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中国形象面临三重困境

2009-04-02

决策与信息 2009年3期
关键词:威胁论泰晤士报议题

李 童

提到中国,你第一时间会想到哪个词?

神秘?长城?共产党?孔子?美食?还是功夫?

针对这个问题,你我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接下来揭晓的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海外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描述中,“不确定”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不确定性=中国?这个海外公众心目中的等式,由何而来呢?

在中国全面启动国家公关的今天,海外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正面临三重困境。而正是西方对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偏见,以及传统文化过度传播、现代中国形象输出不足,共同铸成了海外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三重困境,让中国的“不确定性”在西方世界弥散开来。

“政治中国”

西方媒体围剿七大议题

“不确定性”的最早根源,来自1949年建国以来,海外眼中的那个红色的“政治中国”,那个来自冷战另一个阵营的中国。

冷战的铁幕,让双方都不敢轻易靠近。而红色中国在西方人的想像中,几乎成为一个被专制奴役、被饥饿困扰的人间魔窟,它不仅威胁着现实世界,更威胁着人们真、善、美的观念与信仰。20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坐实了海外对“政治中国”的想像。

如今,“政治中国”的想像并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消失,西方仍然对“政治中国”津津乐道。有关研究表明,西方媒体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取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七大议题,即台湾、西藏、天安门、法轮功、人权、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七大议题中,政治议题就占据了五个。台湾(Taiwan)、西藏(Tibet)、天安门(Tiananmen)更是西方津津乐道的“3T政治议题”。而2008、2009这两年,是西方媒体“政治中国”报道的集中爆发期。

“针对包括3T在内的这七大议题,我们需要整合协调多部门、多学科的力量,详细规划回应方案。”西方媒体围绕中国这七大议题攻击多年,并且形成了严重的刻板成见。

而一份针对英国《泰晤士报》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西方媒体严重的冷战思维。研究者叫相德宝,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一名博士生。他曾经对2005年英国《泰晤士报》有关中国报道进行实证研究。

相德宝发现,在2005年的40篇对中国政治的报道中,台湾问题成为《泰晤士报》设置的主要议程,1989年政治风波也成为它反复炒作的事件。另外一个被妖魔化的符号便是“共产党”。西方媒体依然遵循着冷战时期的刻板思维,将共产党描绘为专制者和独裁者。

“经济中国”

经济威胁论衍生五个变种

当然,在相德宝的实证研究中,《泰晤士报》所呈现的不仅是一个“政治中国”。相反,在《泰晤士报》2005年对中国的261篇报道中,有150篇是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占到总报道比重的58%。其中“增长”和“经济强国”,成为定义中国经济的两个中心词,常用的修饰词则是“最大的”。

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调查发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海外意见领袖的印象中,中国国家形象一直在主打“经济牌”。“经济迅猛发展”是目前中国留给海外意见领袖的第一印象(64.2%)。这一结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国际社会的现实投射。

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中国积极发展的经济在海外眼中,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量,成为中国酬庸朋友、惩罚敌人的工具”。如今,中国“经济威胁论”甚至取代“政治威胁论”、“军事威胁论”,成为“中国威胁论”中的主要论调,并由“经济威胁论”衍生出“中国贸易威胁论”、“资源能源威胁论”、“生态环境威胁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中国资本威胁论”五个变种。

在《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的结尾处,法国人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还将中国比喻为“大象”。他写道:“20世纪,闯进世界经济瓷器店的只有几只老鼠(日本、韩国等),他们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而今天,则是一头可能造成惨重损失的大象进入了商店。”

不过,就算没有意识形态的干扰,以“经济中国”为主轴的中国国家形象,也将面临难题。“尽管我们对这些论调可以展开种种辩护、回击,譬如在‘崛起之前加上‘和平字样,但始终无法跳出一个悖论:以作为硬实力的经济话语,主导作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

“文化中国”

传统文化带来的尴尬

从60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遭遇的种种误解提示我们,应该及时、准确地调整对外的形象战略。研究表明,国际社会希望接纳的,是一个淡化军事、政治色彩,凸现民族魅力的文化中国形象。

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来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已被证明的普遍规律。早在1997年,英国企业界在政府支持下,发起以“最酷的不列颠”为主题的英国形象国际宣传活动;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法国则于近年提出“文化欧洲”的设想,谋求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

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主要局限在自己的周边地区。如韩国、日本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汉语热持续高涨,一批海外“孔子学院”开始建立并发展。

但这时候,除了冷战思维导致的“政治中国”困境,以及所谓“经济威胁”营造的“经济中国”困境外,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的第三重困境出现了。那就是由传统文化过度传播、现代中国形象输出不足带来的尴尬。

1988年,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一举夺得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电影“金熊奖”。“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成为不少西方人心中最初的中国印象。而他此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为中国的传统与古老定格。

在西方人眼中,“神秘、迷、故事”往往是用来定性中国文化的暗语。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调查显示,“历史源远流长”(52.7%)与“文化神秘莫测”(34.6%),名列海外公众评价中国形象的前两位。

虽然海外公众更热衷于靠近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如果我们一味投其所好,带来的潜在影响则是中国国家形象始终身陷“传统”、“古老”的窠臼。

专家强调,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个文化中国。但在过程中要注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均衡,避免出现两者的断裂。

(资讯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猜你喜欢

威胁论泰晤士报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威胁论”与“机遇论”有如硬币两面
卡洛斯你好!
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增刊)》公布最有影响力工程机构全球排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