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习型政党建设
2009-04-01朱夏婉
摘要: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党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模式;要求我们突破组织障碍,开放组织环境;要求我们攻坚治理障碍,实现有效领导,;要求我们攻克时间障碍,把握学习规律。
关键词:执政能力;学习型政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062-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对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快向学习型政党的转变,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随着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党组织原来的一些学习方法、机制已不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创新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学习制度等,才能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适应执政新环境和新任务的需要。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继承和提升我党重视学习光荣传统的具体措施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目标,十七大明确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学习型政党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事实证明,中央领导集体的学习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党建的战略任务意味着我党重视学习的光荣传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党应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新策略
从国际上看,国际社会变幻莫测,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机会与风险并存;从国情来看,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盘根错节,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从党情来看,我们党从一个当初几十人的革命党发展到如今具有七千多万党员并且成为领导十三亿人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的地位和执政环境、党员队伍的数量和人员结构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严治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等问题显得更为迫切、重要和艰难。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历史表明,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是决定这个党兴衰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必须提高执政能力。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而获取知识、掌握理论,必须加强学习。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面临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理论武装”原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是思想统一的前提。为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使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具有世界眼光”原则
世界眼光是一种看问题想办法的胸怀、视野和境界,是正确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前提,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三)“善于把握规律”原则
一个人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规律,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这就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各种事物、知识,尤其是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富有创新精神”原则
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它蕴涵着党的全部理论灵魂和实践品格。要把党的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就要认真总结党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扬党的创新精神,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学习观念,改变思想模式
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首先突破思想观念的误区,改进思想模式,转变观念,统一熟悉,用先进、科学的理念武装各级党组织,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先进理论熟悉和改造世界,以保证各项工作正确及时地贯彻落实。
1.学习的内涵应由狭隘、片面向广阔、全面转变。首先,学习要与思考联系起来。学习过程应该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吸收知识、获取信息,还包括思想、心理和观念的转变。其次,学习要与实践联系起来。创建学习型政党,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旨在全党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大兴学习调研之风,进一步拓展改革发展思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学习要与创新联系起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习不只是适应性学习,而且要创造性地学习。最后,学习要与个人、社会、组织联系起来。
2.学习的理念应由终结式、完成式向终身式、即时式转变。我们党要实现向终身式、即时式学习转变必须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借鉴和吸收学习型组织先进理念,在党内大力宣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时时学习、会学习、能学习的学习理念,使这些理念在全党深入人心,并转化成党员的自觉行动。
3.学习的方式应由单线式、灌输式向互动式、共生式转变。多年来,党员教育政治说教多,联系实际少;老师讲得多,学员议得少,被动学习;教学形式单调、方法陈旧、呆板,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缺少启发式、交流式、互动式教学新模式;经常注重过程,往往忽略效果,使受教育者学习爱好下降,课堂气氛沉默,失去了教育应具有的感染力、激发力、影响力、互动力。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非凡是互联网的出现,为开放式、互动式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革命。
(二)突破组织障碍,开放组织环境
1.营造共同愿景下的良好环境氛围。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进程中,培养共同观念,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从而使党员干部在对共同观念的自觉熟悉中充分激发自身潜能并调动其主动性,由“要我做”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做”的自觉性,对于增强党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奋斗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从“参与式开放”走向“反思式开放”。参与式开放能够使人们坦率地向外说出自己的见解,而反思式开放则能够使人们“向内看”,自我反省。通过反思式开放,人们真正反思自身看待问题的立场、方法,检查自身的心智模式,最终对问题有较透彻、全面地了解。如此的开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三)攻坚治理障碍,实现有效领导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这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害环节。抓住重点,典型引路,是创建和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在对象上,要突出领导班子这个重点,尤其要把各地、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求领导干部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带头参加学习活动、培训活动;带头撰写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带头深入实际、学以致用。
(四)攻克时间障碍,把握学习规律
从目前我们党内的学习来看尚存在着一些时间障碍。从主观上说,有的同志缺少学习理论的爱好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从客观上说,现在各级组织之间来往过于频繁,有些领导干部应酬较多,忙于迎来送往,分散了不少精力,浪费了不少时间。看来,要建设学习型政党,我们必须突破时间障碍,把握学习规律。
要有效地进行学习,必须遵循学习的节拍,把握组织学习的规律,学会在工作中创造时间。创造学习时间是学习型组织必须把握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创造学习的时间,主要是创造反思的时间,真正的学习必须是在反思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刘云山.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www.china.com.cn/news,2009-10.
作者简介:朱夏婉(1982- ),女,河南三门峡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社会保障。