到电视剧中。”
《女人不再沉默》播出之后观众反响强烈,也让侯天来声名远播。一些朋友和侯天来说,你那个眼神怎么那么吓人呀,你怎么演的呀?另外一些原来很好的朋友,弄得还不敢和侯天来接触,一些朋友一见面,特别是女同志,一见他一哆嗦,本来应该握手的礼仪,都改成点头了。“其实这个电视剧演完之后,很多男人很恨我,这些男人都是心怀不轨的。”因为侯天来把他们的一些行为复制到电视里。“还是吃饭的例子,人家女孩子遇到类似情况会先说‘你可别像汪显声啊!这样一来,他们这一招就不灵了。”总体来说,这部戏的拍摄侯天来自己觉得还是比较轻松,因为没有想太多的东西,“用功程度不一样,虽然动了一些脑筋,但不是铆足劲去演,反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熟读深思子自知
侯天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中学老师,全家没有一个人从事文艺事业。小时候的侯天来喜欢看电影,那时候家里没有闲钱给他看电影,他偶尔会把父亲的书偷偷地拿出来一本卖掉,用换来的钱喜滋滋地跑去看电影。“我爸爸的书多,少了一本他也不会发现。”
侯天来将自己走上艺术道路的原因归结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革期间,很多人天天唱忠字歌,跳忠字舞,连侯天来家居委会里面老太太也都要每天跳。“临街的两个居委会就隔着一条街,每天晚上不但要跳忠字舞,还要进行跳舞比赛。老太太多七八十岁了,都颤巍巍的,还跳呢。”文革结束以后,侯天来去自行车厂当了三年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侯天来想大学这一栏不能空着,怎么也报一个。“因为文革期间唱歌跳舞的影响,加上我还喜欢吹笛子,拉二胡,我就对文艺产生了兴趣,报考了吉林艺术学院话剧系。”那时侯天来在学校里是以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主,老师要求学生们要写人物小传。侯天来的父母都是老师,对他要求很严,所以一直到现在,侯天来还保持着写人物小传的习惯。“大戏不但要写人物小传,还要有人物关系图,这个人和哪些人有关系,都是什么关系。演好演不好是你正常的工作能力、艺术水平,但绝对不能演糊涂戏。”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侯天来的那个班毕业之后全部去了吉林省话剧团。1992年,侯天来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侯天来年轻的时候拍摄了不少电影,以前他觉得唯一能值得拿出来说说的电影作品是1987年拍摄的《最后一个皇妃》,他在其中扮演末代皇帝溥仪。“找我演溥仪,是因为我和溥仪的脸型有点像,以前觉得这个作品是自己的代表作,现在拿出这个片子看,自己都会脸红。有时候自己都纳闷那是我演的吗?”侯天来说自己年轻时候的表演夸张而浮躁,随着年纪的增长,表演也成熟起来。2008年侯天来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原来自己也想着塑造一个军人的形象,现在自己真的成为军人了,塑造军人的形象就不只是一个演员的愿望,而是一个使命,但军人不好演。”
侯天来从影20多年来,演过两个老师,五个皇帝,三个特务,以及老板、小职员等其他不同的角色,侯天来现在一年通常只接两部戏。说到表演,他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再塑造一个老师的形象,“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有个小学老师,上午拿着个书本教小学生简单的b,p,m,f,下午背着孩子们过桥,孩子们没钱上学,他挨家挨户的去找家长谈……”
本文图片由侯天来提供
责任编辑/辛加坡 冯湄
侯天来简历
国家一级演员。1982年侯天来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毕业后任吉林省话剧团话剧演员。1992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200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主要电视作品:
1996年《情陷中英街/中英街》
1999年《嫂娘》
2000年《大雪无痕》
2001年《李秋实》
2001年《绝不放过你》
2002年《日出》
2002年《道是无情》
2003年《妻子》
2003年《透明天空》
2003年《与谁共眠/与敌共眠》
2003年《希望的田野》
2003年《女人不再沉默》
2003年《有泪尽情流》
2003年《生死十七天》
2004年《女人背后的女人》
2004年《苦菜花》
2004年《冰器》
2004年《喜庆农家》
2005年《国家机密》
2005年《不想回家》
2006年《失踪女人》
2006年《常回家看看》
2006年《好男当家》
2006年《新英雄虎胆》
2006年《继父传奇》
2007年《立案侦查》
2007年《我的丑娘》
2007年《温柔的背后》
2008年《走西口》
2008年《把日子过好》
主要电影作品:
1985年《死证》
1987年《走过迷魂谷》
1988年《最后一个皇妃》
1990年《皇家尼姑》
1990年《禁烟枪手》
1990年《一代枪王》
1991年《开天辟地》
1992年《黑色闪电》
1994年《留村察看》
1994年《偷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