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梦想”抑或“现实”?

2009-04-03李一鸣

大众电影 2009年7期
关键词:博伊尔梅兰芳幻想

李一鸣

其幻想的本质,不在梦想中蕴含现实,就用梦想照亮现实,而不能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意奇观。

美国次债导致的金融危机已经迎来了一年祭的时日,席卷了几乎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和惊恐还远远没有消退。人们甚至在恐慌中等待(当然不是期待)着第二轮金融危机——据说叫“次优债”飓风的到来。

电影业(当然包括娱乐业)据说是不惧经济危机的。而且有历史可以证明。言者无不提及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电影是如何为观众送温暖的。的确,再后的例子还有后来的70年代和80年代——几度山雨来,几度夕阳红。

好莱坞未必不惧经济危机。众所周知,没有了背后富可敌国的的华尔街,换句话说,没有了大把的美元,好莱坞拿什么去打造那些豪华巨片?不过,面对经济危机,好莱坞的确经常是“兴灾乐祸”的。原因在于那里的业界精英们极为善长制造梦幻:在现实生活不尽人意,甚至当国民们的人生陷入灾难之时,好莱坞的电影梦幻是可以多少让人们暂时忘记一下现实,甚至在白日梦中驰骋一下自己的想象的。以今天的美国而言,平民百姓,幻想一下自己成为奥巴马,也未见得就生活得更悲惨。

电影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现实。靠一个“虚拟”的世界,创造着实在的物质财富——一种实体经济和实实在在的票房收入。这很有点像美国金融“狂人们”创意出来的次级债——愣是把最不靠谱的债务变成了一种“财产”,然后在那些喜欢梦想和相信这些“故事”的人之间,倒来卖去,竟然就形成了一种“虚拟财富”的不断增值,而且长期泡沫不灭。但债终归是债,一旦人们发现这只是个“故事”的时候,财富创意就变成了灭顶之灾的危机。如此说来,电影的创意性比金融靠谱。本来就是故事,除了创造物质财富,这故事在危机时刻不但不破灭,还能温暖人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一直在用梦想连接着现实。关注梦想,就是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其实也是电影的一种关注“现实”。时下的电影,或许再次证明了电影的这种本性。

例如今年的贺岁档的电影,虽没有此前大片火爆的影像奇观,但也不乏喝彩的观众。原因或就在于人们已经厌倦了空泛的影像,而渴望更为朴实一些的幻想或现实。重归艺术电影的陈凯歌今年推出了又一部戏曲人物电影《梅兰芳》。虽然其题材不乏优势,但《梅兰芳》并不是一部好拍的电影。一般的电影,例如“纯属虚构”类,导演总要比观众“知道”得多,可以任其想象天马行空,让观众坐享故事的快感。但传记类就未必是。对于传主的经历或故事,观众不一定比导演知道的少。且以梅兰芳这样非同一般的人物,要考虑及各方面的观感和感受,导演并没有太多腾挪的空间。陈凯歌的优势不但有艺术世家的出身,还有他更为擅长的人生探索的功底。于是,《梅兰芳》作为传记片,除了人物的历史、命运轨迹之外,其功夫更下在了主题上,即开片所描绘出的人生的“纸枷锁”。其实,“纸枷锁”也未必人人心中皆有,但至少是很满足不少人、尤其应该是很满足着那些知识阶层人士对自我生活的想象和解读。这可以算是既关注现实,又关注人们幻想或想象的一种成功。

还有冯小刚已创下3亿多票房的《非诚勿扰》。除了重返人们熟悉的冯氏喜剧中恣意的调侃和大幅夸张的情节之外,冯小刚也把力气花在了一个为中国电影历来头疼的题材——爱情故事上;并且无论情节还是场景,都极尽浪漫之能事。其动人指数不同的观众可能有不同的评价,但至少在题材上,冯小刚占尽了既关乎幻想又关乎现实的优势。

今年一部来自海外的热门电影是博伊尔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博得无限风光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据说,博伊尔的这部电影倒真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华纳公司的海外投资部解散而差点夭折。其后来能够绝处逢生,不知是不是又一次印证了电影之于经济的危机惊人的“解毒”能力。不管怎么说,博伊尔的电影恰恰如同横跨在梦想与现实民生之间的一座桥梁,一边是贫民少年的百万富翁之梦化为现实,另一边则是不断从主人公每一次答题中突然拉伸出来的孟买贫民窟中的艰辛生活,而其中还有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此前博伊尔的投靠美国电影之梦曾以失手告终。这一次,除了很难避免的满足西方观众优越感的视点之外,博伊尔可能真正抓住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精髓。

次级债和电影本来并不相干。如果说共同之处,那就是两者都属于一种极具“创意”的人类活动。不可否认,美国人的确具有极强的创意能力,甚至把娱乐或文化的创意,延伸到了经济中的债务领域,最终把世界拖入了一场灭顶的灾难。而其带给人们的教训就是创意看来也不能完全天马行空,或脱离应有的实体。例如电影,其幻想的本质,其实总要依托于一种对现实和民生的关注,不在梦想中蕴含现实,就用梦想照亮现实,而不能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意奇观。

责任编辑/辛加坡

猜你喜欢

博伊尔梅兰芳幻想
梅兰芳评传
加拿大人质被解救后竟成凶犯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锁不住的幻想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
奥男子为婚礼抢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